APP下载

谈中小学音乐小组合作学习

2015-12-10陈超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常见问题小组合作

陈超英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种教学形式是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没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合作探究学习”不走入误区。

关键词:小组合作;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39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220-02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不仅如此,它也强调组内竞争,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积极为集体服务。在多层次的竞争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互助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力求达到个体在群体交往中发展、完善自我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摒弃了原来课堂单一的模式,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将学习中个体的竞争转化为团体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学生互相沟通,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实现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自从笔者参加市级立项的《学生真实性评价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后,通过观察发现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没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也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仍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几个常见问题:

一、常见问题

1.合作小组的组建缺乏科学性,课堂秩序混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往往没有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导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严重失衡。表面看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实际上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比如在音乐课上,当教师宣布为歌曲讨论设计演唱形式时,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教师让小组回答问题时,因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出现小组成员人人举手,争着要说,课堂上闹哄哄等不良现。

2.参与度不均衡,影响部分学生积极性。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即使全体学生都参与了,也是那些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而那些音乐方面不太好的学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音乐特长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另一些学生则因为基础薄弱,反应较慢,从而导致他们在讨论和探究中,始终扮演旁听的角色,而在发言时也不敢参与,怕遭耻笑。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很少,只是充当其他组员学习的陪客,致使他们越来越没有兴趣参与合作学习。

3.不能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的参与,不管问题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往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框”里装。有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而一部分教师硬是往小组合作上扯,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让学生逐渐感到厌倦,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自然事倍功半。如在学唱《给未来一片绿色》时,教师让学生听完一遍后分组讨论:“这首歌曲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运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其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答案是直白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

4.合作学习“无疾而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由于引导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不足,在课堂上把小组合作学习当“花架子”使,往往是随心所欲地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又莫名其妙地叫“停”。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让学生分小组为《悍牛与牧童》配乐。刚分发下乐器没一会,教师就让学生分组演奏。可是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学生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喊“停”,这样合作学习也就“无疾而终”了,完全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5.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评价模棱两可。由于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音乐评价模式可以借鉴,加上有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领会不透。在操作上兴之所至随意而为,缺乏科学评性。通过实践发现,目前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评价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教学时,把评价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二是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忽略了学生小组间的评价和学生间的互评,过多注重的是对学生的评价。这种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对于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也是正常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探索学习。

2.鉴于NBA的选秀制度,进行小组的重建和组合。在NBA篮球联赛中,为了不让强队和弱队的实力悬殊太大,NBA制度规定,积分垫底的球队有优先的选秀权,也就是说弱队可以优先把表现出众的新人选走,补充自己的实力,从而使篮球比赛更加精彩纷呈。受此启发,笔者把学生中综合成绩和能力比较突出的前6名同学选出来分别担当6个小组的组长,同时从第六名的组长开始在班内“选秀”一名,然后依次到第五名、第四名的组长来选,到第一名的组长选完后,每组都有了一名成员,然后再从第一名的组长开始选,如此反复直到最后一名同学被选完。这样选出的小组,综合实力非常接近,而且是组长自愿选出的,对于以后的管理也很有利。同时教师鼓励组长“高度自治”,指导组长形成组内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标准,组长的奖惩情况将通过小组长会反馈给文娱委员和老师,同时小组长对于组员的奖惩标准和结果将和每个学生的成长栏挂钩,真正做到处处有监督,时时有进步。课堂上变指名回答问题为小组推选组员回答问题,这样那些平时胆小、没有机会的学生也会被组员推选出来,有了荣誉感和集体感,会更积极的投入到合作和交流中,同时学习优秀的同学变回答者为策划者,层次又提高了一层,也更乐于指导和帮助不积极的组员,尤其是他推选的人员答对问题时,他的兴奋劲头甚至比自己答问题时还要足。endprint

3.确定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全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已有的经验合理设置合作探究。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能看出来,或者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略加思索就可以得出答案,就不需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合作过频,就会适得其反,且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应在下列情况下进行:1、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要让学生合作学习。如在上七年级音乐《非洲的灵感》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非洲的情况相对陌生,那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合作学习。2、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时,要进行合作学习。如在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或律动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4.合作学习时间要充足。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特别是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热烈地讨论或正在实践的时候,千万不能为了完成已设计好的教学计划而中断这种探究活动,应在设计教案时把这部分时间充分考虑进去,且留有一定的机动时间,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否则,将会泯灭学生创造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制定多元评价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成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评价不仅要注意小组活动本身,还要关注小组活动前的准备和小组活动后的延伸;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和专业人士;小组合作的评价不光要量化评价,还要给予评语式的评价。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尽量要制定好评价活动表格,要体现鼓励性和科学性。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这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教师在小组合作自由探究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师在课前的学案问题设计上必须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设计富有创意的探究,使合作不仅仅是流于形式;其次在课堂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其中,做好宏观调控,并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反馈、落实;最后教师还要根据问题难度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适时地改变学生小组讨论的具体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2011.

[2]黄林佩璇.合作学习[M].台北:五南图书馆出版社,2002.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5,(2).

[4]文玉峰.以学生为本,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贵州教育,2006,(07).

[5]陈明辉.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学探微[J].成才之路,201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常见问题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