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效课堂的打造

2015-12-07高荣礼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3期
关键词:本科院校打造能力培养

高荣礼

摘要:以大众化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强调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使其更好地接受、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成为教师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与办学定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目标,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效课堂的打造。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力培养;高效课堂;打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3-0154-02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1-4]。与普通教育所不同的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5]。教师所教授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是学习方法、思考方式、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高效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评价存在不少误区。如何让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更好地接受、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打造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高效课堂迫在眉睫。

一、创新之源在于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2006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署《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文件中提到“我们在世界上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一直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勤劳工作且富有雄心的人民,而且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可见美国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源头就是创新型的教育方式。因此,推进教育创新,打造新型高效的课堂,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成为高校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经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又好又快又公平的发展的过程[6]。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达成培养掌握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高水平人才的目的,达到教学高效率和社会高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

学校倡导“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形势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的现象。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既要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又要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加上就业压力,使得我们的教育部门自身急于求成,使课堂教学越来越偏离其本质。目前高效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1)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大多数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要想培养具有工程应用能力的学生是不可能的。(2)教学研究行动主题不明确。学校教育科研弱化,研究与教学相脱离,带着研究问题的教学没有得到重视。(3)教学评价标准陈旧。高效课堂的检查评价机制没有建立,一是对学生评价单一;二是在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时没有形成以学评教、以学评师的长效评价机制。(4)学生读书太少,自学能力较差,缺乏独立阅读能力,缺少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在学习中没有自主性。

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要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高效课堂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满足任职需要,更是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该课程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精心、深入的教学方案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根本前提。(1)教学方案设计有针对性。教学方案设计要根据大纲和教材,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2)教学方案设计有实用性。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现有的知识、能力与思维水平进行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教学方案设计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为目标。高效课堂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更要使学生养成自主自发、积极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所以教学方案设计必须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深入研究和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把学习还给学生。高校教学不应再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方法,而应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学体制的调控功能。(1)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带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注重与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交流,多讨论,善倾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思考,给予学生肯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教师要掌握好课堂节奏,有效引导。好的课堂节奏是师生共同努力创造的,规则、和谐、愉快的完美氛围可使学生身心都沉浸在一种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同时也处在一种渴求知识的最佳状态中,并在这一氛围中陶冶情操、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3)抓住课程核心内容,上课形式不拘一格。根据课程安排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对于不懂的内容提出疑问,再通过查阅网络、参考书籍、相互讨论等方式,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4)适当进行课堂讨论和开展一些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要熟知教材,并结合学校所具有的条件,科学地设计组织课堂讨论与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主动学习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

3.加强课内外练习,巩固教学效果。练习作业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程学习成果,并能将学生的学习到的知识及时转化为能力。课后练习的目的有三: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分为随堂练习和课外作业,随堂练习应该紧扣当堂教学内容,根据该堂课的难点、重点及容易混淆的概念设计练习,便于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加深和巩固对课程的印象,查漏补缺。课外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增效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拓展。应达到使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纸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能技巧的目标,同时还要有助于学生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教师在设计练习作业时,要注意目标明确、抓住重点,并做到题目新颖、一课一练,难度适当、练习适量。在设计练习作业前,应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题目。设计练习时要做到题型形式多样,增加趣味性,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练习效率。教师要密切注意从作业中得到的反馈,对于作业中出现的反应较多的普遍性问题,即是学生不好掌握的难点,应在课堂上统一讲解;对于个别性的问题,应单独辅导。要注意讲解必须及时,不能积压问题。endprint

4.注重实践,把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中去。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践操作做准备,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更是如此。学习即经历,学习即失败、反馈、矫正,学习即创造、成长、收获,知识一旦离开了应用,课堂一旦拒绝生成和生长,教学一旦变成了灌输和填充,那学生得来的则只能是“死知识”,知识必须是鲜活有生命的,能够生根、开花、结果,是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种子。学会游泳最好的方法是下水,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对将来所从事的专业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即所谓的“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亲自动手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能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才能让知识得到升华。所以教师要适当设计实践活动。如及时有效的测验、实验,带领学生参观、参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等,还应当鼓励和启发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境应用。实践活动应该根据不同知识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做到内容多层次、形式多样化。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巩固和广泛利用,促进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不断促进认知进步,从而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教师的表率作用。为人师表,意为在人品学问方面做别人学习的榜样。也就是说,要做到为人师表,在人品和学问两方面都必须下足够的工夫。这是一种实际行动,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表率作用。(1)知识丰富,在学习上起到表率作用。(2)正直守信,在作风上起到表率作用。(3)道德高尚,在品行上起到表率作用。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兢兢业业、胸怀宽广、严谨治学的素质,要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感染学生,用爱心、责任感、事业心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油然而生尊敬、仰慕之情,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立下远大志向,并为之发奋学习,终身努力。

参考文献:

[1]许方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0,(10B):4-6.

[2]韩杰.为学生和谐发展构建高效课堂[N].大连日报(教育.人才)第B01版,2009-01-12.

[3]陈杰.高效课堂读解的六个维度[J].江苏教育研究,2010.

[4]龙宝新.高效课堂的理念缺陷与实践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41-48.

[5]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4-91.

[6]张明.高效课堂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53-5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科院校打造能力培养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