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学子中国情

2015-12-09叶建峰陈国清范少杰

文化交流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住家衢州丹麦

叶建峰?陈国清?范少杰

“我到过世界各地许多地方,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像衢州这样让我有这样强烈再来的冲动和憧憬。”2015年10月9日,第三次来衢州的安娜在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的欢迎仪式上说。

安娜来自丹麦第二大城市奥尔堡市。她所在的哈瑟瑞斯高中是当地最好的高中。2013年3月,安娜陪同校长拉斯·尼尔森先生来衢州,见证了该校与衢州二中及其附属的华外高中签署友好合作协议。2014年10月,安娜带领第一批30名师生访问衢州。

这次,安娜和两位同事带来了哈瑟瑞斯高中28名高三学生作交流。这些交流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同华外高中的高一学生一起生活,和高三学生一起学习,近距离感受中国的文化和教育。

据悉,除了中国衢州,哈瑟瑞斯高中科学国际班学生今年同期开展的国际访问地点还包括瑞士日内瓦和美国华盛顿。他们选择衢州的原因有三:第一,这里是中国文化名人孔子的南宗家庙;第二,华外高中有绿色校园;第三,两校都有较成熟的教育国际交流经验。

外国学生住中国家庭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

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华外高中学生大都是从小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因此,丹麦学生来交流,受到了华外高中学生的格外关注。28个高一学生家庭承担了丹麦学生在访问期间的住家接待。

这28户住家家长在衢州二中外事办主任陈国清老师的组织下,建立了一个手机微信群,方便接待老师了解丹麦学生的情况,也便于家长有问题随时在群里交流。住家家长都在晚上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带孩子们参观市容、游玩广场,有的组织家庭聚会,有的安排品尝地方小吃,让外国交流生尽可能地近距离接触现代中国社会生活。

丹麦学生学着包水饺,学着用农村土灶烧饭做菜,体验吃油条烧饼、喝豆浆,随住家家庭游览烂柯山、感受中国围棋的魅力……临时组建的微信群里每天大量跳出有关丹麦学生体验中国文化的图片和微信。

“衢州的同学和家人都很热情,带我玩了很多地方,吃了不少美食。”哈瑟瑞斯高中学生Marco Majiand说。在衢期间,Marco Majiand住在华外高中高一(1)班胡奕婷家里,不仅体验了“中国式学习”,也领略了衢州的风土人情。他学讲普通话,也学讲了不少衢州话。

“刚开始怕招待不好,相处下来,让我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反思。”胡奕婷的妈妈陈晓贞说,丹麦孩子融入中国家庭很快,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且很乐意尝试。

一周的共同生活中,中国学生也从丹麦学生身上学到了不少。短暂的住家期间,哈瑟瑞斯高中学生Thomas Roum的友善和礼貌给华外高中高一(3)班的戴馨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Thomas Roum刚到戴馨然家的时候,戴馨然和家人特地为Thomas Roum摆放了一副刀叉。戴馨然在晚餐前问Thomas Roum会不会使用筷子。Thomas Roum友好地笑笑:“我可以尝试着做好。”在吃晚饭时,他将筷子握在虎口处,姿势虽然很标准但却不能灵活地运用食指相配合,有些菜经常夹不起来。戴馨然建议Thomas Roum使用刀叉,但他很礼貌地谢绝:“Thank you!”戴馨然好奇地问原因,Thomas Roum说:“使用筷子会更友善一些。”

华外高中高一(1)班的曾昊天泽周末陪同哈瑟瑞斯高中学生Simon Jakobsen去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衢山游玩。Simon Jakobsen兴奋地捧着相机到处拍照,不时称赞道:“Nice!Great!”Simon Jakobsen说,在丹麦,基本没有像这样风景秀丽的高山。Simon Jakobsen相告,在丹麦有大片的平原草地,别致的房屋。政府对生态环境非常重视,市民们自觉地、小心地爱护着自己的家园,使丹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童话王国。共同追求生态环保的绿色生活,让曾昊天泽和Simon Jakobsen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高中生有了更多共同话题。

通过微信群,接待住家学生的家长们纷纷向陈国清老师表示:“住家的经历对全家来说是了解丹麦以及欧洲文化的契机,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参与这样的活动。”

一起体验中国校园生活,探讨教育话题

为了让来访的丹麦学生感受纯正的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普通高中学生的生活,华外高中的老师们安排了丰富的体验内容,一周时间内,丹麦学生在中国学生家庭住家,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中文课、书法课、国画课、太极课,还举行自由论坛和篮球友谊赛,并参观孔氏南宗家庙等,在了解中建立深厚的友谊。

10月13日下午,哈瑟瑞斯高中和衢州二中、华外高中三校学生举行了一次自由论坛,结合实际讨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一周时间内两国学生同吃同住,丹麦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中国学生又有什么样的体会?

学生们交叉坐在一起,用英语热烈讨论。

说起礼仪,华外高三(13)班的王叶子寅边介绍边和同学演示中国传统的一些见面礼仪,如拱手、作揖等。丹麦学生十分感兴趣,也演示起他们平时的礼仪,如握手、拥抱等,还说起了当地问好时各地方言的区别。

学生们讨论最热烈的,要属中西方在校学习生活的话题。哈瑟瑞斯高中学生介绍,在丹麦,高中生除了骑自行车外,也可以选择开车去学校;每节课有一个半小时,两节课之间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上课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经常进行小组讨论,不少作业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上课时不会一直坐着,发言也不规定要站起来。

“除了丹麦语和英语必修外,我们还要选择一种语言作为第三种语言学习,我选了德语。”哈瑟瑞斯高中学生Lasse说,虽然有不少课程,但课程安排完全取决于自己。

因为同为高三年级的学生,也即将面临高中毕业,说起这一年的学习,哈瑟瑞斯高中的学生表示,面临升学,他们也有压力。在丹麦,同中国一样,毕业时要考6门功课,取得比较优秀的分数才能选择好的大学。不过,丹麦的高中毕业考会延续比较长的时间,每门科目之间会间隔一段时间。

“这几天,我早晨5点40分起床,天不亮就去上学,一直到下午5点多放学,回到家天都快黑了。而在丹麦,早晨8点半上学,下午3点就放学了。”说起学习时间的差别,哈瑟瑞斯高中学生Marco连叹不可思议,“中国学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他们太累了!可是他们学习很投入,我很佩服。”

“虽然我很羡慕他们在学校上课的时间短,但其实他们课后学习的时间也占了相当多的份额。”衢州二中高三(14)班的邹琪安说,丹麦学生每周都有3至4门家庭作业要完成,每门作业都要花4个小时。“而且他们学习都很自觉,会花很多时间去做探究性的内容,这是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王叶子寅相告,丹麦学生很难理解中国学生要把作业带回家,他们学习很自觉,从来不把作业带回家,都是在电脑上完成,做完直接发给老师就可以了。

哈瑟瑞斯高中带队老师之一Rikke女士说,这是她第二次带着学生来衢州交流学习。“我特别喜欢看到两国学生自然地坐在一起,学习文化、书法,讨论各自的区别,了解同样的爱好,这次我们的学生肯定有很多收获,希望明年能带更多的学生来认识衢州、感受衢州。”Rikke表示。

对这次成功的交流,华外高中叶霜校长表示:外语教学是华外高中的特色教学,秉承衢州二中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学校一方面会在假期里举行丰富的游学、夏令营、国际交流等活动,一方面也接待国外友好学校的师生,这样就能经常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

“我们以后要为学生打造更加精致的英语学习环境,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涉外英语的学习,让学生胸怀天下,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0月14日,哈瑟瑞斯高中师生交流团踏上了回程。短短的一周时间,两个国家的学生之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告别时,他们互留联系方式,挥泪而别,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在丹麦或者中国能有机会再见。

(本文摄影:刘惠震)

猜你喜欢

住家衢州丹麦
寻得山阳好住家
丹麦Skovbakken小学
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
衢州治超亮剑
衢州某大桥V型刚构挂孔研究
住寄宿家庭,遇事不妨有话直说(相关链接)
留学生如何与寄宿家庭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