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
2015-12-08仵芳
仵 芳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中学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
仵 芳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生态文明教育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地和谐、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中学地理学科一贯的关注。针对当前中学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的不足,依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遵循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的三项原则,构建出高中阶段地理学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生态人类观教育、生态自然观教育和生态社会观教育三个一级内容;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生态文明;地理;内容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生态伦理观念,探索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重要一环。在高中各门课程中,地理学科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
一、当前地理学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不足
1.概念混淆严重
生态文明教育以环境教育为基础,而又区别于环境教育。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材中一般多出现“生态环境”一词,并未将“生态”与“环境”科学区分。“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地理学中的环境主要指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构成人类的环境。“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一词具有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含义,包含着人类是自然中的一个普通物种的观念[1]。因此,生态包含了环境的所有内容,环境则是生态必不可少的内涵。
2.内容缺乏深度和系统性
维果茨基认为,进行教学时必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水平与通过借助他人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2]。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已远远超出教材编写者和广大一线教师对学生现有水平的预期。这就导致中学地理学科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知识常识化”[3]的现象。主要体现为:介绍性文字过多,部分内容浅尝辄止,且缺乏科学性。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有关人口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问题的表现形式、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和人口政策三方面。而对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国人口问题的热点词汇“人口红利”、“人口负债”等科学性较强的内容几乎很少涉及。实际上,这些知识对高中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而这些知识对于发展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3.观念口号化,实践理论化
在我国的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许多实践性很强的地理思想由于考试压力无法得到实施,学生对生态伦理观念的认识仅限于知识与情感层面,很难转化为未来公民的实际行动。
而教科书中对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过于宏观,过于理论化。例如,必修1中在讲“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的内容时,提出“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但对高中学生应该和可以为该目标做出怎样的努力却只字未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仅限于使学生“认识”、“知道”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在课堂、课外和校外很少能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机会。这大大降低了地理学科的价值,也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二、构建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体系的原则
1.与目标定位一致
中学地理学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要符合最终的教育目标。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增强社会
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4]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旨在通过“生态认知——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的道德养成规律提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水平,从教育的角度实现社会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学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选择就要围绕该目标展开,兼顾认知、意识、行为三层目标,尤其要注意有利于意识、行为目标的达成。
2.具有地理学科特色
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思想政治、生物、化学等学科均有涉及,这就需要各学科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线索,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进行课程设计,这与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和重点相契合。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具有鲜明的地理特点,突出内容的宏观性、整体性、地域性,也要能够将人放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普通一员去考虑问题,突显生态平等观念。
3.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
由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向杜威的“学生中心说”的转变是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科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高中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已经能够借助概念进行符合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并不断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因而,高中的教学内容逻辑论证要具有说服力,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批判能力。
三、中学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构成
在遵循上述中学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内容选择原则的基础上,参考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相关教育内容构成分析的结果,将中学地理学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阐述如表1。
表1 中学地理学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
1.生态人类观教育
(1)人口观教育
①辩证地阐明人口数量、结构、分布、迁移等因子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制约。一方面,阐明人口各因子的变化对自然和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阐明不同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下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以及社会各因子对人口各因子的影响。②阐明不同时空背景下不同的人口政策。阐明同一区域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国家的人口政策,使学生深入了解人口政策具有区域性和阶段性。
(2)“人—人”平等观教育
①阐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人与人之间发展机会、承担责任的平等性,即代内平等。它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并能够进行合理补偿[5]。例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家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利用资源、承担环境问题上的公平。②阐明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人与人生存权利、发展权利的平等性,即代际平等。它是指人类在世代延续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当代人满足或实现自己利益的需要,还要维护和支持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
以满足后代的需要。
2.生态自然观教育
(1)生态整体观教育
①阐明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物质、能量、信息的密切联系。从理论和案例两个维度阐明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密切联系,这是树立中学生全球观念和整体意识的知识基础。②辩证地阐明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因子的变化必然引起与之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其他因子的发展变化。生态整体观教育应辩证地阐明人类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自然价值观教育
①阐明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显性价值是指被人类所发掘和利用的价值,这是从人类的角度来衡量自然物的价值。自然物除了具有显性价值外,还具有隐性价值,即未被人类发掘或不能满足人类的眼前利益,但对自然界和整个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价值。认识自然物的价值,尤其是隐性价值,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前提和基础。②阐明资源有限、取之有度的资源伦理观。自然物是有价值的,人类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合理利用以满足自身,但不能超过这一限度。在生产生活中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杜绝浪费、降低消耗、提高利用率。
(3)“人—自然”生态平等教育
11月1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正式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建成投产后将供气给香港、广东及海南。陵水17-2气田位于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储量规模超过1000亿立方米,于2014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勘探发现。该气田最快有望于“十三五”末期投产,每年生产30亿~35亿立方米天然气。
①阐明人与其他物种的权利平等。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之一。中学地理学科须通过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只是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种之一,与其他物种一样同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6],人类必须充分尊重其他物种生存发展的权利。②阐明人类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的责任。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为人类带来诸多权利与利益,也给人类带来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应在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有所作为。
3.生态社会观教育
(1)生态经济观教育
①阐明人类可以在合理限度内发展经济,造福自身。毫无疑问,人类由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进步过程中,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②辩证地阐明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经济发展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丰富和方便了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活;另一方面,环境恶化、生态危机、人口膨胀、资源掠夺战争等社会问题也给生态系统带来诸多问题。而生态系统一方面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了原料和空间,另一方面各种自然灾害又极大地破坏了人类文明的成果,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损失。
(2)生态科技观教育
①阐明人类应该正确使用科技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例如农业中的良种、冷藏、机械、无土栽培,工业中的清洁生产、绿色能源,现代电子商务,信息高速路等。此外,地理作为一门时代性较强的学科,“3S”技术、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现代地理教学软件的渗透,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公民意义重大。②辩证地阐明科技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影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中学地理学科应选择正、反两方面材料,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科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样,自然界对发展科技也有支撑与限制两方面影响。
(3)生态法制观教育
①阐明法律法规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普及与生态相关的法律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内容之一,维持生态平衡仅靠公民的自觉很难达成,还需要法律的强制规范。②阐明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发展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的权利和与义务。通过介绍我国及他国主要的与生态相关的法律,学生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从而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有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养。
四、中学地理学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
1.确立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构建逐级细化的目标体系。在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先从认知、情意、行为三个维度进行一级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二级、三级目标,力图使教学目标细化到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取。例如:一级目标为行为目标,二级目标阐述为“养成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行为习惯”,三级目标具体阐述为“①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②选择绿色消费方式和绿色出行方式;③积极参与同生态有关的调查活动。”
其次,目标的表述要尽量有利于操作。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各地区生活环境、起居习惯相差很大,不同地区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地理教学目标理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有利于实际操作。例如,同样是达成“树立学生生态危机意识”的目标,东部沿海地区教学
时可以具体为“调查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及当地渔民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可以具体为“查阅或咨询有关部门,了解近十年来水土流失的相关数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体为“查找鄱阳湖近十年的面积数据,并利用相关地理软件制作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图”等。
2.编选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首先,所选内容应有据可考。中学地理教学应围绕主要知识点,选择能够支撑该知识点的论据,并使之系统而有逻辑地编排呈现。例如,对于我国当前的人口政策的教育,它是生态人类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帮助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对实施背景作必要的阐述,对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危害,可以结合数据统计、图片展示以及印度的人口现状进行论证。
其次,要能及时反映时代的变化。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亿,中国的“二胎政策”已全面放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资源的享有、环境污染的转移以及环境污染责任的承担等方面的不平等……这些内容涉及“人口观教育”、“‘人—人’平等观教育”,理应体现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对原有知识进行完善。
3.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户外教学和虚拟教学无疑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户外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面对一个“真实世界”[7],培养尊重、欣赏、爱护自然的情怀,让学生更快掌握保护环境的技能。但户外教学对处于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教师而言,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可以转而利用虚拟教学进行一种户外情景的模拟。
虚拟教学是指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技术,将学生置于三维立体虚拟空间,用虚拟人物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态度代替现实中的学生的行为态度。例如,在电脑上给学生一定面积的土地,同时,明确土地的周围环境、土地的性质、该地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人类聚居地和周围的工商业发展状况(场景越接近现实越好),让学生根据各类农作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合理耕种,并可通过网络向他人“购买”虚拟化肥、机械等,让学生在虚拟田地上因地制宜并合理利用土地以应对土地肥力下降、气候变化、灾害威胁等虚拟场景。
4.构建合理恰当的评价体系
首先,要选择全面而有益的评价类型。布鲁姆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8],分别应用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这种跟踪式的评价方法能够了解学生不足,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成果,通过及时反馈促进师生进步。此外,现代社会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我评价能力以便及时完善自我。因此,可以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各个阶段进行他人(教师、同学、父母)等评价和自我评价。
其次,要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当前的中学地理教学重纸笔测验评价,轻情意和行为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生态文明水平,除了以往的期中、期末测验外,要注重平常的活动类“作业”和学生平时的情感行为。活动类的作业主要包括:所撰写的调查报告,编辑的地理小报,创作的漫画,收集的资料,创造性的想法和发明等。学生平时的情感行为,可以用谈话法、观察法、行为日志法等方法全面考察。
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正确的人口观、自然价值观、生态经济观等,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人类、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从而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中学地理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所说,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9]我们期待地理学科能够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发展领域,更好地发挥其学科育人的教育价值,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未来公民。
[1] 王玲玲.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探讨[J].地理教育, 2012(11):1.
[4]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 彭立威.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D].湖南师范大学,2003.
[6] Albert Schweitzer. Reverence for life[M].Original English Edition: Harper & Row,1969.
[7] 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9] 冯以浤.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 48(4):289-296.
(责任编校:周晓辉)
*资助项目: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建设项目“地理教育研究中的科学方法”(项目号:40600-511232-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