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血脉”畅通

2015-12-07葛剑平

北京观察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两河永定河血脉

文 葛剑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血脉”畅通

文 葛剑平

纵观世界,各国古代文明和现代大城市群都依水而生。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山水相连、生态无界。因此,协同发展上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产业对接、项目落地等方面,也要注重发挥好永定河、潮白河两河走廊的天然纽带作用,推动经济和生态的协同发展。

一是依水发展,打造京津冀高端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三地的共识。围绕“两核三轴一带”的发展思路,要有勇气突破长期以来单一用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线作为纽带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思维。可考虑通过进一步依托永定河、潮白河水系及其流域,构建功能强大的生态长廊,建设河流与海洋绿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区。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服务、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产业,形成京津冀绿色高端经济带。建设企业总部在北京,发展在两河流域的产业体系,扩展首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两河流域打造成为未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高点,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集群、和谐宜居之地。

二是山水相依,构建京津冀生态服务型经济圈。通过大力发展“沟域经济”、“美丽乡村”模式,推动生态服务型经济。这种集生态系统恢复、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不仅有力地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域和森林生态系统也因农耕的转型得到恢复,水土得到有效涵养。目前,北京山区的多个试点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围绕永定河、潮白河流域广阔的山区、乡村生态涵养区,可积极推广普及北京创建的“沟域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等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两河”水系流域的生态服务型经济,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生态居家养生养老服务业、农副产品的旅游商品开发等生态服务型产业。

三是保护水源,加强两河流域内的水资源保护。南水北调工程使京津冀水危机得到了暂时缓解,但想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保护是核心。要合理利用来之不易的长江水,并注重恢复两河流域水的自生能力。水的流动特点是跨行政区划,要从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加大对水环境、水污染等问题的治理。要着眼于整体流域,跨区域的联防联动,推动京津冀三地联动协调、使用保护同行,解决好水系统的管辖权限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建立健全合理的水权交易的市场化机制。

四是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南水北调的成功饱含着众多移民兄弟姐妹和库区人民的奉献与付出。建议京津冀三地形成更有效的对口帮扶机制,及时帮助解决像2014年底出现的丹江口卖鱼难等实际困难。加大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整合区域目前现有各类补助资金,研究设立丹江口水库等生态补偿专项,开展跨省流域、区域的生态补偿。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 张涛

猜你喜欢

两河永定河血脉
松龄血脉康胶囊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张家界: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新的篇章
“永定河——绿色港湾杯”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永定河——绿色港湾杯”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勃勃生机的永定河
母亲节拍摄母亲河
血脉里的眷恋
社会版(一)
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温马省神庙宝库记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