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登革热病毒,该如何救治
2019-11-11本刊编辑部综合
本刊编辑部综合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有死亡案例,因此,普通民众应予以重视,注意预防,重视病情的早期识别,争取早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感染上登革热病毒有哪些表现
登革热病毒以伊蚊为传播媒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1日至发病后5日内传染性最强。登革热临床表现有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头痛、肌肉和骨关节酸痛,甚至有出血倾向,等等。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轻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熱和重型登革热三种。
轻型登革热似感冒
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普通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出血倾向,病程常短于5天。由于临床表现类似感冒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状较轻,故较易被忽视而漏诊。
典型登革热的症状突出
发热 大多数患者突然起病,体温迅速升高到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多数患者体温表现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过1~3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马鞍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发烧温度也比较低。
伴发症状 伴有头痛、背痛、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疼痛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患者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
皮疹 常在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皮疹呈多样性,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退热后,也可能会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瘀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
出血 于发病后5~8日,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瘀点、胃肠道出血、咯血、尿血、阴道出血等。
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患者病后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正常需数周。需强调的一点是,典型登革热治疗观察期间,在病程的3~5天时要注意病情变化,患者或家属有什么问题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重型登革热会出现休克
重型登革热是典型登革热的重症型,通常出现在病程的第3~8天。其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脑膜脑炎型,表现为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二是出血休克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重型登革热常因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休克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出现花斑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微弱,脉压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会死亡。
出血若得不到控制,症状会日趋严重,常有鼻出血、皮肤出现大片瘀斑,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症状。
治疗只能对症处理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感染登革病毒史、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会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目前治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解除防蚊隔离标准是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若用酒精拭浴降温可能会加重皮疹,要慎用。解热镇痛药物也要慎用,以免引起其他反应。对高热不退及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补液 对出汗多者、腹泻者,可先口服补液,预防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过度静脉输液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的可能。
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脱水治疗,同时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型登革热的治疗 目前,对于重型登革热的治疗缺乏特异性,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以脑部表现为主的病例,应及时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必要的时候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果患者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应及时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有出血倾向者或者出血量大者,应及时使用止血药物,输注新鲜全血或血小板,进行抑酸治疗等。
链接:传播登革热的伊蚊长什么样
伊蚊是一种有银白色斑纹的蚊科昆虫,分布于全世界,有近1000种,中国有100余种。科学研究已证明为登革热传播媒介的伊蚊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赫布里底伊蚊、波利尼西亚伊蚊、盾纹伊蚊和中斑伊蚊。中国的伊蚊中具有登革热传播性的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比起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对登革热的传播性更强。但埃及伊蚊在我国分布区域只在雷州半岛、云南等地,我国主要以白纹伊蚊分布为主。
伊蚊多孳生于树洞、竹筒、叶腋、缸罐、石穴、坑洼等小型积水中,有些种类则在稻田、沼泽、水塘中生长。雌蚊吸血。伊蚊很善飞行,一般蚊子飞程为数十至数百米,最远2000米,而伊蚊却能连续飞行5000~6000米。而且伊蚊十分敏捷,可随心所欲地进行俯冲、急转弯、前后滚翻、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度动作。人们举起双掌对准伊蚊拍过去,它往往能逃之夭夭。
有研究结果显示,温度不仅影响伊蚊生存,而且也显著影响登革热病毒在伊蚊体内的复制和传播力。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登革热病毒通常不能在伊蚊体内形成感染和传播。因此,随着气温的降低,伊蚊登革热传播力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目前,防登革热传播的办法主要是消灭伊蚊。现代科学技术对伊蚊进行绝育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登革热疫情。此外,疫情高发期,注意防伊蚊叮咬(比如家里装好纱窗,少去蚊子多的地方等),可避免染上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