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视角的辅导员工作方法与技巧
2015-12-08玉芸芸
玉芸芸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00)
基于教师视角的辅导员工作方法与技巧
玉芸芸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在大学生活中,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他们的工作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管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仅有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工作,还要妥善管理他们的日常生活。本文教师视角来研究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更好的实现高校辅导员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工作技巧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教育方针规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根据这一宗旨提出的,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但要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设法提高工作技巧,还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实现高校工作的有效性,为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辅导员的工作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表现出许多与精英教育阶段不同的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一些难题,这些难以适应的问题在辅导员的工作中一一暴露。在此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应与时俱进,树立与时代同步的工作理念。
(一)依据教育法规,灵活开展工作。
根据高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高校教育规律,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管理行为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切实避免管理运行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对政治、群体事件,治安事件,伤害事件,心理事件等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同时,实行学生学籍预警制,及时提示学生本人和家长,督促学生和家长努力改善不良状况。
(二)以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完善“三个抓手”,实现德育新体系。一是实施德育学分制,制订《学生德育学分制测评手册》,将各项评分转移到信息系统完成。如学生挂职、免费家教、法律援助、社区共建等工作,都对应相应分值计入测评系统。二是与学生签署《承诺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三是实行“学生参议制”,让学工部、学生处或学生会代表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机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参与面。
(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辅导员要从“吃、住、行”、交友、课余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关心和爱护学生,注重从小处入手,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关注学生的变化要时刻关注。找出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弱点。随着外部环境经济发展、信息时代等以及内部环境如学分制改革、就业市场化等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些冲击。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新特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把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结合起来。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目前,“认知与行为不统一”是大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高校辅导员增强针对大学生进行行为训练。且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覆盖所有阵地,达到面上的全覆盖,主动去覆盖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
(五)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权益主体和发展主体,倾听学生的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把学生作为权益主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利益,想学生所想,盼学生所盼。
三、基于教师的视角: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工作方法与技巧
如何改善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基于教师的视角,高校辅导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高校辅导员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专业知识,除能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科技、艺术、教育等方面领域都有所研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增强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理论说服力。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求辅导员要娴熟地运用合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手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辅导员工作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务,随着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辅导员的工作由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内容发展到以学生成长为重心的教育者、管理者、指导者等多重分身,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结合多样性和生动性等方式,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三)要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辅导员的基本功。辅导员想要获得学生的认可要具有相关方面的技能:语言精练、生动形象等等。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想说,而且要会说,能说,简练和装饰自己的会话语言,提高语言的魅力和说服力。
(四)由管理转向引导。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既可以是师生也可以是朋友,二者并不冲突。所以,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关于学生学习、纪律、请假制度等的实施准则都应该详尽的制定出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人性化、程序化地标准管理日常各项事务,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五)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的生活,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尽一切力量在学生们的各个方面予以帮助引导,如帮助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解决申请贷款、勤工助学的问题。同时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可以相应地组织一些晚会、素质拓展等等;平时多倾听同学们对学校工作不满意的地方,给出合理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学校反映。
注释:
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参考文献:
[1](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等译.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陆平平.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三要四忌 ”[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67.
[3]王海军,吕延勤 ,黄金珠. 基于教师与学生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 嘉兴学院学报.2010(9).
作者简介:玉芸芸(1992.12-),女,瑶族,广西河池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