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探讨

2015-12-10廖金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实例分析PBL教学法

廖金英

摘要:为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针对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教学要求和目的,本文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结合个人经验进行探讨。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PBL教学法;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51-02

天然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重点讲授天然药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理活性、中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1],众多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工作者就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2-5],本人就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做些总结。

一、教学中情商与智商的结合

教师从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和学需要师生共同完成,师生良好的情感关系可为后续的认知打好了基础。许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查漏补缺上,但结果却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先行解决他们最根本的学习情感问题。情感问题是教学均衡的动力之源[6]。教学中情和智是紧密相连的,情智协调时,两者相互促进;情智失衡时,情智俱损。因此,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以情养智,以智促情[7]。对于一门课程学习的情商主要表现在学习的态度,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更为关键的是要关注学习较为落后的个体。对于高校的学生,智商水平基本不会太差,而部分学生的学习较为落后,就需要从情商加以调节,需要从多方面分析原因,如果能够针对各个学生找出他们的问题,并有效地加以解决,对全体的学习将有更大的促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把握基础与核心

天然药物化学主要研究了糖和苷、醌类、黄酮类、萜类、强心苷、生物碱等几大类化合物,通过了解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类型,掌握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能够利用各自的理化性质实现各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最后还对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在学习一门课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以此来确定学习的要求。天然药物化学这一课程是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了解主要类型的有效天然成分,并实现对其的提取、分离与精制,最终获得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的方法与原理是核心内容,也是进行各类化合物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的总论中重点介绍各种分离与精制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让学生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熟悉掌握,在教学过程可配合应用实例加强学生的理解。而这些提取、分离的方法在之后章节的具体各类化合物的分离中都会被应用到,从而再次巩固这些知识,也更有利于各类化合物的学习和掌握。从第二章开始为各论部分,各类型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是基础知识,是掌握这类化合物的前提。只有首先认识所要研究的物质是什么,才有可能知道如何去研究它。而每个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它们自身的化学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教学时以每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为根本,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由此逐步展开分析由化学结构特点而决定的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样既容易理解理化性质,对化学结构也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教学方式的科学应用

1.比较归纳法理解和记忆。在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中会遇到比较多不好理解和记忆或比较容易混淆的方法原理和性质,采用归纳比较分析,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各种层析的方法可以列表比较,如表1所示,学生如此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问题与实例分析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8]。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Barrows提出该教学法,后在许多国家的医药类院校得到广泛使用[9,10]。在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独立自学、发挥个性、符合药学要求的目的[11]。

如在学习分配柱色谱时,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正、反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应用规律和条件,然后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相关的问题:

请用分配柱色谱知识分析:当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显示泵压力偏高,有没可能与流动相的选用有关?流动相可如何调整?被分离物质的保留时间过大或太小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提示学生可以用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的理论分析,学生即可知道了常用的C18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是一个反相色谱系统,其工作的基本理论就是液-液分配柱色谱,将原来学到的分配柱色谱理论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实践应用很好的进行结合。这种课堂问题在教学过程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能够真正体会到了学以致用。天然药物化学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每个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为了更好地为实践应用服务,而在教学过程中,实例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拓他们的思维。如醌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显酸性,生物碱类多显碱性,这几类化合物在分离时都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而他们的酸碱性差异比较是一难点,这类知识点的学习,实例分析就显得极为必要,在课堂上给出具体的各类化合物,让学生分析比较,解答过程中就明白了这些化合物为什么显酸、碱性,并且它们的酸、碱性受哪些基团或哪些因素的影响。另外各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的实例分析,也让学生学习起来较为轻松。实例的讲解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渐进推导式,可以先与学生一起分析方法和原理,由学生逐步推导出下一个步骤。如大黄的分离提取过程,先分析出大黄中主要有化合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显酸性化合物,由学生设计出分离的方法和步骤,在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形成小组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各自方案的优缺点[12,13]。第二种可称为提问式,把整个流程先展示给学生,然后针对流程中的步骤进行提问。如大黄的分离提取流程,可以提问:如何确定每个过程中不同pH值的缓冲液的选用?分离的原理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一个实例真正的内涵。也可以结合使用前面两种方法。切不可把一个实例直接展示给学生,然后从头到尾逐一步骤详细给学生讲解了事,那样最多只能是让学生记住这么一个特例,而失去了实例应用的价值。实例学习的真正目的在于从一个特例中学会方法,学到各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结合和具体应用。endprint

四、结语

本文在如何提高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质量上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学方法,但天然药物化学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还需要在实践课程和理论知识的广度上进一步提升,今后还需进一步探讨和改革课程的考核模式,增加实验课的操作,这将切实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并能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真正培养出具备从事天然药物成分研究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魏少荫.关于如何提高《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11,(00).

[3]李瑞燕.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探讨[J].广州化工,2011,38(6).

[4]王改玲,许晖,陶志杰,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9).

[5]曹素萍,赵秋堂,赵喜林.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与成教,2011,(32).

[6]熊川武.教育感情论[J].教育研究,2009,(12).

[7]刘耀明.论教学均衡[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

[8]雷敬卫,李磊,谢彩侠,等.PBL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

[9]Howard S,Barrows M.D,Donna L.M.An innovative course in undergraduate neuroscience Experiment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problem boxes.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1975,(9).

[10]Howard S,Barrows M.D,Robyn M.Tamblyn. 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A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J].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1977,(52).

[11]韩向东.方剂学PBL教案编写心得[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1).

[12]Michaelsen LK,Knight AB,Fink LD,et al.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 Sterling,Va:Stylus Publishing,2004.

[13]谭红胜,李医明,晋永等.TBL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医教育,2012,3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然药物化学实例分析PBL教学法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讨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多种地质找矿手段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以实例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