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工作及健康教育在登革热防治中的重要性
2015-12-09王敏
王 敏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登革热为临床一种急性传染病类型,经伊蚊传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以白细胞减少,高热,淋巴结肿大,肌痛,皮疹,关节痛为特征。亚热带、热带为主要流行地区,具有较高发病率,可迅速传播,具大规模流行特征。随着近年旅游事业的发展及全球气候变暖,不断提高了流行频率,范围也呈扩大趋势,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1]。本次选取我州2013年常规防控管理病发登革热资料,与2014年加强针对性防控工作及健康教育资料进行对比,突出重点防控重要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常规防控登革热疫情资料,与2014年加强针对性防控及健康教育后疫情资料进行对比。
二、方法 2013年行常规管理,2014年加强针对性防控及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
1.加强预检分诊 ⑴重点监测热发门诊工作:重点做好来自缅甸,老挝北部五省,尤其是曼德勒、密支那地区缅甸公民,回归中国公民监测工作,针对发热者,需对流行病学史询问,观察有无淋巴结肿大、出血、皮疹等症状,可疑人员,需与检验检疫机构及疾控中心立即联系,并采血对登革热抗体进行检测,进行隔离救治。⑵出入境监测:对入境人员就《就诊方便卡》进行发放,门诊人员加强监测,疫区入境者,需连续监测10d体温,有升高者,需对原因进行分析,并隔离治疗。⑶抗体阳性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查寻,监管疑似病例,确诊者,需对其活动区域喷洒灭蚊,对患者严格隔离。⑷交通工具检疫:做好来自疫区的所有交通工具的灭蚊、检验、消毒、检疫工作。⑸防治宣传:针对登革热的注意事项、防治知识需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灭蚊工作;⑹重视疫情流行期间应用零报告制度和日报告制度,每日向疾病中心就发热门诊的情况报告。
2.健康宣教 ⑴普及预防叮咬措施:到登革热流行区生活或旅游,需穿长裤,长袖上衣,衣服及外露皮肤上涂驱避蚊虫药物。如房间无空调,可设防蚊网,应用杀虫剂将成纹杀灭,避免花斑蚊频繁出没时段在凉亭、树荫等户外阴暗处过久逗留;⑵防止积水,对伊蚊孽生地采取清除措施:加强清水养殖物防控,每周至少对花瓶、饮水机水槽等容器清洗、换水1次,花盆底盘勿留积水,腌菜罐边水及时更换,保持渠道通畅,填平地面凹陷。
三、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013年登革热发病情况:⑴人群分布:本次疫情共收治患者634例,男349例(55%),女285例(45%)。年龄最小5月20d,最大85岁,平均43岁,以青壮年(20~45)占多数共344例(53.5%)。地区分布:西双版纳3个县均有分布,其中景洪市573例,勐腊县44例,勐海县17例。⑵临床表现:发热:634例均有发热,发热时间最短为1d,最长为15d。持续发热5d以上者331例,占52.3%;持续发热10d以上者25例,占3.9%。乏力:634例均有乏力,乏力出现最早为1d,持续时间最长1月。皮疹:本组病例出现皮疹:372例,占58.7%。
2014年发病情况:只有1例患者在门诊就诊,经过治疗后痊愈。2014年组相较2013年组,发病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
讨 论 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的急性传染病类型,经蚊媒传播,由感染登革热病毒所致。我国以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为传播媒介,虽我国并非地方性流行区,但白纹伊纹广泛存在,与东南业毗邻地区为地方性流行区,近年,随着人群出国务工、旅游、经商的机会增多,明显增多了输入性传播几率。故针对登革热输入性地区,需对境外动态密切关注,依据需要对国境检疫工作加重[2]。做好登革热疫情防控及监测,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对患者具备早期检出的能力,并早向检疫部门报告,早制定隔离措施,并加强控制,以防疫情扩散。另外,需监测蚊媒特点,对媒介带毒情况加以了解,重视健康教育,就登革热防治方法和危害性进行宣传,使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针对流行区,需重视个人防护,全面降低感染率。在防控时,需重视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等基础知识宣讲,如传染源,患者为城市疫源地区的主要传染源,传染性在发病前1d至病发后3~5d最强,隐性感染和轻型患者,为重要传染原。人群具普遍易感性,患病后,有同型病毒极少免疫力获得,持续1~4年,在应对异型病毒时,仅有交叉、短暂的免疫力,故登革热感染的某型病毒者,其它理型病毒均有再感染风险。加强防控,或防范传染病规模流行,本次研究结果对此观点证实。
综上,加强登革热的防控工作和健康宣教,可显著降低发病率,起到较好的防控作用,对保障公众健康意义重大。
[1]消惠兰,李丹,农菲.47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536-1537.
[2]WHITBY K,PIERSONTC,GEISSB,et al.Castanospermine,a potent inhibitor of dengue virus infe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J].JVirol,2005,79:8698-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