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思想治疗肝癌的理论与实践

2015-12-10牛小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肿瘤学治未病正气

牛小杰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医“治未病”思想治疗肝癌的理论与实践

牛小杰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病治病理论在治疗肝癌中起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已变防渐等三个方面,与现代肿瘤学积极防护的理论不谋而合。从“治未病”思想出发,对中医药治疗肝癌理论与时间进行综述,为防治肝癌及预后提供参考。

肝癌;治未病;理论;综述

肿瘤是指人体机能在各种致癌物质因素的作用下,某局部组织细胞失去在基因水平上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克隆性能异常,且增生并形成了新的生物。肝细胞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居第五,死亡率高达第三。原发性肝癌是肿瘤的一种,又称之为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侵袭性强[1]。全球每年新诊断患者近一半在中国,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3]。目前,我国肝癌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5万例,其中约有32万例死亡。肝细胞癌死亡人数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8.8%,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4]。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肝癌的关键。

现代治疗肝癌方法无外乎手术、局部治疗、靶向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其致病特点导致复发率高、转移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防护,可减少肝癌发病率,该理念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相契合。

1 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难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温病论》[5]。《金匮要略》中指出,治未病首见于《皇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已变防渐。

1.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重在养生,以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养生之道在于:①法于自然之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顺应规律的发展变化,起居顺应四时变化,可对四时不正之气及时回避,顺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②调理精神情志,即思想上保持清净安闲,保持心志闲舒,心情安宁。春天使情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夏天保持心中没有郁怒,秋天保持意志安定不急不躁,冬天使意志如伏似藏,保证心里充实。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而不外散。③保持阴平阳秘。《黄帝内经》云:“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阐明了阴阳平秘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调和阴阳即最好的养生方法,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内守,若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阴气亏耗而衰竭;阴气和平,阳气周密,精神就会旺盛;若阴阳离绝而不相交,则精气也随之耗竭。

1.2 已病防传

已经发病即要及时治疗,根据传遍规律,预测疾病可能的发展方向,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是指应控制疾病在萌芽状态。

1.3 已变防渐

对已发疾病,要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2 治未病思想治疗肝癌实践

现代医学肿瘤学采用三级预防战略治疗,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现代肿瘤学控制战略中,癌症三级预防具体为:一级预防:病因学说预防,即在癌症未发生前预防其发病;二级预防:癌变早发现,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及时治疗,预防其病情转移及复发。

2.1 癌前预防

癌前病变与“治未病”思想的未病先防相呼应。癌前病变要采取积极措施,把肿瘤致病因子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其发展。癌症分期护理强调重视肝肾的调护作用,对于癌前病变,要采取“固护正气,扶正培本”的治疗原则。正气涵盖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邪气为肿瘤特制致癌因素。张景岳认为:“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即脾肾虚弱者,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健脾扶正法治疗肝癌应用广泛,因脾虚贯穿于疾病发生的整个过程。脾为后天之本,若脾虚,则易发生人体正气虚弱,则邪气可能趁机而入。若发病前固护正气,即可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防治其发展。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扶正培本可预防肿瘤的发生,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免疫力系统是人体抵抗外邪的中药屏障,可防御外来损害,特别在监视和限制肿瘤生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

2.2 癌中治疗

恶性肿瘤从第一个癌细胞出现,到生长成一个3cm3大小的细胞团,一般需进行30次的倍增,大约十年或更长的时间,而在生长期间机体可能无任何不适,有些恶性肿瘤可在机体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发生转移,故临床检测到疾病时已为晚期[6]。肝癌与其他疾病一样,其发生、发展亦是正气与邪气不断斗争的过程。“先安未受邪之地”,可加强病变部位的治疗,也要对周边部位加以保护,增强抵抗力,防止其传变。现代医学多采用中医药祛邪抗癌,根据疾病情况,施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法治疗。

2.3 预防癌症复发及转移

癌毒的传舍趋势,决定其预后。转移与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在肿瘤的防治及其复发转移等方面,周雍明等[8]提出“治未病”思想,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中药“扶正培本”配合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长其生存期。

中医方面,采用中医药调整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恢复身体正常机能,可有效防止肿瘤的转移及复发[8]。针对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采用中医药调理身体,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机体抵抗力,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肝癌预后,《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若情志不舒,则致气机逆乱,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常而发病。”

3 结语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扶正类中药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表明:补气、养血、滋阴、助阳类中药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诱导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释放,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调节TH1/TH2平衡,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杀伤能力,有效抑制和杀伤癌细胞[9]。

[1] SHERMAN M.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pidemiology,risk factors,and screening[J].Semin liver Dis,2005,25(2):143-154.

[2] STEWART BW,KLEIHUES P.World Cancer Report[M].Lyon:IARC,2003:351.

[3] 陈建国,宋新明.中国肝癌发病水平的估算及分析[J].中国肿瘤,2005,14(1): 28-31.

[4] 汤钊.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53.

[5] 蓝毓营.“治未病”源流述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48-49.

[6] 江琪.“治未病”思想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1,30(2):123-124.

[7] 王红永.“治未病”理论在肺癌防治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11,31(7):712-713.

[8] 周雍明,朴柄奎.“治未病”思想在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的指导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2036-2038.

[9] 贾立群.“治未病”在恶性肿瘤预防中的作用和意义[J].北京中医药,2008,27(6):410-412.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5-14

牛小杰(1984-),女,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医学。

R285

A

1673-2197(2015)18-0026-02

10.11954/ytctyy.201518013

猜你喜欢

肿瘤学治未病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清风正气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学
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