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谓般若

2019-10-21吴立南

牡丹 2019年25期
关键词:刘源华侨小说

吴立南,著有短篇小说集《黑颜色》《一个人在城里》,散文集《蚂蚁的生活》《青田石碉》等。在《长江文艺》《当代小说》《牡丹》《短篇小说》等期刊发表小说四十多篇。

接到应雪的电话时,刘源正在为一个报表生气,更确切地说是为把那个要他做报表的人生气。刘源是个主任科员,有了实职就是处长,问题是刘源在机关里混了这么多年,却连个副职都没有得到。刘源本以为新领导把他换岗到这个处室是有目的,走之前,领导问过他,不是那种严肃的谈话,也就是他跟分管领导一起去汇报工作时,新领导问了那么一句话。凭刘源这么多年的机关经验,以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刘源毫不介意地向领导提了要求,并且列举了自己的成绩。他想就是轮也该轮到他了,趁年轻,弄个一官半职,对自己对乡人也算有个交待。等到刘源去新的处室上班时,对面却坐着另外一个人。那人似乎就是为这个报表出现的,反正刘源是因为这个报表才认识了他。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刘源意料不到的。刘源曾经问应雪在她的眼里什么样的职务才算个官儿。她说,你现在就是啊。刘源说他什么都不是。她说人家都叫你主任,主任就是个官呗。刘源说,他这个主任只是个空名,其实他什么都不是。过了一会儿,刘源说,看来此处绝路矣。听起来似乎是一声哀鸿的鸣叫。应雪劝慰他说,顺其自然吧。刘源苦着脸说,看来我就是做报表的料啊。应雪发了一个偷笑的表情。她说能者多劳,呵呵。顿了顿说,公家事,能懒还是懒点吧,做多了吃力不讨好。

他想想也是。

刘源说不聊了,快要下班了。他想赶在下班前把其中的一个报表做好。其实这个报表是别人做的,并且早几年就已经完成。对面这个人的出现是要求刘源要修改,并且是无偿的,没有一分加班费。刘源心里不舒服,言语中就有些牢骚。听领导的口气,那人已经在上司面前说了刘源的坏话。当然那人会解释说,经办人已经走了,这是没办法的事,领导叫做的。还好,他已经答应刘源,真的来不及,会叫同事帮忙的。后来刘源发现自己这种想法十分幼稚。同事嘴上都说得客客气气,可是当刘源问他们,他们都说不接手,不是很清楚,像见了狗屎,掩鼻躲过,反而把相关的事情都推到刘源这里来。结果刘源是事情越做越多,心里越做越烦,就这两天,他连辞职的念头都有了。应雪说,你傻不傻啊,已经中了他们的埋伏了。

有一天,清早醒来,刘源突然想到这些人之所以能欺负他,是因为他太老实。后来往深里想,是其他人都有来头,他没有靠山。在机关里,仅会做事,不会做人,是不行的。仅有本事,没有靠山,更不行。应雪说,为这种人生气,不值的,想开些。处在那种情况下,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但经应雪这么一说,刘源就很快把气消了。虽然说应雪是个粗心大意的女人,但她会顺着刘源说,她懂刘源。萍水相逢的两个人,却成了红颜知己。怎么认识她,刘源早已忘记了。有一次,刘源在她的出租屋里做过那事以后,她回忆了以前的一些事情。她说,每天里最重要的事就是想着给刘源发短信。记得那阶段他们的短信费要比通话费还要多,后来惊动了移动公司,为刘源另外配了个套餐。不过,她也没有说到点上。她就是这样一个人,说话做事都有点随性。反而是刘源在她的启发下,想到了一些。他们不是因为发短信才好上的,刘源是先认识了她老公后才认识她的。她老公是个非常好玩的商人,经常弄些古董,家里摆个茶座,来往都是些闲人。刘源有一阶段心里很是不顺畅,熟人带熟人,就带他去了她家。她是个非常大方的女人,凡是老板娘大多这样。但是,只要她单独跟刘源在一起,发现她说话就有些不自然,说着说着脸就红了。就那么有一天,刘源没有喝酒,也没有吃错药,她老公出差了,女儿也不在家,刘源情不自禁的动了她一下。她并没有拒绝,她的脸绯红,散发着春光。他们草草地把一件两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做了。之后也没有感觉什么特别,也没有想到还会有下次的境遇。

自从那次以后,刘源的心里却多了一个人儿。一有空,刘源就想到手机,要给她发短信,发现自己开始想念她了。短信只三个字,但不是“我爱你”,而是“在哪里”。他们说不上爱对方,但都很想知道对方,很想得到对方,每次做后都有一种新的期待。

一般情况应雪是不会打电话给刘源的。她的电话都是她老公叫她打的,或是她叫她老公打,都是她家的公事。在电话里,她不叫刘源的名字,而称呼他的职务。她说:“刘主任,你好嗳!”刘源问什么事。她呵呵笑道:“有人想你了呗。”然后问她小孩读书的事。刘源说,不是很了解,要问问教育局的朋友。过了一会儿,刘源就把电话拨回来,还是她的手机接的。他知道她乐意他这样。他就在的电话里给她嗯啊说了一大通。他说,在城里读书是要户口的,如果是外地的,要有房子;如果没有房子,要有临时户口,还要两年社保……她说听不懂,把手机赶紧给了老公。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她最后接过手机说,如果很难就算了。刘源听懂她的意思。孩子读书的事,刘源托人给办了。她非常感激刘源,说叫她老公请他喝酒。

应雪在电话里说,她到温州了。刘源问她在哪干嘛。她说参加一个什么展销会。在刘源心里,在温州与在甬州都是在外地,他都没有机会见到她。可是她说想回来。刘源说不可能,現在都快五点了,我们都快下班了。她说如果去接她,就回来。刘源抬头看了一下窗外,天空乌云密布,风一阵紧似一阵,把窗帘吹进来,吹得老高。门咣当一声关上了。刘源趁着开门的机会,跑到门外,问她是不是真的。刘源有些不相信她的话,其实他也在犹豫。刘源说天要下雨了呢!她说,没有啊,晴空万里啊。那是温州的天吧。她坚持着,说,你来接我吧。

刘源把车开出地下室时,天已下起了豆大的雨点,打在车盖上,打在水泥路面上,粉尘四溅。刘源在城里慢慢腾腾开了一段路,然后把车停在道边,打了个电话给应雪。她问刘源到哪里了。刘源说风很大。一阵大风刮过来,又一阵大风刮过来,却把乌云给吹散了。飘过一阵雨滴,天放晴了。刘源终于下定了决心。

上次开车接她时也是个下雨天,那是秋天,白露过后,秋雨时断时续地下着。她回来参加家长会。她说女儿要她一定要回来。

他们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聚过了,平时都是用微信聊着。微信这东西是聊天最好的工具。它除了免费外,还可以拍照发图,还可以视频。不用像以前发短信那样节省字眼,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都可以聊上一阵。特别是单位里开例会,也没有紧要事,刘源就在后面捡个位置。等台上的领导讲上了,他也就把手机流量打开。先向对方招呼一下,应雪就呵呵地笑。她问,你在哪里?刘源说在开会。于是就聊开了。他们每一次的幽会都是从聊天开始的。应雪问刘源怎么样。刘源说没有什么希望。她说没有希望也就是希望。刘源给她树大姆指。她问刘源送过礼没有。刘源说送了。她问送什么。刘源说也就烟酒呗。她说你也老土,听说现在的人胃口很大的。她说等她赚了钱给刘源买个大官当当。刘源献媚地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叫刘源帮助解一个谜语,谜面是:树有心眼,西下美女,手扶下巴,人在尔旁,心死相依,言及自己,十件家具,白色勺子,子女双全,又住一起。一句打一个字,答案是一句话。第一个字有点难度,费了刘源好多心思。在另一个领导接下去讲话后,刘源告诉应雪猜出来了。她问谜底是什么。刘源说等你回来再告诉你。

刘源猜出谜底那天傍晚,应雪直接坐快客从甬州回来了。刘源去东站把她接到了她的家里。她在莲城已经有房子,去甬州前买的,在綠城花苑,八楼的一个大套,装修时刘源帮助设计过,那床头灯就是刘源选的,有两个亮度,微光时的色调朦胧而且有些暧昧。刘源说这叫有情调。她会心地笑了一笑。房子一直空着,女儿平时住在爷爷家里。

当一切恢复平静以后,应雪想起了一件事,说还欠刘源一顿饭。她要在莲城最好的酒店里请他,还有他的妻子。刘源说不必要吧。她说应该的,是她欠了别人的情。明天上午开家长会,明天晚上吧,孩子们都回来了,一起吃顿饭。

刘源跟妻子提前十分钟到达。来吃饭的都是她的朋友,大人带小孩,总共也就四家人,有一对夫妻是从西班牙刚回来的,那个中年男人刘源认识,是他初中同学,只不过毕业后就没见过面,原来是出国了,当了华侨,应该混得还不错。都是老熟人,大家都还随意,但是,由于刘源与应雪多了层关系,说话不是很方便,倒有了三分做作。后来发现那位华侨同学也是这个样子,刘源就觉得有些稀奇了。应雪待刘源的妻子显得十分客气,老在刘源面前夸奖她。刘源妻子却找些事说刘源的好。刘源知道妻子是想在大家面前维护他的脸面,其实他觉得这些大可不必。

在莲城逗留了两天,等把女儿送到学校上学后,应雪就回甬州了。刘源叫她再陪他几天。她没有答应,反而提出要终止关系的想法。话题是刘源先提起的,但是他绝对没有这层意思。他说,这次回来,你忘了一件事。她好像没有了记忆。刘源说就那个谜底,不想知道吗?她笑了一下,说算了,作个念想也好。刘源问,这个谜面是谁发给你的?她说是一个朋友发的。刘源说是男朋友吧。她没有答理。停了一下,她说,我本来是不想说的,既然说到这里,我想我们还是分手好了吧。刘源问她为什么。她说,不为什么,就为你。刘源不相信。问她是不是另有男友了,想想也只有这个理由。她说不是。刘源有些悲哀。她说我是为你好,真的!刘源说不可能,全是谎言。她说,我本来还不想提这件事,昨天见到你妻子后更坚定了我的决心。

雨下了一天都没有停息过。刘源躲在家里,不出门,不看书,甚至连电视都看不进去。吃过中饭,刘源知道她会走了。刘源还是忍不住发微信给她。刘源说送你一下吧。应雪说中午一点四十分钟的车。刘源说送你到婺州坐动车。

雨还在下个不停。高速公路上的车辆稀少落寞,车内只有CD在播放着《爱到才知痛》,黄乙玲的闽南语唱腔婉转、伤感、情长。应雪没有说话。刘源的心里还在纠结着那个问题,想说点什么,但无从说起。

就这么一天时间,一切都变得那样的陌生。

刘源以为他们两人的所有事情都会到此为止了。刘源带着伤痛,甚至于羞辱,把应雪的手机号、微信号、QQ号,凡是能跟她联系上的工具统统删除销毁,连她这个人那些事也统统从刘源脑子里给抹杀干净。

可是,第二天刘源就发现,除了应雪,手机里存着的几百个微信号里似乎是虚设的,没有一个是刘源主动想聊天的对象。其实刘源平时与应雪也聊的不是很多,但是,没有了应雪,刘源的生活一下子失重了,一切变得空虚无聊起来,毫无意义起来。

刘源断绝了一切社交关系,更不想与人聊天。刘源意想不到自己会这么快就被这个社会淘汰出局了。他成了一个多余人。除了回家陪妻子看电视外,似乎再也想不出有什么值得表现的地方了。刘源想到了写作,这是他中学时的爱好。他曾经以发在《中学生天地》的一首小诗登上了学校文学社社长的宝座;也因为在地方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散文被领导特意安排到办公室帮助写稿子,并且很快被提拔为副主任科员。办公室没有设立副主任职务,他只好把副主任科员做到主任科员,并且在每任领导面前把主任科员当下去。按理说,在领导身边的人进步得也快,可是他刘源每次干部选拔时都掉链子。他自己想不通,别人也觉得奇怪。几次三番的多了,大家从他身上总结出个结论,在机关里太书生气不行。

刘源认识本市的一位姓胡的作家,他叫刘源跟他学写小说。他说治心病最好的处方是读书和写作,读书可以明理,写作可以抒怀。理明心净,自然会病愈。

有一次他邀请刘源参加他们作协举办的一次采风活动。刘源去了,除了他,刘源没认识人,有些孤单。他说没事,慢慢来,一回生二回熟,大家都是这样认识的。作协采风是有创作任务的,在天堂乡吃住两天一夜,都是乡政府安排的,参观了那里的新农村建设,回来都要写点散文类文字。刘源把一篇散文和一篇小说交上去了。后来散文没看见,小说倒是在文联的文学内刊上发表了。这是刘源的处女作,小说中有应雪的影子。胡作家说,挺好,看得出来你是有故事也是有思想的人。

刘源又想到了应雪。以前他们一点点事都要在微信里相互分享。应雪曾经说过,在刘源面前毫无保留。刘源说,也好像没听说过什么啊。她说,在心底觉得凡是不能跟别人说的话都跟你说了。这是刘源妻子跟刘源说过的同一句话。刘源想这是一个女人爱的全部。刘源找回应雪的微信号,把小说拍成了相片给她发了过去。不几秒钟,应雪就发了个大姆指。刘源非常开心。刘源说谢谢鼓励。她笑笑说,谢谢你还记得我,祝你创作丰收!

她说,上次的谜底猜出来了。刘源说,是什么呀?她打过来一行字:想把你忘记真的好难。他们又在微信里紧紧地拥抱到一起。

快到温州的时候,天空突然下了一阵雷阵雨,夜幕之中华灯初起,车子穿过迷蒙的雨帘行驶在陌生的街道上。莲城到温州其实也就兩个小时的车程,但是,刘源很少去温州,刘源没机会,也不习惯来这个他感觉纷扰的城市。所以,在刘源心里,温州和甬州是一样远的。可是今天,由于应雪的到来,刘源突然感觉到与温州的距离一下了拉近了。他想不到会一个半小时多一点点就见到了应雪。

应雪坐上刘源的副座以后,刘源没有想开车。刘源是想去她住的宾馆接她。她懂得刘源的意思,但她说中午就退房了。刘源有些不情愿。风小了,雨还在下着。她叫刘源小心点开车。

上了高速以后,夜色完全隔离了外界的纷扰,留下他们两个一直向前奔驰着。雨线在灯光中斜扫过来,密密地织成了一张冲不破的网,闪闪发光,在下坡的地段,构成了一种幻觉。应雪抓住了刘源的手,叫刘源开慢点。她已经感觉到刘源的车速在颤动。

天上打了一个响雷,雨又大了起来。刘源把车速慢了下来,反正夜车不多,他们慢慢地开。看到了前面一个出口,刘源打过方向盘就下去走国道了,把车停在一棵大树底下。应雪说会不会遭雷击。刘源开玩笑说,那就殉情吧。她说,别乱说,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刘源说,也是。她靠了过来。刘源觉得前座不是很方便,要求坐到后排去。她不愿。刘源却自顾开了门过去。她随后也钻了过来。她把头枕在刘源的胸前,说,我真想这样躺着睡一觉。刘源说行啊,睡吧。刘源亲了亲她额头。刘源有那个意思。她说还是回家吧,女儿在等她。刘源把手伸进了她的衣衫。她穿着一件牛仔短裙。她喜欢穿裙子。她身体微胖,说穿裙子可以遮肉。今天刘源也让着她喜欢,选择了两人都觉得较主动的姿势,最后他们如愿以偿,完成了一次美妙的野合。

他们到莲城下高速时,应雪的手机响了。刘源问是不是女儿催来了。她说回来还没有跟女儿说过,是一个熟人打来的电话。刘源问,这么快就有人知道你到莲城了?她说,没有。她跟手机里说,她在温州。刘源问是什么人。她说是刘源的同学。刘源问,他西班牙回来了?她说,是上个星期回来的,打过电话。刘源不再言语。把她送到她婆婆家,刘源就回家了。

刘源刚到家,手机就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问了一阵后,才知道是他那个西班牙华侨同学。他问刘源在哪里,有没有空,明天晚上在开元华侨饭店吃个饭。就是应雪几年前请刘源们吃过的那个酒店,或许还是原来那个包厢,刘源倒真想去验证一下。

熟门熟路,刘源走进了曾经去过的666包厢。华侨同学已经等在那里。他热情地接待了刘源。在说话中,同学们也陆陆续续来了。服务员问可以上菜了没有。华侨同学说行。刘源说还有一个人吧,再等等?华侨同学说,都到齐了。刘源惊奇地问,都到齐了?!

大家拍了好多照片,好多同学到底有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了。大家都喝得很开心。那个华侨同学喝得面红耳赤,醉得一塌糊涂。他提了一杯红酒歪着脑袋来到刘源跟前,打着结巴说,刘、刘同学,不,刘、刘领导,我们班就算、算你有出息了,难得见面,我诚心诚意敬你一杯,你是个好人,看你的脸相,应该还有升官的机会。刘源矜持地说,不是不是,是是是,喝多了喝多了。那华侨同学忽然提起酒杯说,今日有酒今日醉,当官与我无缘,我今天背篇《酒色赋》给你听听,你是文人,听说这篇也是一个大作家写的。刘源说,好,同学听牢啊。华侨同学于是高声朗诵起来,像是他们读初中时在学校开的朗诵会: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如果婚姻只为了生育,日子还有什么过头?如果男女都很安分,作家还有什么写头?如果文学不写酒色,作品还有什么看头?如果男人不迷酒色,哪个愿意去吃苦头?如果酒色都不心动,生命岂不走到了尽头?

席上哗然一片。同学们问华侨同学爱酒还是爱色。他笑嘻嘻地说,酒爱色也爱哈哈哈。不过,他转向刘源说,刘同学是不爱酒偏爱色,嘻嘻嘻。他逼问刘源说,喝还是不喝?刘源说,真的醉了。他说,同学们,如果刘同学晚上能说出情人的名字,我们就准他不喝,你们看怎么样啊?席间又哗然一片。刘源已经被逼上绝路,说,喝喝喝,你们起什么哄啊!此时,同学们完全沉浸在迷糊狂欢之中,酒席也算达到了高潮。

刘源去了下洗手间,然后到走廊上,把他的照片发给应雪。应雪问,你们在吃饭?刘源说,你也过来啊。刘源发微信时手指有点抖,可能是酒喝多了的缘故。刘源问,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们晚上聚会?她说,没有啊。刘源说,你别装了,你们是约好的吧?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笑呵呵地说,你喝醉了吧!

还笑,装什么装,刘源恨死她了。刘源说,或许这也是一种结局吧。应雪问刘源刚才说什么。刘源说,你那位西班牙朋友逼着我喝酒,你打电话跟他说一声呗。应雪说,谁能逼得你喝啊,是你自己贪杯吧!要不要紧,叫他们把你送回去吧。刘源说,要你来接我。应雪说:真的醉了。

渐渐地,刘源跟应雪少了联系。原因不仅仅是那个华侨同学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把感情也看淡了。

刘源已想好换一个工作,一个闲职,领导不管他。当他把一切都放下以后,真正才感受到心灵的轻松,像一只自由飞跃的鸟雀,过上了自己的生活节奏。

刘源白天上班,晚上写作。他叫胡作家帮助建了个博客,把地址告诉了应雪,希望应雪能分享他的安闲与自在。刘源每天都要问一问应雪,说一说小说。他问怎么样啊?她说,好。刘源问,真的吗?她说,当然真的。刘源又问,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点像谁?她说,像我,呵呵。刘源问,哪里像?她说,很多地方像,呵呵。说实话,刘源就是想写应雪的,这是刘源一生中难忘的一个人,难忘的一件事。刘源开玩笑说,床上戏写的太少了吧。她呵呵笑道,你傻的啊。刘源说,很想把那种感觉写出来。她不说话,发过呵呵两个字,打了一串笑脸。刘源问,你知道接下来我要写什么吗?她说,不知道。刘源有点得意,一个小说如果让读者马上猜到后面的事,就不好了。应雪是当事人,她都不知道小说后面的故事,说明刘源的构思还是比较成功的。刘源试探地问,你看后面怎么写好?为了表示讨好,刘源打上了一个笑脸。她说,不知道,你写,我看。应雪就是这样一个随性的人。

这个小说的结果很难设置。它难在两人关系上的处理。刘源想了好几天也没有个好的写法。

有一天,应雪又向刘源要小说看。刘源说真的写不下去了,想早点把它结束掉。那天,她老公不在,他们就慢慢地聊起小说的结局。刘源说,小说中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结局好呢?你帮助想想。她说,我没有脑子,还是顺其自然吧。然后发了一串笑脸。刘源又把她拉到小说中来,问她,你喜欢看到应雪得到什么结局?她说,希望有圆满的结局。刘源说,具体点说呢?怎么样才算是圆满呢?她说,你写的小说,你知道的。刘源说,对于我们两个人的事我知道,但是小说中的人物还真不知道呢。她说,不就是写我们吗?保持这种状态蛮好的。她的思维老是回到生活原本去。刘源急了。提示她说,小说应该是有变化的。她笑了一下。刘源说,作为小说写成后是要发表的。她说,是的,你想象吧,我没有文学细胞。刘源看她真的说不出什么,于是把故事概括为三种结局:一个是两人都离婚了,真的成为了夫妻;二是应雪离婚了,从不结婚,成为了刘源的终身情人;三是两人分手了,回到了从前。当然还有一个结局,就是保持现状。她笑了。刘源问她哪个好,是不是有更好的结局。她还是没说,打上了呵呵两字。刘源问她作为小说的结局,喜欢哪种。等了十来分钟,没有回应,刘源打了个问号过去。又没有回应。是不是忙去了。刘源催问道,在哪里?她终于回话了,说有顾客在。刘源生气地说,我们还没聊完呢。她发过一串笑脸。刘源又说,干嘛走的这样急。她伸了一下舌头。刘源还想追问下去,忽然窜出来一个电话,电话里告诉他这次真的要当处长了。

刘源呆了一会儿,问道,这跟小说的结局有关吗?

责任编辑   婧   婷

猜你喜欢

刘源华侨小说
我的华侨老师
过关
生命摆渡人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请移开那些小树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