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提升医学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探讨

2015-12-10陈丽仙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医学

孙 娟,吴 薇,陈丽仙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全方位提升医学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探讨

孙 娟,吴 薇,陈丽仙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直接关系着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我国医学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现状堪忧,面临挑战。结合教学实际,从医学院校教育管理部门的视角,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出几点管理方面的意见。

医学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策略

1 医学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1998年后的大规模扩招,其规模和学生人数已于2002年成为世界第一。近年来,政府明确提出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目标。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把“全面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五大议题之首。高等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门类,这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且与人类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担负着为医学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重任。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在本科医学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1]中就高等医学教育内容做出了规定,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医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七个方面。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还要具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能够在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实践,提高临床技能水平。

2012年最新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中,指出全球医学教育虽然因地域存在多样性,但全球医学院校的架构、教育过程及结果仍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提出各地医学教育的任务都是为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医学的科学基础具有普遍性[2]。培养称职的医疗从业人员教育核心课程必须包括医学基础理论与医疗实践两部分。可见医疗实践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是无法替代、必须具备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疗人员是否合格。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务必重视实践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2 我国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中,由于多种原因出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现象,加之部分院校还在压缩理论教学课时数,这就导致学生基础理论学习欠扎实,同时实践教学条件支撑不足,师资匮乏,以致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不高,难以与理论基础相融合,最终致使学生毕业时的临床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适应期长的现状。

目前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主要依托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来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教学医院的临床医生来承担。因此作为医学教育链条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医学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学医院担负着重大的培养责任。

然而目前教学医院承担的不仅仅是教学任务,而是要同时面对医疗、科研和教学三大任务。在医院效益和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医疗质量是首先需要保证的。医学科研是提升医疗水平和医院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学工作所需资源又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而与日俱增。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下,医疗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是可以想象的。加之目前在职称评审方面,医疗系列评审原则中对教学评价的指标比较模糊,使得原本就忙于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医务人员,渐渐把教学工作当成了软任务甚至是负担,严重削弱了其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淡化了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

面对这种现状,医学院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学医院的积极性。此外,教学医院管理层面要有统筹性、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策略,增强参与教学医务人员的教育理念和带教意识,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否则实践教学质量的下滑会直接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也会给医院后续人才的培养带来困难,最终影响的是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

3 医学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策略探讨

作为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管理人员,面对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挑战,应该思索如何通过得当的管理策略,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达到医学院校对于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考虑在管理方法上完善教学保障机制、管理过程中注重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着力在实践教学规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支撑条件、教学质量控制等多方面优化培养方案,通过适当改革措施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3.1 搭建学习平台,充分整合资源

整合资源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求管理者通过组织和协调,将单位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整合,把单位外部可参与共同任务的合作伙伴整合,达到使有限资源尽可能发挥到极致的效果。目前每所高等医学院校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直属附属医院和教学基地多达几十家,但各医院的教学资源缺少共享平台,另外各医院间的沟通交流也欠缺,这导致了许多优质资源的浪费。院校管理者应注重整合教学资源,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

首先在教学医院内部,应注重整合临床资源为教学所用。临床实力雄厚的教学医院资源丰富,但多年来优质的临床资源多分散在各科室,呈现无序、非系统的散在资源,各科之间没有途径也没有时间去整理、共享资源。这就造成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各专科学习受专科条件所限,很难拓宽知识面。管理层面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网络资源平台。整合优质临床资源为教学所用,使目前分散在各科的资料按照时间、类别实现统一有效的管理,将无序的、非系统的散在资源整合成为科学有序、便于获取的共享资源。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由点及面,更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此外,临床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更便于临床教师的带教准备工作,便于其收集、整理、完善各种临床教学素材,同时在平台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教师寓教于学,有利于提升带教水平。

其次在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之间,包括直属教学医院和非直属教学医院之间,应该注重搭建多层级的交流平台。这包括决策交流平台(校、院领导层面的,主要是针对教学顶层设计问题)、管理交流平台(各教学相关管理部门间的,主要是针对教学管理具体问题)和教学交流平台(临床教学人员间的,主要是针对各科室或自身教学方面的)。这些多层次的交流平台可以是网络形式的沟通探讨,也可以是讲学、沙龙等其他方式。总之,通过交流,实现“长板”效应,学校各临床教学医院间以优势带动弱势,不断横向学习,取长补短,实现教学医疗相长,达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3.2 完善保障机制,加强质量监控

医学高等院校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可以说是高校应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及发展需求的必然举措。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解释,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旨在使顾客满意、使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医学院校应通过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全面质量管理[3]的思想、理念和模式,构建由督导专家、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组成的全员、全方位临床医学院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监控,有效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此外,目前医院内部体制改革多以医疗、科研为中心,教学近期效益的悬殊差距造成临床教师的工作重心向医疗和科研偏移,教学积极性下降;同时临床教师的教学精力投入有限,在完成繁重医疗任务的同时较难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面对这种现状,除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还要贯彻“以人为本”、坚持激励为先的管理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建立必要的监督、惩戒机制和措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更要建立和健全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各自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在个人发展、福利分配、升职就业等方面优先鼓励教学成绩突出人员,激发其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医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3.3 建设模拟中心,优化支撑条件

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理论授课过程中的综合实验课之外,主要是靠进入教学医院完成临床实践学习的过程,包括见习和实习阶段。这一阶段在促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完成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及操作规范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但目前由于受招生规模扩大以及相关法律约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临床实践教学确实面临临床资源的“隐性缺乏”,这就导致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减少,严重影响了本科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标准化病人等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建设医学模拟中心,通过临床技能训练模拟实验室、模拟手术室、临床实验诊断培训模拟实验室等高科技模拟系统的建立,实现临床能力培训手段的现代化,强化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训;同时通过建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病例等国际通行的现代临床能力评价体系[5-6],进一步完善传统床边考试方法,注重评价学生的职业精神、交流技巧,逐步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培训师资队伍,规范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主体是临床教师,也是临床医师,他们具有双重身份。管理人员要在师资培训方面,考虑特殊性,把握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首先,从职业道德方面,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临床工作,都应将良好的职业道德贯穿其中,在教学工作中,临床教师作为学生进入临床工作的引路人更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其次,从专业技术方面,临床教师除应具备自身继续学习与探索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外,还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学会运用教学思维将专业知识结合临床实际传授给学生;最后,从心理素质方面,临床教师要有效地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传授给学生,应用于临床诊治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精湛的专业技术同等重要。此外,学生见习与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多数为年轻的临床教师,普遍缺少系统规范的教学方法训练,管理人员也应注重为临床教师提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或参加各类培训班,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家评估等方式,不断规范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临床操作指导、医疗文书修改等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4 结语

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医学院校管理层面需要思考从整合资源、保障机制、培训师资等多方面优化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将临床实践渗透到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深入到临床教师的每个带教环节,通过教与学的配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通过逐步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综合技能,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领域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职业精神、交流技巧与临床技能,达到医学教育对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1]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要求[J].医学教育,2002,22(4):23-25.

[2]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中国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321-334.

[3] 张利庆.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18(4):84-88.

[4]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33.

[5] BRROMLEY,LESLEY M.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Practical Aspectsm[J].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2000,13(6):675-678.

[6] QUYANG RY,JIANG YS.Discussing on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ation from 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J].China Journal of Modem Medicine,2004,14(22):153-155.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1-22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GDJG20141068)

孙娟(1981-),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事业教育教学管理。

G424.1

A

1673-2197(2015)12-0141-03

10.11954/ytctyy.201512077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医学、生命科学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