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煎煮工艺优化

2015-12-09罗伟良梁晓燕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羌活挥发油药典

罗伟良 梁晓燕 吴 利

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煎煮工艺优化

罗伟良 梁晓燕 吴 利

目的 评价不同水煎煮工艺对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影响,并制订最佳煎煮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羌活挥发油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煎煮工艺。结果 煎煮时间对健脾祛风汤中的羌活挥发油的含量影响最大,浸泡时间次之,煎煮温度和煎煮压力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 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最佳煎煮条件是在正常大气压下,药材浸泡30 min,然后在100 ℃沸水中煎煮20 min。

健脾祛风汤;羌活挥发油;煎煮;工艺优化

健脾祛风汤由十多味中草药组成,分别为茯苓、党参、白术、炙甘草、羌活等,其中起健脾作用的主要有茯苓、白术等,而起祛风作用的主要是羌活,主要成分为其挥发油,故羌活的煎煮方式为后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健脾祛风汤的药效,故本实验以羌活挥发油的含量为指标,对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煎煮工艺进行优化。

1 材料与仪器

1.1 药材 茯苓、党参、白术、炙甘草、羌活等(至信药业公司生产,批号:140501)经鉴定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品种。

1.2 仪器 挥发油提取装置、烧杯、电炉、石棉网、蒸发皿等。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 将所得汤剂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羌活挥发油的测定方法测定其含量[1]。经测定羌活样品的挥发油含量为1.63%。

2.2 煎煮液制备 按照健脾祛风汤的成分(除羌活外),先浸泡 30 min,煎药机煎煮至水开后再煎煮20 min,然后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选取浸泡时间(A)、煎煮时间(B)、煎煮温度(C)、煎煮压力(D)4个因素为主要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 3个水平,以羌活挥发油的溶出百分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分析,选用L9(34)正交试验法,分别制成不同煎煮条件下的汤剂,煎出液定容至250 ml,标明实验批次,备用,见表1。

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2.3 空白对照煎煮液制备 按照健脾祛风汤的组分(除羌活外),先浸泡 30 min,煎药机煎煮至水开后再煎煮20 min,所得煎煮液为空白对照。将所得煎煮液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挥发油的测定方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为不含挥发油。

2.4 样品中羌活挥发油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各10 ml,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羌活挥发油的测定方法测定各自的羌活挥发油含量,计算各煎煮液的羌活挥发油的溶出百分率。从表2、3可知,影响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因素的效果大小为B>A>C>D。从表3可以看出A、B因素的F值大于19,为明显影响;C和D因素的F值都<19,为不明显影响。因此,从结果中可明显看出,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最佳煎煮工艺是A3B2C1D2,即将药材浸泡30 min后,在煎煮温度为100 ℃的正常大气压下煎煮20 min为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最佳煎煮工艺。

表2 羌活挥发油的溶出百分率

表3 方差分析情况

2.5 重复性实验 为了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的合理性,称取5份处方中药材,将药材浸泡30 min后,煎煮温度为100 ℃在正常大气压下煎煮20 min条件下进行5次重复实验,平均含量为4.144%,相对标准偏差为0.25%,该重复性实验证实了以上工艺为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最佳煎煮工艺,并且稳定,可靠。

3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煎煮时间对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含量影响最大,浸泡时间次之,煎煮温度和煎煮压力的影响并不明显。

3.1 煎煮时间对羌活挥发油的质量影响 在药材煎煮时,需要根据药材的致密性、有效成分特性等进行煎煮时间的调整。对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煎煮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煎煮时间过少,不能有效提取挥发油成分,煎煮时间过长,挥发油便会大量散失[2]。由于羌活质地较为致密,所以煎煮时间要比一般含挥发油成分的药材要长,要比薄荷、荆芥等多出约10 min的煎煮时间,但挥发油在长时间煎煮下会逐渐减少,故本实验的煎煮时间不超过20 min,煎煮时间的过于增加只会导致羌活挥发油的不断挥发[3]。

3.2 浸泡时间对羌活挥发油的质量影响 药材在煎煮前的浸泡对于药材的有效成分溶出同样重要,药材在煎煮前保持适当的浸泡时间,可充分润透[4]。煎煮时由于药材浸泡充分,有效成分可以更快地溶解出,减少煎煮时间,减少挥发油因高热而散失,但浸泡的同时,药材的杂质会随同有效成分一起溶解出,过长的浸泡会使有效成分氧化分解,从而导致含量降低[5]。考虑到羌活质地较为致密,故本实验选择的浸泡时间为30 min。

综上所述,此操作工艺及技术参数可作为制备健脾祛风汤中羌活挥发油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有利于对健脾祛风汤的进一步研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70-170.

[2] 钟革.正交实验法优选羌活挥发油的提取工艺[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1):26-26.

[3] 赵海峰,郑洁,张萌,等.芳香性中药煎药方法研究[J].陕西中医,2013,34(1):85-85.

[4] 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4-154.

[5] 霍钻云,刘东文.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砂仁挥发油含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5):82-82.

R943

A

1673-5846(2015)04-0018-02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猜你喜欢

羌活挥发油药典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羌活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野生药材羌活驯化高效育苗探析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