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

2015-12-08廖友军余金伟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机电类高职生创新能力

廖友军 余金伟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6)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

廖友军 余金伟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6)

首先分析了创新能力的内涵,然后介绍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最后给出了高职机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具体措施。

高职;机电;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特别重要。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从高的层次来讲,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对于高职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来说,对某种工艺、技术、流程的改进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从表现形式看,创新能力就是发明和发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的培养和形成过程。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培养就是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培养就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

(三)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培养就是提高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四)创新情感。

创新情感培养就是激发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优化个体创新能力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信息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当代高职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够主动地追寻各种新知识和信息,激发创新潜能,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工作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感知、信息认知、信息整合、信息交合、信息评价的过程与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信息创新工作过程。加强高职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源泉。

(二)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形成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表现在敢于突破原有的旧框框,重新思考,重新探索,大胆提出新的观念,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高职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突破旧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另辟路径,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基于其自主学习过程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终生要求。高职生要培养创新能力,无疑应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能主动获取知识,并能以灵活的方法突破学科界限,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或有所突破,为进行新的创造活动作知识储备。

(三)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激发创新情感。

对于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的学生思维较为机械、死板。创新要求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应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一定的实验手段,认识实验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敏锐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严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难免会遇到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开阔思路,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能力,改进和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甚至是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劳动,学生克服困难当取得最后的成果时,创新情感得到激发。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进课程,强化实践。针对机电类典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在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核心能力训练、拓展能力训练、岗位综合训练等学习过程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制订技能“精英型”和“实用型”分层次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水平的人才确定不同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二)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在统一的时间内,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要求后学生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我们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先给出试验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查阅文献资料,独立撰写技术报告和完成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学生提实验要求、提供实验材料,负责指导和检查实验结果作用。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和充分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的工程应用能力。

(三)建设创新型实训室。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建设机电类创新创新工场,投资建设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一系列以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创新实验室,向学生全天候免费开放,通过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相结合、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等方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硬件条件。

(四)建设创新型社团组织。

学校以高职生创新性能力培养为目标,成立机器人协会、数控技术协会、无人机协会等创新型社团,以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竞赛的开展为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搭建自主创新、自我成才的舞台。

[1]刘然慧,张序萍,边平勇.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2]张桂菊,肖才远.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实验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5).

[3]牛庆玮,胡伟,刘臻,于猛,王志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G718.5

A

1671-864X(2015)11-0151-01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JK012CZJ022)

廖友军(1974-),男,汉族,湖南衡山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猜你喜欢

机电类高职生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浅谈机电类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机电类“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