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5-12-09夏群王新杰
夏群 王新杰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分析了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种种问题,分别从教学规划、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的土木工程现代化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111-02
土木工程施工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旨在为土木行业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解决实际生产中施工问题的专业性人才[1],这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一系列为满足土木专业技术发展和毕业生择业需要的新教材改革已经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2]。但单一的课程教材改革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一线教育人员必须立足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自身特点,努力发现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较为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
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
1.课程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土木工程施工与其他课程不同,它是一门涉及领域十分广泛的课程,它集力学、结构、材料、測量以及经济等学科于一体,将原本在专业学习中本没有关联的课程放到了一起,这要求学生只有在灵活运用与其相关的专业课程基础上,才能真正的掌握好土木工程施工要点。近几年,土木工程施工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大跨度结构施工技术,桥梁施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材也得到了新一轮修订,新教材在学生原本掌握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桥梁、道路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要求[3]。而多年以来,高校的专业教育多数是围绕房屋展开,对道路,桥梁等其他领域的专业介绍还不是很到位,这对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2.技术、组织、管理并重。高等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与一般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其旨在为社会培养一批“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4],它与经济,管理等课程紧密联系,在实际施工现场中作为高等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应仅仅局限在单一领域内的施工,而是能站在整个项目的角度上对实际工程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和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的组织部署。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毕业生就必须让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产实践中努力锻炼成为一个“技术过硬,管理突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课程与生产关系密切,实践性强。土木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脚手架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专业施工技术[5],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单纯的每一章节的理论讲解已经不能较为有效的让学生掌握施工技巧和要点,想要真正的熟练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必须亲自深入实际,参与一线施工,让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能够在现实生产中得到运用,这不仅能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当前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培养目标不够鲜明。许多普通本科高校对土木工程施工培养重点不够突出,不能很好的制定一套有别于普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这将会使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失去其相应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对于那些准备毕业之后走向一线工作岗位的学生,由于在校时主要是由老师向其灌输课本知识,实际工程阅历还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实际操作能力更是不能和通过利用在校学习时间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据调查了解,许多实践性强的行业如施工、造价等都更青睐工程阅历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高职院校学生。
2.学时偏少,施工组织缺乏新意。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多而难,涵盖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设计三大部分共计十七章,从理论知识层面而言,只有在具备扎实的力学、材料、测量和经济知识基础下才能较为轻松的学习好土木工程施工这门课程。然而在许多高等院校中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大多只有4学分即64学时[6],课时偏少,老师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充分讲解施工技术,组织以及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不少学校老师只能挑选部分他认为重要的内容向学生讲解,还有的老师虽然课堂讲解覆盖到了整个方面,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很多学生都听得云里雾里,在实际分析案例的时候根本不懂如何下手。此外,学生的课程设计题目大多是使用多年的旧题,而且课程设计时间仅为三天或一周,想让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涵盖面广、知识面全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会造成普遍抄袭,这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中也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3.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现在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在知识层面上可以说教师的师资力量很强,但很多教师都是在本科毕业后直接硕博连读,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只有极少部分的教师有过参与现场施工的经历,这不管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讲解还是在施工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都是极为不利的,许多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实际工程经历而只能纸上谈兵,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多为典型的施工工艺和实际操作过程,对学生只进行片面的理论知识灌输而没有实际的案例分析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4.课堂教学与课后实习效果不佳。现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教学多以结合PPT的形式进行单向讲述,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施工的基础知识然后进行施工生产实习,但很多学生由于课堂学习环节不理想导致课后的生产实习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与一些专科类院校相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不能通过顶岗实习的方法对施工过程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很多本科院校在教学计划中虽然都有组织学生去工地实习的具体规划,但由于不方便组织和课时较少,学校都是形式上组织学生在工地上走马观花似的了解一下,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起不到任何的帮助,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土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1.完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知识体系。作为“实践+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对象,高等本科院校应对学生确立一套既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又能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技巧的应用型土木工程培养目标和方案。教师在教学时应对课程知识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能更容易更积极的接受老师上课讲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让学生在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又能利用自身的管理知识协助领导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过程进行组织管理。教师应明白教育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向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自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成为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能逐步锻炼成创新型人才。
2.促进教学模式转型,增强学生感性认知。在有了一套明确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培养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遵照教学大纲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用人需要的优秀人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经过教材改革后在内容上覆盖了房屋、桥梁、道路等知识点,在结构上又包含了施工技术、组织、设计等内容,针对课程教材内容覆盖广,理解难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以播放工程施工录像和分析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录像要包含工程概况、施工机械、施工难点和质量控制等内容,讲授实际案例时应注意突出课程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必要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与所讲内容有关的施工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工程阅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日新月异,教师作为学生工程知识的直接来源更应该与时俱进,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施工工艺。学校也应该为老师搭建平台,聘请重点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具有代表性工程的技术人员向师生介绍实际施工工程经验和国内外施工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特别是对于刚踏入工作的年轻教师由于缺少实际工程经历,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讨,同时由资深教师带领进行房屋建筑、桥梁隧道和市政工程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使其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
4.推进校企合作,发展实践教学。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应该不断扩大学生实习基地的数量和种类,深化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范围,在向企业输送高品质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让其做好前期对学生的辅导与培训工作,学校要把握好学生假期实习的机会,给每一位学生都能安排好专业的工程技术指导人员,让学生切身体验实际工程的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待学生返校后让其进行施工技术的探讨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施工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四、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只有结合实际,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不断增强校企合作促进实践教学,才能更为有效的提高教学成果,才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戎贤,崔武文,闫西康.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1).
[2]姚刚,华建民,张利.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材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2).
[3]张长友,周兆银.《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材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4]戎贤,李艳艳,阎西康.深化施工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12).
[5]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李立军,杨秋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