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一汤”理论研究初探
2015-12-10蒋燕军黄家诏赵庆东
蒋燕军,黄家诏, 赵庆东
(1.扶绥县中医院 治未病科,广西 扶绥 532199;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3.扶绥县中医院 心血管病科,广西 扶绥 532199)
“四合一汤”理论研究初探
蒋燕军1,黄家诏2, 赵庆东3*
(1.扶绥县中医院 治未病科,广西 扶绥 532199;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3.扶绥县中医院 心血管病科,广西 扶绥 532199)
“四合一汤”是已故名老中医秦家泰教授的自创处方,该方的随证加减在心系病尤其是各类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方由四方组合而成,即桂枝甘草汤、当归补血汤、生脉饮、参附汤,可谓四方合用,各建奇功。经方桂枝甘草汤补太阴脾肺之不足,生脉饮生太阴脾肺之精气,当归补血汤补太阴脾肺之气血,使气旺血生而心阴心阳得复,参附汤温太阴脾肺之精。四方合用,太阴建运,中土得化,自然心气调达,必要时加用丹参入心、脾二经,因而能收到温通心阳,益气活血复脉之功效。从秦老的简介、“四合一汤”概述、临证举要等方面进行阐述,初步解析“四合一汤”的组成及临床运用。
四合一汤;秦家泰;理论研究
“四合一汤”是已故名老中医秦家泰教授的自拟处方,该处方是秦老在数十年的临证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基本方,该方为四个方剂的合成方,临床随证加减,对心脏相关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若运用得法,多有效若桴鼓之功,对于简化临床辨证、增强实效提供了可行性方法。笔者就该方的形成及临床运用大致简述如下。
1 秦家泰教授简介
秦家泰(1920-2005年),男,广西临桂县人[1],教授,全国首批500名带徒学术继承人的名老中医之一。秦家泰教授临证五十多年,精于临床,善于治学,注重临床实践及中医经典的学习和体悟[1],对经典著作及其他临床典籍能够相互印证、互参学习,秦老的治学方法可为后来有识学者借鉴[1]。
秦家泰教授从事经典著作《伤寒论》的教学及临床研究五十多年,一生勤勤恳恳、不辞辛劳、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其医疗风范独具一格,在临床辨证用药中不落前人窠臼,疗效显著[1]。1959年,秦老曾参加编著了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且为该书的主要执笔者。该书自1959年正式出版后,一直作为全国各中医院校《伤寒论》教学的主要参考书。此外,秦老还参与编著了《全国中医学院考试题解》和《伤寒论多选题评述》,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毕生心血[1]。
2 “四合一汤”概述
四合一汤是已故名老中医秦家泰老先生的自拟方[2],主要由四首方剂组合而成,分别为《伤寒论》中的桂枝甘草汤,《内外伤辨惑论》中的当归补血汤、生脉饮,还有《正体类要》中的参附汤,以下从六经的角度简要阐释四合一汤的组方原则。
方中桂枝味辛性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3]。秦老体会其有温经通络、化气助阳的功效,属太阴之药,入心、肺、膀胱之经;炙甘草味甘性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3]。秦老体会其有补中益气、调和药性的功效,亦属太阴之药,而入脾、肺之经;人参味甘性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3],秦老体会其有补益元气、益脾润肺、生津安神的功效,亦属太阴之药,而入脾经、肺经与心经;麦冬味甘性平,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3],秦老体会其有润肺养阴、清心除烦的功效,亦属太阴之药,而入心、肺之经;五味子味酸性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3],秦老体会其有滋肾敛肺、敛汗生津、宁心安神的功效,当属厥阴、太阴之药,归心经、肺经与肾经;黄芪味甘性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3],秦老体会其有升阳补气、益卫固表的功效,亦属太阴之药,入肺、脾之经;当归味甘性温,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3],秦老体会其有补血、养血、活血的功效,亦为太阴之药,入心、脾、肝之经;附子味辛性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3],秦老体会其有回阳救逆、温养四末,补火助阳、驱寒止痛的功效,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亦为太阴之药,归心、脾、肾经。全方共奏温通心阳、益气活血复脉之功。秦家泰教授常用四合一汤加减治疗多种证属心阳不足的心脏相关疾病[2],每获良效,而取效之因则在于土健木达而心气亦畅。
综上所述,从六经的角度不难看出,桂枝甘草汤为太阴之方,当归补血汤亦为太阴之方,生脉饮为厥阴太阴之方,参附汤为太阴之方,合方后为主治太阴之方。内经有言: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故所治之证,多见太阴脾肺不利,同时又可兼见阳明、少阳之证。
3 临证病案举要
李某,男性,65岁,某煤矿离休干部,1993年3月6日就诊。患者因长期在煤矿第一线工作,积劳成疾[2]。来诊前已在市内多家医院就诊,患者7年前已诊为冠心病,经常以西药或中成药勉强维持病情,长期以来感到胸闷心慌心悸、困软无力。近来因忙于家务事而使症状加重,且心悸发作频繁而就诊于中医门诊。刻诊:胸闷、气短乏力、语言低微、四肢冷、口干不欲饮、时常头晕、精神倦怠,饮食情况一般,大便正常,小便稍黄,舌淡苔白,边有瘀点,脉细稍结代[2]。查体:心率68次/min,律不齐,并可闻早搏,约3~4次/min,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据证辨为心阳不足、气血瘀滞,治以温通心阳、益气活血复脉,方用“四合一汤”,处方组成为黄芪30g,党参、麦冬、熟附子(先煎30min)各15g,当归、桂枝各10g,五味子6g,炙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2]。服药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查其舌质暗红,仍有瘀点,考虑其瘀滞较甚,故于上方加丹参15g,继服20余剂,各种症状均大为减轻,心电图复查为窦性心律,S-T段改变,但房性早搏明显好转,仅偶发[2],后以本方加减调理2个月后病告愈。
此案患者中阳不足、太阴不利,故见四肢冰凉、精神倦怠,予以四合一汤后,太阴疏解,少阳通利,气血调和,诸症向愈。
4 结语
在临床中,秦家泰老先生在对经方与经方的合用、经方与时方的合用上活学活用[4],独具一格,但从六经五味的角度分析,也都暗合了药物归经的原则以及病情六经的改变。秦老以“四合一汤”命名,是由于方中涵盖四张处方,即桂枝甘草汤、当归补血汤、生脉饮、参附汤,可谓四方合用,各建奇功。经方桂枝甘草汤补太阴脾肺之不足;生脉饮生太阴脾肺之精气;当归补血汤补太阴脾肺之气血,使气旺血生而心阴心阳得复;参附汤温太阴脾肺之精。四方合用,太阴健运,中土得化,自然心气调达,必要时加用丹参入心、脾二经,因而能达到温通心阳、益气活血复脉之功效。
秦家泰教授常以该方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以心律不齐[4]、脉结代为主要表现的各种心脏疾病,收效颇佳,而从六经的角度进行分析,亦可有相得益彰的体会。
[1] 龙京才. 秦家泰医途漫漫·桂派名老中医传记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3.
[2] 赵庆东,蒋燕军. 黄家诏教授运用“四合一汤”治疗心律失常经验[C].2011年广西中医内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208-210.
[3] 张玉萍.神农本草经[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3-80.
[4] 黄家诏.秦家泰教授合用经方临证经验[J].陕西中医,2005,26(12):1351-1353.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3-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课题(Z2013255)
蒋燕军(1981-),男,广西扶绥县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经方的理论与临床运用及中医体质的辨识与养生。
赵庆东(1971-), 男, 广西扶绥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R289.5
A
1673-2197(2015)12-0068-01
10.11954/ytctyy.2015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