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例股癣误诊分析
2015-12-09洪建平
19例股癣误诊分析
洪建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卫生院315143
关键词股癣误诊
股癣是一种真菌性感染疾病,有传染性,主要分布在臀部、会阴部、股内侧。在全科门诊中比较多见,临床极易与湿疹等皮肤病混淆。现对我院2007年7月-2014年5月诊治的110例中19例误诊的股癣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3~41岁,平均年龄23.5岁;职业分布情况:服务性从业人员8例,工人6例,农民3例,学生2例;病变部位情况:单纯的局限于一侧大腿根部的9例,两侧大腿根部的6例,波及阴囊的4例。
1.2误诊情况19例患者均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为湿疹者15例,过敏性皮炎2例,虫咬性皮炎1例,神经性皮炎1例。确诊情况:13例在我院门诊复诊时被确诊,6例在外院经过真菌学镜检确诊。确诊后予以抗真菌治疗后治愈。
1.3典型案例患者男,21岁,某企业办公室文员。因两侧大腿根部红斑、丘疹、瘙痒1周就诊。自诉最近因工作量大,常常加班很晚,劳累所致。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湿疹,给予口扑尔敏片、外用醋酸氟轻松软膏治疗。5d后红斑消退,瘙痒减轻,继续自用醋酸氟轻松软膏。1个月后因瘙痒不止、夜间瘙痒更甚,皮损范围扩大来我院复诊。检查皮损情况:双侧大腿根部可见,密集的针尖大小的淡红色丘疹,皮损边界清楚,呈堤状,伴有皮屑、抓痕,疹间皮肤色素沉着。仔细询问病史,患者有足癣病史。按照足癣病史、典型性皮疹特点,修正诊断为股癣。予以口服氯雷他定片、硝酸咪康唑软膏2次/d外用,医嘱清淡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心理调解等。15d后复诊,皮损变薄,皮屑消失,丘疹明显减少。继续用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1个月后皮肤恢复正常。
2讨论
股癣是指股内侧、会阴、臀部感染真菌后引起的皮肤病,主要症状是局部瘙痒。股癣是好发于股部的皮肤病,有时还可累及会阴、阴阜部、肛周、臀部、阴囊皱褶等处,瘙痒剧烈,由于搔抓,患者可继发皮炎、苔癣化改变或继发感染。股癣诊断上容易误诊为湿疹等皮炎类疾病。在治疗上由于为真菌类感染,所以只要诊断明确治疗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院110例股癣中有19例误诊,误诊率为17.27%,说明误诊率还是比较高的,为何会发生这么高的误诊率呢?笔者仔细分析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全科医生对股癣的皮损特点、演变过程认识不足在股癣初期:主要表现边缘清晰、稍微隆起的红斑(小丘诊),发痒,红斑渐渐扩大。由于早期股癣的皮损与湿疹的皮损很难区别,因此早期的误诊率比较高。此期极易误诊为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等。而在股癣后期:皮损中心逐步愈合,向周围发展,红斑的边缘炎症比较明显,边缘呈环状凸起,中央平坦的圆形或多形性皮损,皮损上常见脱屑,可有皮疹、水疱、痂皮,甚至糜烂,形成环形。按说这一期皮损比较典型误诊率应该少些,但是由于患者就诊时往往自行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激素类药膏导致皮损不典型,所以误诊这一期也容易误诊为湿疹等其他类型皮炎。当然如果全科医生掌握了股癣典型的皮损特点,另外股癣患者大多数有手足癣的病史,加上有一定的化验条件的话,肯定能减少误诊的发生。
2.2全科医生对股癣与湿疹的鉴别诊断上能力不足19例病例中15例误诊为湿疹,表明股癣极易与大腿根部各类湿疹混淆。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型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可多年不愈。如果了解了湿疹、股癣的皮损特点、病史等情况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由于误诊为湿疹,导致激素类药物的反复使用,使得病情进一步加重。毕竟真菌性皮肤病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上有着较大的差距。对股癣这类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如果滥用肤轻松、皮炎平等激素类药导致皮肤真菌感染扩散。使股癣失去原有的皮疹特征,而演变成“难辨认癣”,易造成复诊时继续误诊误治。
有必要加强全科医生的皮肤病学常见疾病诊治知识的学习,提高诊治能力。减少仅凭直觉就将股癣诊断为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的发生。当然,进一步改善基层卫生院的辅助检查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因为卫生院缺乏真菌学镜检条件也是误诊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收稿日期2014-07-16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3-02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