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类图书的编辑策划之道

2015-12-10黄晓燕

出版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编辑素养营销创新

黄晓燕

[摘 要] 时政类图书的编辑策划要取得成功,编辑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厚的专业修养,要组织到权威合适的作者,要紧抓热点和主题出版,保证内容通俗易懂又兼具思想性,要注重营销策划与创新。

[关键词] 时政类图书 编辑素养 作者 内容特色 营销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6-0030-03

The Way of Planning the Current Political Books

Huang Xiaoyan

(Hube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Wuhan, 430070)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the current political books achieve bette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editor should have keen political insight and profou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try to find authoritative and proper authors, to catch hot issues and theme publishing closely, to make the content easy to understand and thoughtful,and lay emphasis on the marketing planning and innovations.

[Key words] The current political book Editorial attainment Author Content feature Marketing innovation

时政类图书是指描述当前时局或以当前时局下人物活动为背景创作的图书[1],如《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朱镕基讲话实录》《图解2015全国两会》《理论热点面对面》《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等。这类图书的内容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宣传功能。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参政议政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公众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欲望比以前更强,对时局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时政类图书的阅读需求不断增加,这为出版社策划该类图书提供了市场基础。如果编辑策划到位,时政类图书很容易被打造成“双效”图书。那么,怎样才能成功编辑策划时政类选题呢?

1 编辑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厚的专业修养

首先,编辑要具备政治家的眼光,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形势有宏观上的了解,对社会各行业、各系统的具体情况要心中有数。要经常浏览新华网、人民网、联合早报网、凤凰网等时政新闻类网站,时常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等报刊及其微信公众号,掌握舆论热点,及时捕捉新动向及各类时政出版信息。

其次,编辑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对周围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考,形成对事物独特的认识,用出版专业化的眼光,发现有价值、符合市场需求的选题,并通过国内国际相关图书的销售排行来判断选题的市场空间、畅销与否。

第三,策划时政类选题要牢牢守住政治导向这条防线,确保政治安全。由于时政类图书的政治敏感性强,因此一定要重视政治性问题,严防政治性事故发生。编辑对《出版管理条例》中的出版物禁止内容要了如指掌;对《重大选题备案办法》中规定的十五类重大选题必须送审报批;对涉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民族宗教、国际关系的用语,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港澳台的用语要严格按规定表述,坚决做到不出错、不添乱,严把质量关。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2 权威合适的作者是图书取得“双效”的保障

权威合适的作者是图书取得好的市场销量的保障。编辑策划出了好的选题,选择合适的作者来落实选题计划是取得“双效”的关键性环节。

从市场热销的时政类图书来看,专家学者写的普及性读物和学者型记者写的学术性读物更具有畅销书的潜质,更易取得“双效”。

擅长写普及性时政读物的专家学者一般在某一时政领域从事研究多年,获得绝大部分同行认可,能在该领域内进行高质量的创作。他们有普及理论知识的意识,文笔上突破了以往时政类图书语言枯燥、深奥、生硬的特点,善于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创作的作品比较接地气,贴近大众生活,贴近百姓阅读心理,所以受读者青睐。《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的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对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用最新素材阐述理论问题,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图文并茂、文字生动、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发行了几百万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推出的俞可平教授的《敬畏民意》,探讨社会大众关注的“中心议题”,成为当年的畅销书。

学者型记者多为各大媒体的资深记者,如新华出版社时政类图书的作者主要是新华社的一些资深记者。这些资深记者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由于职业优势,他们有机会占有大量的资料,看问题的视野比较开阔,写出来的内容不仅是感性认识的产物,更是理性认识的结果。在语言上,他们能将政论性与新闻性相结合,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邃专业的思想,给读者提供启发性思路,引起大众对时政新闻的深入思考。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策划出版的以“八项规定”为主题的理论通俗读物《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就是由长期从事新闻实践工作的资深记者梁相斌和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武汉大学教授祝捷共同完成的,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十分切合形势需要,一面市就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

其实,权威合适的作者本身就是图书极好的卖点,而且,这两类作者的政治把关意识强,很少出现政治上的偏差。时政类图书要想取得“双效”,编辑应下力气挖掘这两类作者。

3 紧抓热点和主题出版,内容通俗易懂又兼具思想性是策划的关键

3.1 紧抓热点和主题出版

在中国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每年都有值得出版业关注的、营造氛围的重大事件。编辑要瞄准重大主题和国内外热点题材,将契合社会思想发展趋势并具备主流特质的时政类信息资源,按照图书出版、传播的规律进行筛选、提炼、加工,用文字、图片、图表、漫画等多种元素丰富图书的内涵和形态,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时政类图书。如在2013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这些特殊的纪念日推出相关书籍;2015年可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策划廉政文化类图书;策划关于经济新常态、依法治国、“一带一路”等关注改革、倾情民生的选题。比如,2015年全国两会刚刚落幕一周,人民出版社就紧抓这个热点和主题,出版了《图解政府工作报告》和《图解2015全国两会》,令读者耳目一新。这两个图解本,被业界誉为新时期政治文件读物出版“试水”可视化、多媒体阅读的创新之作[2]。

3.2 内容通俗易懂又兼具思想性

前文提到,大众对时局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时政新闻变得越来越敏感,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如今出版的时政类图书,除了单纯宣传政策理论的“读本”“手册”外,逐渐扩展到涉及当下的理论热点、重大政治新闻事件及民众关切问题等多方面内容的图书。畅销的时政类图书都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思想性,能在引导社会思潮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二是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能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的需求。比如习近平在浙江省担任省委书记时的作品《之江新语》,对于省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认真的思考,观点敏锐、清晰,短小精悍,语言明快,形式生动活泼。2014年一经面市就受到读者关注、市场青睐,迄今为止已发行100多万册,呈热销态势[3]。又比如人民出版社的《脱稿讲话》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职场精英提高脱稿讲话水平提供实用参考;中国方正出版社的《从政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和《从政再提醒:不犯错误的智慧》涉及法律法规、党内制度,通过典型案例揭示错误风险。这些图书在选题上坚持大众化、理论通俗化,满足了读者新需求,赢得了“双效”。

所以,出版社在策划时政类图书时要避免唱高调,说空话、大话,要直面大众关切,着眼他们期待解疑释惑、阐明道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准确的选题、透彻的说理、清新的文风,增强时政类图书的可读性和亲和力。

4 选题策划与营销策划一体化,注重营销创新

现在时政类图书市场越来越细分,要取得市场认可,让读者买单,出版社在营销创新上要下功夫,应将选题策划与营销策划一体化。编辑在选题策划时不只考虑对内容的策划,还应包括对装帧设计、版式编排及营销推广手段的策划,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诉求,尽量做到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如人民出版社《图解政府工作报告》的两大特点——以图说文和通过二维码提供重要视频,使政府工作报告由单一的文字走向文、图、视频的结合,使图书和大数据相连,图书内容得到了极大延伸,是选题策划和营销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对时政类图书的出版来说,在内容策划上要借势,在营销推广上不仅要借势,更要造势。比如江苏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牺牲》《清廉领袖毛泽东》,就是借了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这个势,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制定了营销预案,制作过程中进行重点客户推荐,在图书出版后,第一时间组织座谈会、书评、专家访谈、微博、微信宣传,并在中国移动首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改革最话题》一书,采用问答形式,回答当前社会的热点现实问题。为便于阅读,浙江人民出版社把“三读”丛书专门做成口袋本。这些都是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应读者需要做出的创新。

在营销推广上,时政类图书除依靠新华书店、民营书店和网点等传统渠道的订单式销售模式外,在新媒体时代下,还要特别重视电商在图书推广中的作用。京东商城经常会做一些时政类图书的专题营销,如新书展示专题、重点单品页面推荐、京东商城App和微信端图书活动推荐、EDM邮件精准推荐等。当当每年也有相应专题推荐,如2015年“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7月6日上线,题图在首页和二级页面轮转,专题长期在线。这类活动能提高读者关注度,促成相关图书的热销。所以编辑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有针对这一渠道的明确销售指向和营销策略。

另外,由于时政类图书的阅读对象主体是党政干部,还可以采取专有渠道的精准营销,如浙江人民出版社就特别注重全国党政图书发行联合体的辐射功能,精细定位,精准营销,抢占团购市场,其《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被北京市委选为干部培训用书,采购2000册。

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加剧,出版社要增强创新意识,要敏锐地抓住前沿“时政话题”策划选题,打造品牌,形成独特优势,开发出其他出版社无法抗衡的领域。

注 释

[1]百度百科.时政类图书[OL].[2015-07-18].http://baike.baidu.com/view/5115254.htm

[2]图解两会系列图书《图解2015全国两会》出版发行[OL].[2015-03-25].http://www.workercn.cn

[3]章红雨,孙海悦,涂桂林,等.探秘《之江新语》等政治类图书市场热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3-24

(收稿日期:2015-09-07)

猜你喜欢

编辑素养营销创新
试论编辑类新闻节目对编辑的素养要求
试论互联网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
基于用户体验的房地产移动互联网营销
论批判性思维素养对编辑的重要性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
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营销新策略
大数据时代客车企业营销创新研究
西安市烟草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浅谈学前教育政策对教材出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