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 构建三维育人体系

2015-12-07周小燕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5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育人

周小燕

现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各种教育之首的德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都对德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管理是以育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体会,从宽度、长度、高度三个维度出发,就学校德育管理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拓宽德育的宽度,做到全员育人

学校德育不仅仅是分管德育的校长、学生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的事情。作为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更应该突出全员育人理念。

一是加强德育为首理念。鲁迅先生认为,教育的职责,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教育的立人,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因此,学校要全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到德育管理中来,制定育人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为德育工作提供服务,实现管理育人、教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局面,更多更有效地整合有利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良好的平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是提升德育管理者队伍。学校德育的提升,关键在于德育队伍的建设,班主任、学生干部是这支德育队伍的主力军。一方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定期举行班主任培训、召开班主任例会等,从班级常规管理、学生心理指导、安全教育等方面给予班主任指导和帮助。举办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加强班主任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学习,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的方法、措施,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推行个案教育,鼓励班主任收集典型德育案例,倡导班主任手记,引导班主任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老师。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挑选品学兼优、工作积极主动的同学加入学生会、团委,定期进行专题培训,平常工作以会代训,加强对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常规检查、主题活动开展等,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开展校园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活动,以评促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三是推行德育导师制度。依据“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充分挖掘教师群体的集体力量,让每一个教师充当德育导师,参与到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教师身上,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真正做到教师即导师,使德育导师与学生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长德育的长度,做到全程育人

一是加强家校合力。德育工作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合力。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约见或电话的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并反馈教育心得,告知家长学校的德育实效、学生在校的表现等。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举行家教辅导讲座等,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方法,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是加强学生在校教育。德育不同于智育,它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是对学生心灵的放飞。德育强调的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是在学生和老师平等的心灵沟通中进行,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主场所。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根据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原则,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相应的德育,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三、提高德育的高度,做到全面育人

一是加强学科渗透。德育,只有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与其真正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一位负责任的老师,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00年印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意见中强调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任课教师要做有心人,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德育的有机结合,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

二是注重环境渗透。在学校德育中,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构建立体交叉的德育网络,让环境育人成为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使学校的墙壁讲话,使学校的花草微笑”,美化校园环境的时候更加注重文化氛围的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络、校报等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情感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三是增强活动渗透。活动是德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教育。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将尊老爱幼深入实践,使中华传统美德之花在校园里绽放。成立学生社团、组建各种文体团体,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机会,为学生艺术个性和才能的展现搭建舞台。坚持组织升旗仪式、安全教育、文体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党团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通过活动的开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策划、参与中体验成功,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育人氛围。

德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全身心投入,自觉担当起德育工作者的角色。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摆脱原有枯燥的说教与讲解,应该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先引起兴趣,然后再转化为自律,最后达到自觉,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德育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