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
2015-12-09陈桂生
陈桂生
摘要:课程意识,它指教师对课程性质以及教育价值的认识。课程意识是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既是课标中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又是课程教学行为的指南。语文教师应树立三种课程意识及其相应的教学行为:语言艺术意识——引导品读;语言工具意识——引导践读;语言载体意识——引导探读。通过课程意识和课程行为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兴趣和快乐中掌握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艺术意识;品读;工具意识;践读;载体意识;探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6-0271-02
课程意识,它指教师对课程性质以及教育价值的认识。课程意识是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它既是课标中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又是课程教学行为的指南。它比课程教学理论层次低,它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又比教学实践层次高,它概括、简练、易于界定。本文就语文教师应树立的三种课程意识及其相应的教学行为并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语言艺术意识——引导品读
语文是融语言文字与表达方式为一体的文化课程,语言文字的表达艺术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涵。语文课程的语言艺术意识,它指教师对语言文字在突出表达效果或感染效果方面的认识,换句话说,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对于闻一多呕心沥血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动机,作者仅用了“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话来表述,这是一种比拟性表述,内涵深刻且形象生动。闻一多将贫弱的中国归咎于文化落后,因而滋生通过振兴中国文化途径来振兴我们这个衰微民族的研究动机。自上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试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这句话高度地赞扬了他的爱国热情与救国抱负。试想变换一种表述,估计很难收到这样的表达效果,这就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性。
持有课程语言艺术意识的教师,其课程的教学行为重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所谓品读,这里指读者对文章中优美文句、精练词语、精彩片段、表述风格、谋篇思路等方面进行鉴赏性的阅读。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以下系列问题进行阅读指导:“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的文句,其修辞手法是什么?又如“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的描写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治学作风?“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群蚁排衙”等词语体现了学者怎样的治学行为?文章第一部分对闻一多研究学问的“做”采用了怎样的行文手法?为什么作者有意避开有关诗词的学术性的内容?文章的第二部分有两处写闻一多的“说”,这两次“说”的描写有何不同?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各自独立,互不牵连,然而作者是采用怎样的表述方式使得两部分内容贯通而成为有机的整体?全文最后用“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来结尾,这十二个文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显然,上面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表述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品读能力乃至鉴赏水平。
为使学生体验文章语言的感染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会着意引导学生对文本整体或片段进行反复诵读。品读是诵读的基础,诵读则是品读的发展。诵读中通过语气、节奏、强度等要素的调节从而实现与作者在思想或情感上的共鸣,乃至达到品读的最高境界。通过诵读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语言的了解和掌握,更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言美的认识和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文学的爱好,可谓“一举多得”。
二、语言工具意识——引导践读
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意向表达或思想交流时不可或缺的技能,尤其在人类文化与思想传承方面,文字语言具有超越时空的作用与意义。语言工具意识,它指教师将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认识。他认为,学生只有较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能,才能终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纵观人类发展史,大凡有所作为的名人或伟人,优秀的语言表达技能是他们成功的必要因素。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运用技能只能在实践中形成。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贯彻课程的语言工具意识的有效途径在于引导学生践读。所谓践读,就是指“读中促说”或“读中促写”,教师将训练学生的“说”或“写”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然,具有语言工具课程意识的教师也会注重引导学生较好地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与语言表达艺术,但更多的时间是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依据文本的内容,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安排如下系列的说写活动。
1.就下面其中一个问题发表你的观点:哪些事情要提倡只做不说?哪些事情又要求又说又做?只说不做的后果是什么?“说与做”是人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言行观”,它是衡量每个人的品行与思想的重要方面,本问题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言行观”。
2.“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是作者对闻一多高尚人格的总概括,请你以“他,是行的高标”为题发表你的演说。文中关于闻一多“行”的素材很多,将这些离散的素材重新组合并富有感染力地演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3.请你用不超过200字的文字概括全文,要求前后文句贯通,主题与原文相同。阅读中的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本训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又可以提升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谋篇构思能力。
4.以某人或自己的“勤奋学习”或“刻苦钻研”为主题,撰写不少于200字的文章片段。借助文本片段来进行类似的片段习作训练,针对性强,见效快。
5.课后作文:我的说和做。要求内容真实,可以是自己优秀品行反映,也可以是自己不良行为的反思,字数不少于600字。本训练融写作训练与思想教育为一体,这是实现语文课程教书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