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问题及展望
2015-12-07翟少婧王大鹏周振鲁
翟少婧王大鹏周振鲁
(1.龙口市气象局,山东龙口 265700;2.惠民县气象局,山东惠民 251700)
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问题及展望
翟少婧1王大鹏1周振鲁2
(1.龙口市气象局,山东龙口 265700;2.惠民县气象局,山东惠民 251700)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是防止和治理海洋环境污染造福人类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对海洋灾害要素成因机制和相互作用研究、提高预报技术和水平以缓解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在新世纪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技术,并从世界范围内和我国两个方面总结了现阶段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发展建议。
海洋环境监测 气象 水文
海洋环境监测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监测技术获取海洋环境中污染物质浓度、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进而为决策部门制定和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
多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监测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了一个运转较灵活的监测系统,基本掌握了我国近海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减缓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资源,减轻海洋灾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
1 海洋环境监测的意义
我国的海洋经济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海洋环境正在恶化的事实提醒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上世纪70年代前只在少数海域发生过的藻类灾害,近年来发生频率逐年增加,面积加大,持续时间增长,损害非常严重;其他如海岸侵蚀、海平面升降等灾害也频频出现,如何加强将对海洋灾害要素成因机制和相互作用研究、提高预报技术和水平用于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以缓解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在新世纪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 现代海洋监测技术
随着海洋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监测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海洋监测逐渐向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逐步在局域内以及局域间形成互联互通, 监测数据资源得到了统一管理和有效共享。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监测技术有浮标工程技术,水下拖曳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自持式水下多任务观测平台,固定式水下无人自动观测站,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海洋环境航空遥感监测,水声高速数据通讯和水下GPS定位,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服务技术[2]。
3 现阶段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3.1世界范围内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海洋环境监测发展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也显著发展。然而现阶段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3]。
(1)缺乏综合协调管理。海域的监测部门并无环境保护管理职能,而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负责监测,从而导致各自从部门利益出发考虑经济效益大于环境效益;
(2)法规严重滞后于环境发展。现阶段大部分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定仍旧不利,使海洋环境监测失去意义;
(3)监测工作缺乏系统化。负有监测责任的部门仅为监测而监测,在特定水域内,用完善的监测计划和现代化的分析手段实施高密度监测,而忽略了大气沉降、河流和大陆径流输入等因素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4)忽视监测数据的深加工。海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该负责监测数据的加工,生产出对管理有用的信息,但缺乏资金投入,时至今日,海洋环境监测仍在生产大量未经处理的数据;
(5)监测与科研严重脱节。当今世界各国科研重点都过于宏观从而使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细节发展缓慢。
3.2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也同样存在以下不足[4]:
(1)对海洋观测、调查、监测工作缺乏统筹安排。目前对海洋观测、调查、监测的含义、概念、范畴是以测量海洋要素的属性和特征而定的。普遍认为海洋观测、断面调查是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海洋监测是对海洋环境污染要素的监测,使得这些工作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对这几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础建设,以及在海洋观测、调查、监测任务和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等一系列工作中,产生了许多阻碍这几项工作整体发展的一些问题,导致了重复投资、重复测量、测量数据的混乱等问题。
(2)海洋污染监测站偏少。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虽然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每年也能获取大量的资料,但是有相当多的资料是来自其他部门。国家海洋局的主要监测力量是在国家海洋监测中心和区域海洋监测中心,而这些监测中心则是着重项目上的监测和断面监测,断面监测的重点是在近海,而我国海域污染最严重的则是近岸水域,在近岸水域具有监测职能的固定海洋污染监测站少之又少,这就是国家海洋局的海洋污染监测系统形成上大下小的局面。虽然各监测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监测的站位、海域显然不适应海洋环境管理和沿海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3)海洋观测站点分布不合理。在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和6500多个岛屿上,海洋观测站大都建在大陆海岸上,分布也不均匀,而这些区段往往都是脆弱性海岸带。另外,大型河口区一般都没有设置海洋观测站,如黄河、长江、闽江等。海洋观测站的观测项目多数是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既承担海洋水文气象观测,又进行海洋污染要素监测的海洋站比较少。
4 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海洋监测工作的认识。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海洋监测资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这种海洋监测状况已不适应沿海经济迅猛发展的需求。若没有有效的海洋监测,就不可能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改善海洋环境,准确地预报海洋环境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海洋监测工作在海洋事业中的基础地位,提高对海洋监测工作的认识[5]。只有加强海洋监测工作的基础建设,扩大海洋监测的范围,获取更多、更有效的资料,才能充分认识海洋,掌握海洋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地管理海洋和开发利用海洋提供可靠的数据,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
(2)调整、理顺海洋监测的工作关系。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颁布,世界各国都把海洋作为“蓝色国土”来看待,把维护“蓝色国土”的政治权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力、科学研究的权力和安全利益,保护海洋环境,以及防灾减灾等作为国家的神圣7任务。为执行《公约》的活动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今海洋事业的内涵。海洋监测工作在海洋事业中具有基础地位,因此,海洋监测的对象、范畴就需要调整。海洋监测工作应紧紧围绕履行国家的职能,全面展开工作。为使海洋监测工作适应国家的需求,应进行适当的调整,理顺各自的工作关系,做到各类测量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统一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效益,做好服务工作。
(3)不断调整海洋监测工作的重点。为适应海洋事业发展的需求,海洋监测的重点应根据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不断调整,目前应主要集中在沿海重点港湾、沿海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入海河口处。加强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在沿岸观测空白区须建设海洋观测站,尤其是沿海经济密集区和大型入海河口处。另外,海洋观测站要增加观测项目,提高资料的分析能力,扩大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水平[6]。
(4)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装备海洋监测队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高新技术也相继开发,例如,海洋资料浮标加挂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制造海洋污染监测浮标等。因此,要加强高新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海洋遥测技术的应用,例如,海洋监测卫星、航空和岸基遥测技术等。通过海洋高新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试验、应用,使海洋监测高技术逐步代替传统的海洋监测技术,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海洋监测网络。
(5)加强海洋监测人才队伍体系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常规监测技术将逐步被高新技术代替。必须不断加强海洋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使监测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海洋监测技术,尽快建设成具有高素质国际化的海洋监测人才队伍。
[1]刘岩,王昭正,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综述.山东科学,2001,14(3):30~31.
[2]苏昕,吴隆杰,徐建明.我国海洋生态系的恢复重建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J].中国渔业经济,2006,4:41-44.
[3]崔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环境的变迁-一个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考察[J].江海学刊,2009,2:116-121.
[4]付青,吴险峰.我国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及污染防治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5(3): 213-217.
[5]赵建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在南海的既得权利[J].法学研究,2003,2:147-160.
[6]朱心科,金翔龙,陶春辉,等.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发展探讨[J].机器人,2013,35(3):376-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