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羊

2015-12-07刘源

中国畜牧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刘源子期中山

文│刘源

说羊

文│刘源

羊为六畜之一,它食草,产肉、皮、奶、毛,且性格温顺,易于饲养,因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羊不仅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也成为我们汉语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是象形字,“象头角足尾之形”,即上面是两个羊角,三横中上下两横是其四只脚,中间一短横与竖代表动物的身躯。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发现了近百种羊的写法,有关羊的记载也有十多种,说明羊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现在我们使用的以“羊”为部首的汉字已超过200个,充分说明羊的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羊形象美好,“美”字就是从羊的形象得来的,汉代许慎释字义:“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羞”字在《说文解字》中诠释为:“羞,进献也。”由把羊作为进献、进贡的物品,而演绎成“羞”字。“善”字原意表示羊的叫声,羊是温驯善良的,且其善良的性情是以叫声为标志的,便有了“善”字。“群”字则取“羊性好群”之意;羊有跪乳之礼义,故繁体的“义”字,也从“羊”开始。而“羔”“羹”等则直接由“羊”字派生出来的。

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历史上羊之鲜美甚至能影响战争胜负和国家兴亡。据《左传》记载:郑国公受命于楚,前往攻打宋国。宋国大将华元带兵迎战。开战前为鼓舞士气,华元杀羊慰劳将士。结果忘记分给他的马车夫羊斟了。开战时羊斟十分恼怒,独自一人驾着华元乘坐的战车冲入敌阵,瞬间宋军就没有了主帅,结果惨遭大败。就这样,一碗羊肉就决定了一场战事的胜负。后人还将此事镌在汤匙上,正所谓“羊羹不遍,驷马长驱”。《战国策》记载,中山君宴请时没有分羊羹给司马子期,司马子期盛怒之下跑到楚国,游说楚王进攻中山。中山君被逼逃亡,长叹“吾以一杯羊羹亡国”。

羊在古人心中的形象是正直、美好的,代表着和平、善良、美好、知仁、知义、知礼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执贽》中认为羊“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文天祥在他的《咏羊》诗中,把羊比喻成一个学识渊博、温文儒雅的“长髯主簿”:“长髯主簿有佳名,羵首柔毛似雪明。牵引驾车如卫阶,叱教起石羡初平。出都不失君臣义,跪乳能知报母情。千载匈奴多收养,坚持苦节汉苏卿。”羊甚至被神话为正义象征。王充在《论衡·是应》中提到,尧之臣皋陶治狱,饲有独角羊,该羊对嫌犯“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极为灵验。此独角羊名“獬豸”,作为秉公执法的象征,至战国时,秦楚等国的执法官员皆着带有“獬豸”图案的冠服,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清代的监察司法官员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羊自古都是吉祥的象征。“羊”与“祥”是相通的,董仲舒有:“羊,祥也,故吉礼用之。”商周时期羊以吉祥物形象而被人们所崇尚,以羊为装饰题材的青铜礼器也比较多,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就是其中之一。四羊方尊高达58.3厘米,重近34.5千克,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它也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代表着商代晚期青铜器的最高水平。中国画中以“羊”为题材的作品,也有很多都取“羊”之吉祥寓意绘图:“三阳开泰”常常用来称颂岁首,寓意吉祥,因“羊”与“阳”同音,久之便讹为“三羊开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常表现为“三只大角羊聚立于一处”的特定造型,如明宣宗朱瞻基和清乾隆皇帝都画过《三阳开泰图》。

猜你喜欢

刘源子期中山
重逢
过关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生命摆渡人
转身①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香 樟
请移开那些小树
历史上的“中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