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回民群众落实身后事

2015-12-07

北京观察 2015年12期
关键词:身后事回民公墓

为回民群众落实身后事

北京居住着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十个少数民族大约25万穆斯林群众。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尊重穆斯林群众的信仰习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回民公墓的建设。自1972年投入使用以来,截至2010年左右,北京市回民公墓已埋葬信仰伊斯兰教10个少数民族亡人3万余人。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少数民族亡人数量的增加,回民公墓备用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2010年初,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全会上,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把回民公墓备用地建设纳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并加快解决的提案》。委员们认为,现有回民公墓土地的使用,只能维持到2013年。随着来京学习、工作、生活、就医的国内外穆斯林群众日渐增多,墓地使用形势更趋严峻,一旦因亡葬问题引发社会矛盾,影响到首都和谐稳定,后果将不堪设想。

由于国家对土地的征用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项目规划、土地征用等方面需要有一个流程和时间,在项目的具体操作中,还会遇到诸如农民(居民)搬迁、安置等难题,要在短短四年之内解决北京市回民公墓备用地问题,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政府有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委员们建议,鉴于北京市回民公墓备用地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市政府应尽快拨专款解决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将其纳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列入公益性土地使用的长远规划。在考虑征用土地时,要根据穆斯林群众的习俗,利用现有回民公墓的一条龙成熟服务设施,向周边延伸,为公墓今后的规范化管理带来方便和保障。在规划回民公墓备用地规模和管理时,不仅要考虑有本市户口的穆斯林居民,还应考虑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以及一些突发紧急情况。

该提案提交后,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十一届三次会议市政协领导重点督办提案和十一届五次会议市政协领导追踪督办提案。市政协领导和委员们还为此多次到回民公墓和规划用地视察。

经过多方努力,截至目前,北京市回民公墓扩建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该项目总投资近8亿元,征地387亩。市民委指导回民殡葬管理处加强了对新墓区管理,制定了新墓区管理使用规划方案,统一了碑坟规格和样式,加强了墓区绿化,同时明确和规范了服务标准,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殡葬需求,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决心和力度,为少数民族群众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交口称赞。

猜你喜欢

身后事回民公墓
神秘的恐龙公墓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新見《金山吴公墓銘》考釋
恐怖的大洋公墓
BOTTOMS UP
乐游西安回民街,一街吃遍丝绸路
数字时代“身后事”: 虚拟财产谁继承
外海中央花园的“身后事”
办好百姓“身后事”
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