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林读诗之奥利弗与黄明祥

2015-12-07杨林

湖南文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智性神性奥利弗

杨林

独具慧眼

———玛丽·奥利弗《祈祷》

我一直认为诗歌创作是有层次的,就像我们认识自然万物一样,往往是由表及里、由内往外对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认识、再认识的过程。而因为个体的差异、局限,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处于一种惯性、陈旧的认识状态。诗歌的层次因这种认识的差异性,也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呈现与发现。

读玛丽·奥利弗的《祈祷》,让我很清晰地读到了诗歌的这两个层次,诗人呈现出的自然景物,以及这自然物象引申出的额外意义,让我发现了这自然遮蔽的真实意义。玛丽·奥利弗是以书写自然著称的美国女性诗人,她隐士一样地生活,不为人知地写作。她的孤独并非一种折磨,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沉浸,是一种快乐。她在自己的隐秘生活里,观察自然万物,并试图发现这自然赋予她的真知与收获。

她的诗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呈现。我认为,诗歌的呈现,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事件的叙述,将想表达的主观思想、情感,和所述事物、事件所包含的引申义、隐喻义和象征意义自然而然地反映出来。她的诗歌也是经过这最初级的层次,逐渐深入到自然所遮蔽、事物所包含的内核中去。为了使得人们可以感知她的发现,她首先由浅入深地将自然事物逐一呈现出来。蓝色的鸢尾花、一块空地的杂草、一些石子,都是我们进入可见的自然世界、不可见的神秘世界的物象的简单呈现。但是,只要我们安静下来,通过这些事物的呈现,我们就可以获悉自然规律性与人性之间存在的神秘感———一个感恩的神秘世界。

她的诗歌是更高层次的发现。我以为,诗歌的发现,就是诗人将人类精神世界、客观自然世界那些被惯常的经验、科学道理以及形成定论的习惯思维方式所遮蔽的真实的、独特的、全新的感受、认识和规律发掘出来。《祈祷》所祈祷的、感恩的,就是诗人在这些微不足道的花草、石子的呈现中,在这自然事物呈现的“存在”普遍规律里,发现了这些无声的事物打开的另一扇门,这扇门是沉默的,它可以使另一种声音开口说话。这是一扇什么样的门?是精神之门。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是自然之声。它开口说出了什么话呢?说出了对自然之神的感恩与祈祷。这种对自然的再认识过程,都不用自己说出来,这是对自然、生命存在的感恩,这是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由衷的祈祷。这就是她凭借孤独深入自然,发现的神性感悟。

玛丽·奥利弗的诗歌接近中国道家提倡的自然观,但是,她更善于独具慧眼地、安静地、孤独地、专注地进入自然之门,发现这万物之声里被习惯麻痹的、被自然遮蔽的感恩体验与深度感知,使得我们可以借助她的诗歌通往神秘的神性境界,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

祈祷

玛丽·奥利弗

不必是

蓝色的鸢尾花,或许只是

一块空地上的杂草,一些

小石子;无需

精心制作,你只要

专注,用一些词

将它们缝缀起来,这不是

一种竞赛,而是通向感恩的

大门,是一种沉默,

使另一种声音能开口说话。

虚室生白

———黄明祥《从未有人走过》

《庄子·人世间》有这么一句话:“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指的是,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智性境界。读黄明祥的诗歌,就强烈地感受到诗歌的“智性”。他的这首《从未有人走过》的智性就充分体现了:诗歌本体的智慧、思维机辩的智慧、语言空灵与巧妙的智慧、神性与悟道悟禅的智慧、诗写脉络与空间构架的智慧等几个方面。

体现了诗歌本体的哲思。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维柯把诗的产生和想象力联系起来,从而区别了诗的逻辑和理智的逻辑。从黄明祥的《从未有人走过》中可以读出诗歌本体所体现出来的诗性智慧,那就是对人的一生,走与走过、畏惧与安宁、记忆与向往、有与无、满与空、生与死的智性思考。将“走”理解为一生或者从生到灭的过程,即可从中看到智性的表达。

体现了诗歌的思维机辩。诗歌的思维逻辑方式与一般意义的思维逻辑方式不同,就在于诗歌的思维机辩在于将物象与心象之间的比兴之法,巧妙而不矫饰。《从未有人走过》的思辨,近乎于矛盾的悖论。整首诗歌写的都是“我”走过所经历的“声音”“灰尘”“河”“海”“灯塔”“花”“树”和“荒原”,呈现了“我”走过的心绪和情感,“忧心远行”、“害怕漂浮”,以及发出“年轻的事物都在老去”的感叹。而诗人得出的思辨结论是:从未有人走过,这就是诗歌智性的思维机辩———走过却仿佛从未走过。

体现了诗歌语言的空灵与巧妙。《从未有人走过》语言的空灵在于诗人从小处着笔,到大处收笔,勾勒出意境的空旷、辽远,而心境可随之抵达豁达、高远的境界。如“我忧心远行/如果远行,浪会是一条河/流向海”,从一条河的浪开始远行,忧心目的就是海,就是被淹没的虚无。诗歌语言的巧妙还在于诗歌的意象环环相扣,“形”与“意”紧密相连,“形”简约而出,“意”浮游其上,萦绕其间,而永不禁锢“意”的自由空间。诗句上下相连,而每句各有况味。

体现了诗歌的神性、悟道与禅思。诗歌的智性,是依靠想象类思维,将客观现实的物象与心灵的心象结合,化合之后产生新的意象,而这个新的意象就接近于“神性”。《从未有人走过》,是近乎禅学的智性。禅学是空灵的。所以,“我”走过,声音就消失,扬尘如浪,将”我”浮走,到河流,到大海空旷无际的地方,乃至于恐惧。但“我”只能轻描淡写。到最后,藏着一个疑问,到底老了之后,想的是出生之前的事还是婉词“走”逝之前的事,将空间扩展到极致,乃至于“仿佛从未有人走过”。这个过程即是道家所言“有生无,无生有”的感悟,又是禅思所悟“万事皆空”的唯心思辨,直抵人心,放下执念。

体现了诗歌的脉络与空间构架的灵巧。《从未有人走过》的写作脉络就是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诗人从“我走过”到“我忧心远行”;从“我害怕漂浮”到“我只能漫步”;从“我驻足”到“走过的地方”;从“走着走着”到“从未有人走过”,就是诗人逐步从忧心到放下的心灵蜕变,体现了诗歌脉络清晰、通透的智性特点。诗人在空间构架上,不仅看到从“物象”到“意象”的构建,还看到“心象”到“神象”的营造,使得诗歌形成多维度空间,由精简的诗歌语言到极致的思维广度,使得审美通道无处不在,也可以让读者从一个极小的光点进入,然后通向想象的浩瀚天宇。诗歌智性的空间构建,还在于诗人将“我走过”之后,所经历的忧心、畏惧、迷茫、虚无等想要表达的性灵赋予意象,从“我走过”所经历的平常的物象中敏锐地发现“神”“情”“趣”的审美空间,最后形成整个《从未有人走过》的智性思辨结构。

黄明祥诗歌“虚室生白”的写作方式,体现了诗歌“诗性”表达的另一面:诗歌的“智性”。这为我们如何准确地运用诗歌智性思维逻辑方法,灵巧地掌握诗歌语言组织技巧,更高更远地抵达神性、悟道与禅思境界,最有效地了解诗歌脉络与空间架构方式,开辟了一条智性写作的“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子。

从未有人走过

黄明祥

我走过

声音在脚底消失

仿佛沉入水中

灰尘卷起小小的浪

我忧心远行

如果远行,浪会是一条河

流向海

我害怕漂浮

不能寄望阳光成为灯塔

将无边无际

照得毫无着落

我只能漫步

开一朵小花在走过的地方

我驻足,等一棵树萌芽

走过的地方

走着走着就走成了荒原

下一片连上上一片

年轻的事物都在老去

老去的,在想走前的事

仿佛从未有人走过

猜你喜欢

智性神性奥利弗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雾都孤儿”奇遇记
春·遇见
用智行剖析传统
智性恋
奥利弗的伙伴们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
杰米·奥利弗教你巧煎鸡蛋
奥列弗与其他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