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教育,慢教育,谁能胜出

2015-12-07董雪娇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摘 要:以澳洲游学感悟为载体,重点对目前颇具争议的“中式教学和西式教学谁更科学合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从中西不同教学模式的差异出发,深入探讨了这种差异的客观成因,并提出了独到见解。

关键词:中式教学模式;西式教学模式;特征差异;客观成因

暑假,作为带队教师,我随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一行22人进行了为期7天的澳洲游学活动。我们先后去了布里斯班GROVES CHRISTIANCOLLEGE(私立教会学校)、墨尔本的RUYTON GIRLSSCHOOL(莱顿女校、私立女子学校)和TRINITY GRAMMAR SCHOOL(圣三男校、私立男子学校)三所学校。先后参加了听课、学生交流、教师座谈等活动,对从前一直心向往之的西方教学模式有了切身的感受。游学期间,又关注到网上一个很火的帖子——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么?——中国式课堂》,第一集的开播引起了轰动,纪录片抛出的悬念是:中国教育与英国教育哪个更好?澳洲是英联邦国家,澳洲的教学模式与英国教学模式可谓如出一辙,三方比较印证之下,我对中西方教育模式的不同有了一些自己的认知,以下略作总结。

一、教育模式的明显差别

1.教学为主与活动为主

中式教学的课堂,总是在“教”与“学”中进行,即使现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去完成老师既定的教学目标,本质上仍然是“教”与“学”。中式课堂教学也会设计一些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有着极强的目标性—— 一定是为了完成某个教学任务,达到某个教学目标,否则,将被视作失败的教学设计。而我在澳洲听课,却发现他们课堂上设计的很多活动与本节课的教学似乎没有必然联系。

比如,有一节课叫做“基督徒的生活”,因为GROVES是一所教会学校,所以宗教课占有一定的比例,内容有点类似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目的是教学生如何祈祷,“面对上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上课之初,老师拿出一盒曲别针,发给每个同学,让大家互相对话,要求是:无论你提什么问题,对方不能用简单的“是(YES)”“否(NO)”来回答,必须用一个长句子来回答,如果对方简单回答“是”或“否”,她手里的曲别针就归你了。这个游戏进行了十几分钟,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我想了半天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对待别人的问题不能简单处理,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吗?可是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发现每节课开始都有一个小游戏,但是并非都像我想的那样一定有什么目的,我和同来的其他老师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些设计是“破冰游戏”,目的仅仅是让课堂活跃起来。但这种动辄耗费十几分钟的游戏与教学缺乏直接关联,若在中国课堂,会被认为是低效或是无效的课堂环节。

澳洲课堂不仅仅在开始有游戏,可以说整节课都是在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活动占据了课堂的主体构成。比如,在GROVES的第一天,副校长Micheal亲自上阵,带领10年级(相当于我们的高一年级)的一个班与我们学校的18个同学互动,他说他上课的主题是Leader(领导力),整个大半天时间,孩子都在做各种活动,无疑,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下互相了解,很快熟悉起来,但若是从中式教学的逻辑来看,我却不知道这些活动跟我理解的“领导力”有什么直接关系。

2.注重结果与注重过程

在中式教学模式下,一节课是否为好课,很大程度上要看这节课的结果——是不是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否得到落实。为了验证这节课的效果,我们常常在课堂结束设计“小结”:要么让学生回顾总结一节课的知识能力要点,要么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加深课堂重点,或者干脆设计一个小测验,以验证自己的课题实效。在澳洲观摩课堂,我发现他们的教学不大看重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更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他们的逻辑似乎是:你做了就好,做到什么程度并不重要。

3.注重效率与注重感受

如果说前两个特点是中西教学模式区别的表象,我认为中式教学“注重效率”和西式教学“注重感受”则是这些表象的内在本质。在中式教学模式中,“高效课堂”是我们的口号,因为只有“高效”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所以我们重视教学,因为教学是最节省时间最快速见成效的方式。在《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么?——中国式课堂》这部纪录片中,中国数学老师用15分钟讲完了三角函数:老师不停地演示公式,学生不停记笔记、记忆各种知识。所有的知识都会以课堂笔记的形式教给学生,这是最快的能传授知识的方法,然而这种体系下,学生需要百分百集中注意力,这群英国的“熊孩子”基本都做不到。在英国,这个内容需要用一周零一天的时间去完成。“BBC说,英国的数学课堂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进度分班上课。在理化课上,老师则不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让他们自我研究、发现。‘他们经常弄错,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科学就是一个在不断出错中找到正确的方法。中英教育理念的差异在课堂上展露无遗。”(选自网帖《BBC的纪录片今天很火很火:中国式课堂让英国报纸也炸开了锅》文汇教育)

同样,用中式教育模式视角去看,澳洲的课堂绝不是“高效”的。比如,在Micheal的“领导力”课堂上,他设计了一个半个小时左右的活动,让中国孩子与澳洲孩子结成小组,去校园里调查一系列的问题,如:哪个老师的名字是以G开头的?学校学生储物柜上有多少把锁?(5×5-16- )这个班隔壁是哪个班?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匪夷所思,比如最后一个问题,难道仅仅是练习高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遗憾的是,中国学生和澳洲学生就结论产生了争议,中国学生诧异地发现,似乎对方10年级的学生不知道 是什么,所以他们算出来的结果是10,而我们孩子坚持是8(或许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并不能证明澳洲孩子数学差)。看着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地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我认真思考Micheal的意图:或许他是想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孩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他认为这是领导力的一个核心组成要素?所以,问题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和重要。但对我们习惯的中式教学思维来说,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将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很难立竿见影,很快看出效果。

由此可见,我认为造成中西方教学模式巨大差异的核心要素,就是如何看待“效率”。中式教学模式过于追求“效率”,而且是立竿见影的效率。我们的逻辑是:前人已经验证的知识何必让学生再重复一遍体验的过程?直接告诉他们结论,记住,这样效率更高。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哪有时间让学生一一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他们的任务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发展、去创新,所以了解掌握得越多,巨人的肩膀就越高,学生也就有可能成为更高的巨人,所以我们的教育在追求速成,是一种“快教育”。而西式教学的思维似乎是:巨人再高都是别人,学生可以慢慢成长,慢慢享受学习的乐趣,慢慢体验发现的快乐,做好自己最重要的,能成为巨人固然好,成不了巨人也没关系。无疑,相对中式教学模式而言,这是一种“慢教育”。

二、哪种模式会胜出

当面对中西方教育模式差异的时候,人们会习惯发问:哪种模式更科学?哪种模式会胜出?我个人认为,这种比较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欠理智的。我认为,中西方教学模式的差异存在是必然的,无所谓“谁更科学”,只有“谁更适合自己”。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教育模式的选择绝不是某一两个教育家或是政治家可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国情。

在澳大利亚,我见到了我二十年前的学生,他已经定居布里斯班十二年了。我问了他一个疑惑了很久的问题:“都说澳洲福利好,为什么每次接送我们的大巴车司机都是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老奶奶?在中国,这个年龄的老人早应该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了。”学生解释说:“澳洲的劳动力远远不够,年轻人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而且,澳洲没有退休金,经济不富裕的人只有不停地工作才能满足生活需求。”他还说:“老师,华人想移民澳洲,首先要通过一项考验,那就是身份的转换,澳洲不缺精英,他们缺少的是基本劳动力。所以,像我一样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国内的大学教授,想在澳洲留下来,大多靠的是学习理发,学习厨师,学习开车,做这些在国内被大家不看好的职业。”参与这次游学交流的一个中国孩子告诉我,接待她的越南家庭是个“土豪”,家里有私家篮球场,私家花园,房子特别大。越南妈妈带着她去逛街,看中一个3570多澳元的皮包(相当于人民币一万六左右),立刻打开包拿出一捆捆的现金,丝毫看不出犹豫。而这个越南家庭,父亲是在商场里的肉店老板,母亲是面部美容师。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当一个社会更需要普通劳动者,当一个人做最基本的工作就可以生活得很体面的时候,他对幸福的定义一定与中国人不同。人的本性都是好逸恶劳的,当一个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很容易就可以满足的时候,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中式教育思维去教育他,必然是自讨苦吃的,所以,在BBC的纪录片中,中国式教育在英国课堂上面临尴尬也在情理之中。可见,国情决定了西式教学有能力进行“慢教育”,有能力更多地保护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西式“慢教育”模式下,成为世界的顶尖人才,不是因为社会压力和生存压力,而是因为兴趣。

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整个澳大利亚2400万人口,而北京就有近3000万人口。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廉价劳动力,人们想要体面地生存,必须在竞争中胜出,成为精英,成为“人上人”,而什么教育方式最有效,最利于快捷胜出,人们就会选择这种方式。所以,我们的“快教育”模式,决定于我们的评价机制,决定于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我们没有时间慢下来,我们必须紧追慢赶,这种基本国情没改变,而一味想模仿西方教育模式,我认为是行不通的。反之亦然,英国博航特中学校长无疑有着极强的危机感,感觉到了英国孩子与中国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所以,他从中国请来五位教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实验,在我看来,这个实验必然以失败告终,因为,国情不同,照搬一种模式一定行不通,当然,互相借鉴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北京也马上要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了,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借鉴西方教学模式,做“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如同纪录片里的博航特中学一样,不同学科给学生分层,每个学科分成A、B、C等不同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学科能力,选择相应的水平级别。比如,你的数学能力差,那就在C班上课好了,不必勉强自己。作为一线教师,我一方面期待这样的改革,期待可以让学生活得更轻松的教学模式,只有学生轻松了,老师才会轻松;而另一方面,我心里又有一种隐忧——在中国目前的竞争压力下,分到C班的学生真的会开心吗?家长会认同自己的孩子在C班吗?他们难道不会把孩子送去更多的补课班,争取进B班、A班吗?何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有特长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孩子来说,当社会没给他们提供更多可以体面生活的机会的时候,通过高考改变人生,似乎还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作者简介:董雪娇,女,1970年出生,现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第二批名师培训工程学员。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教育,高中语文教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