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58例救治临床体会

2015-12-09杨发展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内科4666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诱因心衰通气

杨发展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内科 466600

急性心力衰竭58例救治临床体会

杨发展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内科466600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52例症状得到纠正或缓解,有效率为89.66%,6例死亡,死亡率为10.34%。结论: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早发现,尽快祛除诱因,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个体化措施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救治体会

随着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目前,急性心力衰竭已成为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心力衰竭病情演化快,如不及时纠正或治疗措施不得当,会迅速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常常危及生命[1]。笔者就我院诊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分享临床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心脏协会(AHA)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关于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指南。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1~86岁,平均年龄(62.3±9.6)岁;基础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2例(其中心肌梗死25例,心绞痛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另2例无基础心脏疾病。 本次发病诱因包括:肺部感染19例,输液过多或过快12例,原发病治疗不当11例,过度用力如用力排便5例,心律失常3例,情绪激动3例,慢性肾衰未按时透析致水负荷过多2例,无明显诱因3例。

1.2临床特点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常常表现为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表现为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40次/min,端坐呼吸,口唇紫绀,大汗,皮肤湿凉,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精神神志障碍。查体发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听诊双肺满布湿啰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听诊第一心音减弱,甚至出现奔马律。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浆B型利钠肽(BNP)升高,心脏超声可进一步发现心脏局部或全心功能以及心脏瓣膜情况,有条件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提示中心静脉压力升高。

1.3治疗方法一旦怀疑或确诊患者出现急性心衰,应迅速将患者头侧位置抬高,常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同时积极明确原发病,寻找诱发因素,立即祛除诱因。迅速给予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吸氧,在吸氧气的滤瓶中加入25%~60%的酒精缓解呼吸困难。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一般氧疗无法纠正,则及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经过无创正压通气后一般能较快缓解症状,如果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时仍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或者出现神志障碍甚至自主呼吸较弱时,则应果断应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一般较为烦躁,给予适当镇静,推荐应用吗啡效果较好。应用起效快、作用迅速的袢利尿剂呋塞米20~120mg静推,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应用过程当中密切监测电解质。血管扩张剂,一般选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扩张血管达到降低心脏后负荷及增加冠脉血流的目的。急性心力衰竭往往存在血压偏高,应用扩血管药物使血压下降后应用强心药物,在无明显禁忌证时应用西地兰0.2~0.4mg缓慢静推,同时应用多巴酚丁胺持续泵入,应用强心药物过程中加强心电监测。如急性心力衰竭伴有明显哮喘时,应用氨茶碱减轻哮喘症状。

2结果

本组58例患者中,经过治疗52例症状得到纠正或缓解,有效率为89.66%,6例死亡,死亡率为10.34%。其中12例治疗过程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2例最终给予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2例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1例冠心病行冠脉造影后确诊左主干+三支病变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死亡,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死亡,1例心衰同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某些突发性因素导致心脏泵功能超负荷或代偿失调,心排血量明显、急剧下降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发生以急性淤血和灌注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抢救是否及时及合理常常与预后密切相关。

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绝大多数与器质性心脏病密切相关,且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包括各种感染、活动过度或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多或过快、急性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等等。所以,积极查找发病诱因,给予针对性处理,常常对患者的救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急性心力衰竭时缺氧和高度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使之缓解,应尽快并且高流量吸氧达到快速缓解症状的目的,对病情严重者建议尽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使肺泡内压增加,一方面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再者,通过正压通气,减少呼吸做功,缓解呼吸肌疲劳。

另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应加强监测,常规心电监护,动态复查动脉血气、电解质及肝肾功能,还应注意治疗的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及治疗用药。

总之,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早发现,尽快祛除诱因,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个体化措施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124.

[2]马荣国,沈银华,王志强.14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诱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3):228-229.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4-06-18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2-0174-02

猜你喜欢

诱因心衰通气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农村“微腐败”发生的诱因及治理对策——基于全国38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5》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