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诚勿扰》透视出国人情感教育的缺失

2015-12-09

声屏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非诚勿扰婚恋栏目

□ 柴 艳

《非诚勿扰》透视出国人情感教育的缺失

□ 柴 艳

《非诚勿扰》持续热播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精致新颖的栏目包装,环环相扣的节奏,悬而未决、充满戏剧性的节目程序,真人秀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具有时代特点的娱乐功能等元素都功不可没。笔者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该栏目受到收视群体欢迎,还因为栏目的很多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

以个人情感经历为例,在中国,学生时代恋爱称为早恋,这是学校、家庭都严令禁止的。一些人直至大学毕业情感经历依然空白。但从步入社会、开始工作那天起,这个一度森严壁垒的情感问题就会突然变成家人和社会都认为你应该尽快解决的“个人问题”。一度被严禁早恋的一群人,突然被冠以“剩男剩女”的标签。这群人虽然已经进入社会,但对自我、对与他人的情感交往大多存在认知不全面、不到位甚至偏差的问题,自己既没有成为一个合适的婚恋对象,也不具备正确选择婚恋对象的能力。他们在面临人生中重要的婚恋问题时其实是茫然、盲目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频繁地恋爱、分手,却越来越孤独、寂寞。

《非诚勿扰》中不乏这样的人,这样的人面对婚恋问题往往显得大胆、新颖,但他们对待自身感情问题往往是无知的,缺乏经营感情婚姻的“软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非诚勿扰》不仅仅为走上这个舞台的少数男女嘉宾提供了一个相亲交友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为这些少数的嘉宾和以及电视机前数以万计的年轻观众上了活生生的“恋爱速成课”,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够或多或少体悟到嘉宾乃至观众自身存在的个人感情世界中的“弱点”“问题”“盲区”。

已经91岁的画家黄永玉就说:“因为我的年轻时代太远了,所以要通过看看《非诚勿扰》知道现在的少男少女干一些什么事。”

人文意识,消除头脑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脑差别,不应该成为“傲慢与偏见”的传播者。

猜你喜欢

非诚勿扰婚恋栏目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非诚勿扰》创办人周莉被查
《非诚勿扰》告白策略之语用分析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中国告诫日本“非诚勿扰”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