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2015-12-09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计划生育服务所331409
李 丽 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计划生育服务所 331409
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李丽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计划生育服务所331409
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措施,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对196例患有宫内节育器并发症妇女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96例患者中,出血103例,疼痛72例,脱落15例,带器妊娠6例。结论: 临床应根据受器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IUD及放置时间。置环后应定期随访,及时发现节育器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宫内节育器并发症。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临床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长效、经济、简便、可逆和不影响性生活的避孕工具,是我国育龄妇女应用最广泛的避孕方法之一,在我国有50%的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1]。但临床上使用IUD存在一些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疼痛、脱落、带器妊娠、感染、子宫穿孔。降低宫内节育器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宫内节育器续用率一直是计划生育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196例患者进行分析, 探讨其病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1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健康妇女875例,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8岁;月经规律;孕次1~4次;产次1~3次。其中经阴道分娩520例,剖宫产分娩355例。在875例常规放置节育器后,其中196例患者出现宫内节育器不适症状,其中出血103例,疼痛72例,脱落15例,带器妊娠6例。
1.2方法对我所收治的19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原因和制定相应处理对策。
1.3诊断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UID宫内异常的首选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综合应用临床资料、放射学、超声学及腹腔镜检等多种方法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2结果
本文875例中,793例均一次性置器成功。术后随访1~2年,其中出血103例(52.6%),疼痛72例(36.7%),脱落15例(7.7%),带器妊娠6例(3.1%)。其中因并发症取出34例。
3讨论
3.1出血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主要发生在放环后半年内。由于节育器在宫腔内机械性局部压迫子宫,导致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子宫内膜前列腺素释放增加,纤维蛋白酶的活性增高,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同时血小板凝集功能降低,从而引发月经过多。本组103例,经对症治疗给予抗纤溶药物、宫血宁胶囊及抗生素等药物治愈91例,12例因给药治疗未见好转而取出宫内节育器。
3.2疼痛节育器机械性或化学刺激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多发生在放节育器10d内为早期疼痛;节育器大小与宫腔不匹配,疼痛持续10d以上为延迟疼痛;因感染、IUD 变形、嵌顿等因素所致疼痛在前两种类型疼痛缓解后4周以上为晚期疼痛; 节育器尾丝过硬、过短、过长或下移后刺激男性龟头引起疼痛为性交疼痛。明确疼痛原因后可对症处理,严重者应取环。本文 58 例经过对症治疗后疼痛消失。6例因嵌顿而取出,2例因感染而取出,6例因对症治疗无效后取出。
3.3脱落多发生于带器后第1年,本文15例脱落发生在带器后1年内。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子宫畸形; (2)子宫屈度不能矫正,节育器不易放入子宫内膜腔内;(3)子宫口松弛,宫腔宽大; (4)节育器与子宫形态不符。本文脱落15例,12例脱落后继续上环使用良好。
3.4带器妊娠节育环环位不正常、环体过小等原因,导致环体与子宫内膜有效接触面较小,不能正常发挥避孕功能,从而增加带器妊娠。经B超检查及取环证实,本文6例带器妊娠中有5例环下移、移位。
3.5宫内节育并发症预防[2](1)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对有高危因素的病例,如子宫过度前屈和后屈时,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认真操作。多次流产史者及哺乳期应尤为注意。(2)对放置吉妮环上端的小结置入子宫肌壁时应保持垂直置入,并且保证一定深度,过浅易于脱落,过深小结易于穿出子宫浆膜层,顶端的铜套应尽量完全达到宫腔底部。(3)对需要留有尾丝节育环,在子宫颈外口内剪断尾丝,将尾丝距子宫颈外口处2~3cm处剪断,则可避免不适。(4)哺乳妇女子宫子宫平滑肌细胞增大变软,肌间组织致密降低,易脱落、穿孔,手术操作需动作轻柔,也可建议受术者于断奶或者月经来潮后再行放置。
总之, 在操作中严格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常规》[3]要求规范手术过程。正确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明确放置时期,选择适宜的IUD 种类,做好术前准备,警惕手术注意事项中的各种情况,做好术后处理,坚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放置节育器后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与同房卫生,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参考文献
[1]伍园园.陈湘云.宫腔镜应用于常规取环失败病例120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2):198.
[2]何艳.宫内节育器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108-109.
[3]中华医学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0.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07-24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3-03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