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的展演艺术

2015-12-09张贤标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9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效课堂

张贤标

摘要: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其知识比较深奥。如何把课本难理解的知识转化的通俗易懂,是生物学老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的表演和展示化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增进师生情感,养成积极的团队进取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展演艺术;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26-02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其许多知识奥秘可听肉眼不可见,教学中如何将无形变成有形,将深奥转为浅显易懂,是一个大课题。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副表情、一个手势、一种姿态、一种教具的使用都可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释放正能量。本文将探讨展演艺术在教学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物知识的思考、求索、解答的行动,使生物课堂充满活力,飘逸着乐趣,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之中汲取科学知识。

一、展演在生物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催化剂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教研成果日新月异,生物教材内容不断更新,知识点层出不穷,有些生物知识在前版本中作为“正确”知识在教学中呈现,而在后一个版本中已摒弃,填充了新知识,面对新知识,教学怎样做到深入浅出,成为学生的最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深研知识内涵,积极创新,不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寻求传授艺术,化干戈为玉帛。

(二)增进师生感情

情感是联系师生关系的一种纽带。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大多数的孩子比较叛逆,情感易于波动,而教师相对稳重,教学生活中的一波一稳,时不时碰出不和谐的音符,教学展示艺术的使用过种中的一移一帮、一说一思、一折一装、一收一放等细节,都会使许多学生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辛苦以及对他们的关爱。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想做什么,应做什么,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情感。例如,一次在讲花生种子的结构时,因严重感冒,身体不适,有几粒种子的果壳硬是打不开,突然有位女生举手示意道:老师,我来……等等。这些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举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会因不喜欢老师而对生物课产生抵触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能

通过展演,让无形变成有形,让陌生变成熟悉,这样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紧张、民主、良好的氛围中,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原动力爆发出来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一堂知识课,通过老师生动、形象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叶片有气孔的存在,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带树叶到课堂上,让学生吹叶片,仔细观察叶片“出气”的情况,体会气孔的存在和开闭现象,突出探究,给学生留下了宽阔的思维空间。再如,在进行“呼吸作用”演示实验时,将点燃的两支蜡烛分别放在将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甲瓶和将有煮熟种子的密闭乙瓶里,观察两个瓶里蜡烛的燃烧情况,随着实验展演的推进,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识冲动,形成最佳的求识心态,再经过教师的引导,推波助浪,让课堂不再是枯燥,可以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四)提供认知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学习知识的过程,一般是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理解而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展示,组织直观教学,是向学生提供认识材料和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把展演的重点放在设计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上,以趣导疑,发掘问题,疑掘涉难,从而创设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生命规律,熟练掌握并运用生物知识。通过展演提供物与景的平台,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找出变量,提出问题。

(五)培养学生思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演是情景的再现,通过形、声、影的展现,让学生能过眼、耳、嘴、手全方位地探研问题、发现问题、求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克服认知的盲目性,形成抓重点、握核心、塑能力的思维活动。

(六)巩固知识,加速新知识的掌握

展演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趣味性,它将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味道化,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情的基础上,经过老师的引导启发,积极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很快形成正确的知识要素。

(七)利于传授学科技能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展演教学中,教师通常要向学生介绍展演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道具、结果的分析、说明及应用,学生可以逐步了解和掌握生物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学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二、展示的类型

(一)幽默的语言

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教师的语言如果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启发性,学生就会心情愉悦、兴趣盎然、思维敏捷。课堂氛围会更加的活跃,有趣。例如,在教授基因重组时,我巧妙应用一则幽默的事故:一位漂亮的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却喜欢一位长相平平、不修边幅的科学家,便给科学家写求爱信:“你如此聪慧,我这般美丽,倘若我与你结合,生下的孩子既有我的美貌,又有你的聪慧,岂不很好?”科学家回信曰:“生下的孩子要是只有你的智慧,又具我的容颜,岂不糟糕。”这一幽默故事顿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趁此时机由浅入深、层层分析,有层次有步骤地对基因重组的知识进行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做好演示实验和恰当改进分组实验

生物知识博大精深,而且十分深奥,有许多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存在,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让学生充分用眼、用脑、用手直观地去感受,必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减数分裂学习时,关于染色体类别、染色体行为、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那在教学中就可以制作和课本内容有关的动画片,利用多媒体播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从抽象中获得实体模样,轻松获取知识而且记忆深刻。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同时,很多教材中都安排了一系列的学生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为了减少实验损耗,降低实验成本,简化实验操作步骤,增强实验效果,要做好实验中的一些变动。例如:在进行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时,可用圆底烧瓶,或者试管替换锥形瓶,这样在实验放置时更稳固,减少破坏。也能节约NaOH、葡萄糖、酵母等的用量,或者还可以将锥形瓶间的硬连接改为玻璃管、乳胶管同时利用的软连接,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不容易损坏。在进行一些实验时,大部分都是在秋冬几节,气温较低,酵母菌代谢缓慢,所用的时间较长,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混浊需8~10个小时,如将实验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只需8~10分钟。所以,实验演示的方式离不开充足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环境。

(三)魔术呈现

生物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的典型结合,而实验则是验证教材上各种理论、观察自然界事物的内涵、提高应用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借助变幻莫测的生物魔术表演,激励学生揭示生物奥秘的热情和好奇心,主动投入到生物知识和理论的探索中,使生物成绩达到优良。例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前,表演魔术——“彩虹再现”。将带有滤液细线一端的滤纸条放入装有层析液的大试管中,让学生观察到“彩虹再现”这一奇迹,滤纸条逐渐出现动态的颜色变换,从上到下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的色带图谱,学生在此景的刺激下积极生疑,好奇答问,寻求内涵,破解谜底。

(四)话剧表演

现代教育中有一种叫体验式教学模式,其强调“做中学”、“现中学”,强调学生直接参与,注重体验、领悟、认识、情感态度、集体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的《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时,因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认识较窄,又未接触过有机化学,理解乏力,学习无味。为打破这一窘态,我将此节内容编排成话剧:

舞台背景:突出氨基酸结构道具

表演过程:一个氨基酸人(梳两条麻花辫的女生,左手连上——COOH,右手连上——NH2)→两个氨基酸人握手→多个氨基酸握手→握手的两组氨基酸人→两组氨基酸人队形变化(含氨基酸人位置交换、离开、戴冠、丢失等)。

同学观看表演后,结合学案,总结出与此节课有关的知识内容。

通过这种模式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门,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愫,取得了特殊的学习效果。

(五)生活情境展示

新课程要求学习回归生活,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通过对生活化情境中展示出的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在对《人类遗传病》一节的教学中,挑选部分学生扮演抗维生素D佝偻病、色盲病、猫叫综合症、进行性营肌养不良的人群,让学生体验这些患者的生活情境,进而分析成因。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高效课堂
中专学校生物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