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如何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
2015-12-08顾吉燕
顾吉燕
【内容摘要】当前社会上的部分人当中,存在价值观认识不足的问题,思索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一番探索,在奉献与索取的人生价值的教学活动中,探索一条有效的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贡献与索取 价值观教育 主流价值观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文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何为美好人生。我请孩子们先考虑,然后讲讲自己的观点。
思考片刻,班里一位男生小吴站起来,“我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不能光看到他得到了多少,还要看他到底为别人、为社会做了多少……”后面一句被一小阵嘘声打断了——“太假了,怎么可能……”这个男生有点激动了,“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就算你得到很多,你一定能够真正地快乐和幸福么?比如你抄作业,你快乐么?比如你将来,没有一个适合你的工作岗位来证明你的能力,你内心会真正幸福么?”
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没有说话,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然后,我说:“有的同学抄好作业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轻松?如释重负?是吧?”
大家都笑了,我接着说“但紧接着的呢?高兴?快乐?还是无聊?空虚?总之,是不是不愿意再去多想抄作业的事情了?如果你耗费了几乎一个晚上解决了一个难题,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棒极了!是不是?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源于收获的喜悦。不论是不劳而获,还是劳而不获,都体验不到这种幸福。”孩子们把这些话听进去了。
但是,课堂上那一阵嘘声,在刺痛着我的心。为什么如此纯洁可爱的学生,也会把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主流价值观,当成了调侃的对象。曾几何时,我们是多么以奉献为荣啊。
曾经有部电视剧的一段对话,时代背景是80年代中期,说是大干20天为国庆献礼,要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人们一肚子的不满,但只有一个人站来说,为国庆献礼没有错,但不给加班费是不对的,工人如果做工没有钱,怎么养家糊口?于是这个人就被定为思想境界不高,没有评先进的资格,尽管他是车间里工作最吃苦、最认真的。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认识的指导下,让我们的价值观的教育走入了误区。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贡献与索取。贡献是前提,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看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最根本的是看他为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但是如果因为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而忽视了对做出的贡献的认可与回报,那这样的人生价值是不全面的。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否实现,应该是从两个方面去看的。就像奴隶,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都是没有的,他们只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工具而已”,他们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如果我们只片面地强调贡献,对究竟得到了多少回报却不甚了了,那这种对全心全意地奉献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付出与回报是要对等的,我们常说“真爱不求回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不科学的。那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青春热血的人,不是真的如我们所想象的“不计回报”,但这并不否定他们的高尚,因为他们期待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认可与崇敬。当这一个回报没有能够实现,带给他们的就是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伤害。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的震慑全世界的大阅兵,足以让我们骄傲与自豪。同时,对于为了向世人展示我们的国威、军威而付出艰苦努力的军人们,国家也给予了无尚的荣光,这就是对他们付出的巨大回报。
过去这几十年,我们在对待付出与回报上的简单与轻率,成为了我们这几十年来在人生价值观教育上的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我不由想起了我国现代史上的两次大移民——一次是水利工程建设移民,一次是从城市到农村的政策性移民。
三峡工程建设移民,要求在短期内使113万人迁离故土,三峡库区的移民为了国家的利益,作出了自己的牺牲和贡献,国家除了对他们的牺牲精神和大局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了表彰,还尽一切可能对他们的损失作了补偿,这使得老百姓感受到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光荣与值得,也用事实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人生价值的教育。
我们再来看看这一段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下乡经历——上山下乡。
毛主席1968年关于上山下乡的指示,所有中学毕业的城市孩子,一些是“自愿的”,但大多数在政治压力下被迫就范。下乡政策尤其针对那些在文革期间遭到歧视待遇的社会群体。许多城市青年在地里干粗笨的农活,许多知青在农村生活和劳动了几年至十几年不等。
中国的上山下乡政策,可以说把城市青年的个人利益降到了极低点。而三峡移民的安置政策,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国家对人民的个人利益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了。这也体现出了党的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青春热血,那些上山下乡的城市青年,不论是主动的,抑或是被迫的,都是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如果他们的付出没有被认可,一直支撑着他们内心世界的精神支柱就会轰然倒塌。
所以,我在努力探索怎样才能真正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竖立起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的人生信仰,并以此作为人生航向的灯塔,引领着我们不断向前,向前。
【参考文献】
[1] 毕淑敏.《心灵游戏》.
[2] 定宜庄、刘小萌.《中国知青史:2000万知青蹉跎岁月的全景记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