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德育教师专业素养需求提升调查分析研究

2015-12-08霍艳茹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育德学校德育德育工作

霍艳茹

(唐山二中,河北 唐山 063000)

高中德育教师专业素养需求提升调查分析研究

霍艳茹

(唐山二中,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也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提高德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建议。

德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需求

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也就是说教师职业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在我国的中学里,目前担任学校德育任务的主要是学校的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德育处处和团委的管理人员,他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实际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教师,要胜任育人的任务,就必须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和具备育德的能力。也可以说,教师的育德能力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提升育德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水平,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的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并为之不断地努力。

教师能力,是指从事教师职业应具有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师自我完善能力。教师育德能力是指教师不必用特定教材而按照社会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教育和培养新一代思想道德素质的能力。育德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观察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沟通与协调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善于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能力,班级管理的能力,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教师“身教”的能力,班主任组织各种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选拔、培养班干部的能力等。

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不仅仅是班主任、专职德育教师的事,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把提升育德能力看作是自身的需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像文化教育课一样教什么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像其他工作显而易见的。简单来说德育是对人的心灵的教育和塑造,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对学生心理的辅导,是对学生生命的教育等,换而言之,我们德育工作者既是对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工作中创新德育理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校德育途径;创新家庭教育。时刻牢记德育工作使命感。

教师能力的育人功能是巨大的,要想使教师的育德能力在提高德育实效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必须依靠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环境的积极支撑,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妨碍育德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首先,是教师对育人意义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认可。教师只有对“教书育人”有了深刻认识,并把它视为天职,才会产生“育人”的内驱力和提升育德能力的自觉性。第二,能否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育德能力,要能够作出正确评价,这样才能看到自己在“育德”中的长处与不足,才会在提升育德能力的过程中,制定出恰如其分的目标,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第三,是否具有完善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其育德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自律意识。第四,教师的人文底蕴直接关系到育人的效果。有调查显示,当前青年教师人文素养普遍缺失(表现在知识面狭窄、人文方面书籍的阅读量少、教育理论专著涉及不多等),这样的现状不改变,必将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说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审美情趣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以特有的个性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得不断提高。

我校历年来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在社会上享有较好的声誉,这与学校长期以来重视德育工作、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分不开。在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从理论研究入手,以科研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育德能力,实现传统的说教型向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型转变,由单一行政要求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转变,由学生被动接受向自我教育转变。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而学校德育工作是人生德育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根基不稳,人生就会偏离方向,甚至误入歧途。所以,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智、体、劳的关键。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定因素。在新的教育形式之下,教育环境日益复杂,转型德育思路,转变德育工作路径,是提升学校德育实效之需。同时,为了响应吴江区推出的德育导师制,在全体教职员工中确立一种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我校建立此种制度,旨在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的新型育人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以“三有三讲”(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德育内涵为根基和依托,赋予德育工作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目标要求,使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更明,内容更实。

传统德育模式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怀和引导,致使当前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当今时代要求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展人的主体能力;而且在德育过程中也只有发挥个体自身的能动力量,培养个体的道德观念。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历来是政府和学校极为重视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在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其意义就更加明显。但现实中的中学德育现状却令人担忧,它的重要性似乎人人知道。

无德即无为,无德亦无基。在学校教育中,关键应突出德育地位,教育学生做事先做人,树志先树德。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坏孩子,孩子的道德行为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有关系。所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德育为先、德育为首应该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坚持的教育方向。尤其是作为系统工作的学校德育工作,更是百年树林的的持久攻坚。所以,德育工作必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沙成滩,积滴水而成河,从大处着眼,以小处着手,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不仅要强健学生体魄,更要做到文明学生精神,塑造一个个充满了“爱”的灵魂,让学生不仅拥有知识,还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我们应教会学生认识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创造真善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G451.2

A

1671-864X(2015)11-0185-01

猜你喜欢

育德学校德育德育工作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