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与记者
2015-12-07文/李颖
文/李 颖
医者与记者
文/李 颖
医者,妙手回春,救死扶伤。在历史以及当代视角中,“医生”对于公众的意义都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职业范围,而与生命高度等同。人们依赖、仰仗医生的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有人说,人类的历史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而正是医生的付出与努力,才佑得千家万户安康。“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誓言仍铮铮在耳。
而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美国报人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多少年来,记者以笔为枪,揭黑扬善,守护正义。
两大职业集团多少年来,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社会发展。但近年来,彼此之间却屡屡发生碰撞,误解不断。
2015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一组让人遗憾的数据形象地描绘了两大群体之间的关系。针对“医疗场所暴力的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53.75%的医师在选项中选择了媒体的负面报道,而在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至84.31%。中国医师协会为此呼吁,媒体从业人员用手中的笔加强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让社会更加美好。“八毛门”“缝肛门”这些耳熟能详的负面案例已经成为医媒关系的历史负债。医媒关系为何演变至此,又将如何改善?为了清醒地辨识两大职业集团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先从一个案例说起。
舆情反转剧:湘潭产妇死亡事件
2014年8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机构保健院一名张姓产妇做剖腹产手术因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当日21点30分死亡。
11日,当地湘潭市公共都市频道电视台频频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同时也披露了产妇死后院方和患者家属在县政府的调解下协商的情况,并称“院方始终没有表态赔偿,没有道歉,只是反复诉说已经尽力”。
华声在线12日以 “湘潭产妇死在手术台医生护士不知去向 医院称已尽全力”为题报道了此事,引发各大新闻网站广泛转载,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
在该篇报道中,一段文字引起了广泛关注。“(死者)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也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房间里只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士在吃着槟榔,抽着烟。”这段文字充满了情绪化描述,画面感极强。与此相对,来自当地卫生机构以及院方却沿用了以往官方回应策略,称已交由卫生主管部门处理,正在等待调查结果。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
该事件前期,触碰了一向敏感的医患关系,同情患者的舆论基调占据上风。而与以往类似舆情事件不同的是,该事件在医疗机构积极引导和医疗领域网络意见领袖的参与下,舆情逐渐反转。
13日前后,“羊水栓塞”这样一个医学名词进入公众视野,并在广大医师的参与下,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涉事医院为抢救患者所做的努力以及死者家属在医院内的过激行为等等细节,也开始逐渐曝光。资深媒体人@王志安、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烧伤超人阿宝等网络意见领袖也积极发声。多方声音聚集,事件讨论逐渐回归理性,从舆情事件初期的一边倒开始反转。
9月11日,经湘潭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法依程序鉴定,湘潭县妇幼保健机构保健院“8·10”产妇死亡事件调查结论为产妇的死亡原因符合肺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同时调查组也指出,事件中医方与患者家属信息沟通不够充分有效,引起患者家属不满和质疑。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见下图),对医院和医生进行谴责的网友为17%,但对媒体报道专业性有所质疑的却占到了23%,认为家属行为不理性的有10%;另有20%网友要求追问事件真相,14%网友认为应明确各方责任,11%网友则在反思当下医患关系。
在事后舆情总结中,舆论已经从一边倒对失踪医生护士的批判,转而质疑最初的媒体报道,并且较多理性声音发出,要求追查事件真相和各方责任。
本次舆情事件,发端于媒体快速、带有情绪化的报道,迅速发酵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事件。但随后,医疗意见领袖以及权威媒体积极加入讨论,一方面将原本隐藏在公众视野之外的“医闹”细节进行了披露,与原本一边倒的舆论场相抗衡,另一方面,对“羊水栓塞”等医学名词进行科普,以专业立足,以理性引导,赢得公众信任。
舆情反转前后两个阶段,恰恰暴露了目前医媒关系中各自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破解之法。
人民网舆情监测数据
医媒关系存在的问题与破解之法
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快速流动。往往事件刚一发生,有关信息就已经在网络世界中传播开来,网络关注迅速集聚。网络平台本身的“去权威化”给了普通网友发声机会,但在医学等专业领域中,科学、理性的权威声音也遭到湮没。同时,媒体自身激烈的竞争也迫使新闻工作者用于甄别、判断的时间大为缩短,新闻报道呈现碎片化,以滚动方式刊出,并且真伪难辨、鱼龙混杂,新闻媒体作为“把关人”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在本事件中,首先,媒体报道先天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对事件报道趋于片面。并且在网站广泛转载过程中,事件逐渐变形,耸人听闻、刺激眼球的字眼被强化,如“赤身裸体”“满口鲜血”等,与医生护士全体失踪等信息形成强烈对比,加速了舆论发酵和倾斜。
其次,记者医学素养有待提升。医学领域涉及大量医学专业知识,但现阶段公共健康报道记者往往缺乏医学背景支撑,对于临床实践流程等更是毫不清楚。而错误的医学专业知识无疑会影响公众对于事件的准确认知。
第三,当下舆论场复杂、多变,舆论易受情绪主导和左右。新闻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弱势群体代言人自居,在一些医患纠纷中,往往放大个体患者声音。这种好意,却在当下舆论场中容易受到个别利益团体的诱导而导致误报、错报和偏报。本次事件中,家属干扰医疗秩序等行为在首发及初期报道中就被过滤掉了。
全媒体时代,不仅要求新闻媒体要有更严格的道德操守与伦理规范,同时也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事件中,院方及当地卫生机构在事发之初还接受了当地媒体采访,将医护抢救细节予以披露,但在全国媒体关注之时,却选择了消极逃避,缺少有效信息披露。与家属开微博、接受媒体采访的积极态度相比较,涉事医疗机构遗憾地放弃了主动发声阵地,造成了舆论场信息不平衡的局面。而在有限信息披露其间,来自医疗机构的表态也是传统的、官方的,缺乏情感投入,缺少人文关怀。如8月12日华声在线记者采访当事人时,湘潭县妇幼保健院负责人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自己此时在汇报工作,政府已经介入,详细情况不便介绍。
舆情反转后期,媒体自清机制与医疗机构的集体发声可圈可点。部分媒体人站出来,披露更多信息,传播多元角度,舆论趋于理性。而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方面则可以用几个词汇来总结。
积极说,弥合信息真空。后期,涉事医院和医疗机构开始频繁接受媒体采访,弥补了之前的信息真空,舆论场中来自院方一方的细节和真相开始完整。
拿证据,事实胜于雄辩。湘潭官方披露了事发当天现场视频,家属追打医生、破坏医疗秩序等行为曝光。
齐科普,专家大V助阵。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医疗专家分别发声,对“羊水栓塞”一词进行了几乎是全国范围的科普,引导舆论从情绪回归理性,以科学为准则,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医疗领域网络意见领袖的加入,也改变了舆论场的力量结构。
组合拳,权威发布定论。第三方专家公布调查结论,同时指出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问题。近年来多起事件中,部分机构往往选择息事宁人,在是非曲直面前不愿过多坚持,客观上造成了“可乘之机”。
医者与记者要做有温度的沟通
对公共健康议题的关注,是人类对自身以及对家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的终极关注。医者与记者,两大职业集团,有着各自坚守的人文立场。医者仁心,记者正义;一个治疗躯体病痛,一个拔除社会痼疾。
公共健康报道中的信息,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同时也容易代入公众自身想象,容易产生情绪导向。冷冰冰的技术词汇,只能将记者与公众推得更远。医者面向公众的表达,应是柔软的、有温度的。而记者却应是理性的,在纷繁嘈杂的舆论场中,以医学科学为准绳,去审视、去关注,不能任由情绪和感性引导。
医者与记者之间,多年来已经累积了舆情负债,误解已经产生,伤害已经造成。然而,任何一方沉溺于负面情绪,都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彼此指责、厌恶甚至仇恨,都只能让我们的关系日趋恶化。记者丧失公信力,医者形象也会进一步受损。湘潭事件印证了一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有意愿、有能力去参与公众讨论,维护自身权益和形象,能够与那些恶意的、不良的舆论制造者抗衡。只是,如果更早一点,声音更大一点,效果就会更好。
医者为患者解除病痛,记者以笔为社会疗伤。医者与记者,有共同的敌人——疾病、恶意误导舆论的利益集团,理应携起手,以各自职业的操守和积极的态度,进行有温度的沟通。这又何尝不是医学人文精神对于社会、超出医学范畴的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