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力、话语操控与意识形态——基于评价理论的灾难新闻标题研究

2015-12-06徐宏亮

关键词:级差新闻标题灾难

徐宏亮



权力、话语操控与意识形态——基于评价理论的灾难新闻标题研究

徐宏亮*

(阜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语篇的次语类,能集中反映新闻语篇的显著特征及所在媒体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意图。本研究以《人民日报》要闻版灾难新闻报道的标题为考察对象,在语言评价理论框架下,统计并分析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评价资源在语料中的分布和使用频率。研究表明,新闻工作者通过在标题中对评价资源的策略运用,能有效传达灾难新闻信息,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观。

评价理论;灾难新闻;新闻标题;人文关怀

1 引言

在读题时代,新闻语言要为读者只看标题提供可能[1]。作为对现实社会的构建,新闻语篇的突出特征往往集中在标题之中。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事实的缩影,能集中体现新闻语篇的显著特征[2]。在新闻语篇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新闻标题因其独特的内容、形式和结构而发挥重要作用,被界定为新闻语篇的次语类[3]。灾难新闻又被称为灾害新闻或灾祸新闻,也被形象地称为“黑色新闻”或“白色新闻”,是对灾难事件的报道。灾难事件具有时效性、突发性、震撼性、破坏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往往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灾难新闻标题是受众获取灾难新闻信息的第一触点,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受众的心理和情感。因此,如何在灾难新闻标题中既准确精炼地传达灾难信息,又向受灾人民倾注人文关怀,表达积极真挚的情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2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2.1理论框架

作为研究报纸意识形态立场的好素材,新闻标题可以是一个总的话题或新闻文章的概要, 还可以是文本的结论或重建,发挥着操控观点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意识形态是社会团体所共享的一种理所当然的信仰和价值观,它不仅控制着整体社会文化知识的结构、应用和发展,还控制着社会成员知识和信仰的形成过程[4]。它植根于社会实践,隐含于文本的底层, 通过语言使用得以体现,是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够实施辩证关系的灵魂 , 是一种维系权力关系的有效机制[5]。

本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为总的理论框架。批评话语分析是对语篇进行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强调社会对话语的影响,还强调话语对社会的反作用力,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6][7]。批评话语分析与批评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批评语言学的理论来源和方法论来源主要是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因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评价理论,对中文《人民日报》(要闻版)中的灾难新闻标题进行深入研究。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是目前最前沿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8]316,是较为完善的态度分析工具,由马丁( J. R. Martin) 和怀特 (P. R. R. White) 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代表作《评估语言:英语评价系统》(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的出版对语言的评价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9]。评价理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泛关注,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依据语义,评价系统被分为三个子系统:介入(engagement)、态度(attitude)和级差(graduation),如下图所示:

评价系统及其子系统(根据Martin & White 2008:38整理)

介入子系统(engagement)涉及评价者参与话语的方式,包括单声(monogloss)和多声(heterogloss),是一系列语言资源,用来衡量说话人/作者的声音和语篇中各种命题和主张的关系[8]319。态度指评价者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可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三个小系统。级差(graduation)的意义是评价系统的中心,贯穿整个评价系统资源。就态度意义而言,等级性是其最重要的特性,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小系统都涉及大小不等的肯定性和否定性。就介入系统而言,等级性也是它的普遍特性,各个子系统都涉及说话人/作者介入有关话语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态度和介入都是级差的范围。等级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类: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借助语势,说话人把人际印象以及他们的言语容量升级(raise)或降级(lower),借助聚焦,说话人把语义类型的焦点锐化(sharpen)或柔化(soften)。

2.2 研究方法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其要闻版是最典型的新闻版,涵盖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以《人民日报》为研究个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的语料为《人民日报》(要闻版)图文数据库于2014年1月至9月间刊出的关于国内外灾难新闻报道的标题,通过对这期间所有新闻标题的逐一筛选,共获取研究所需的255条相关标题。

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以语言的评价理论为框架,统计分析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评价资源在语料中的分布和使用频率,考察新闻工作者是如何有策略地运用评价资源制作灾难新闻标题,达到有效传播灾难新闻信息以及传达价值观念的目的。

3 灾难新闻标题中的评价资源

3.1态度资源

态度是表达感情的方法,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

3.1.1情感系统

情感是情绪性的,是对行为(behavior)、文本/过程(text / process)和现象(phenomena)的反应,包括正面情感(positive affect)和反面情感(negative affect)。情感系统又可分为三种情况:品质情感(affect as quality)、过程情感(affect as process)和评注情感(affect as comment)[10]。品质情感的表达是通过表示品质的词汇或举例的第二行句首缩进两个汉字,以与下文统一短语的使用来实现的,如标题(1):

(1)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埃博拉为国际公共卫生事件(2014年8月9日03版)

在上述标题中,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埃博拉疫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品质形容词“紧急”的使用明确地表达了这种情感态度。这对读者可以起到告知作用和警示效果,使其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加强自我防范和保护,从而建立起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对话。

过程情感主要通过形容词来描述情感的心理状态,既包括情感的持续,也包括情感的波动,如标题(2):

(2)鲁甸不孤单(2014年8月5日 02版)

“不孤单”这一形容词的使用揭示了鲁甸地震灾区人们内心的情感变化。地震灾难的发生会带来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给灾区人们心理和情感上造成莫大伤害。这一标题虽简短,却极具人情味,传达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念,渗透了浓厚的人文关怀。这对灾区人们的情感是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全国人民都会和他们站在一起,共渡难关,重建家园,他们并不孤单。

评注情感对情感的表达是通过表品质的副词的使用体现出来的,如标题(3):

(3)把暴恐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2014年5月1日 04版)

这一标题中的品质副词“坚决”对人们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的决心进行了评注,能对暴力恐怖分子形成威慑力量。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由此传递出的情感信息:对破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工作生活秩序的暴徒和行为绝不手软,保障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

3.1.2判断系统

判断系统是伦理性的,涉及人们对行为的态度和评估。它可以分为两类: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社会评判对人的个性和行为从规范(行为是否符合常规)、才干(是否有做事能力)和韧性(是否坚强)三个角度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口头的,没有书面条文可依。如标题(4):

(4)马航MH370航班宣布失踪

我方舰船将参与水下搜寻(2014年5月3日 04版)

“全力以赴”一词的运用体现了“韧性”这种品质,对舰队参与马航MH370航班水下搜寻这种行为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毅力做出评判。这体现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灾难面前的风范,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社会约束对人的个性和行为的判断有两个角度:诚实(判断一个人是否坦诚)和妥当(判断行为是否妥当)。这种判断的依据为国家已形成的法律制度的书面条文。如标题(5):

(5)中方敦促越方严惩打砸抢烧分子(2014年5月27日 03版)

这一标题所反映的灾难新闻是越南过激分子对我国在越的企业和个人实施暴力袭击,造成中国公民伤亡和财产损失。标题中“不法”一词对过激分子的行为依据法律制度做出判断,表达了对这种违法行为的愤慨以及为保护我国在越的机构、企业和人员安全所做的努力。

3.1.3鉴赏系统

鉴赏系统是美学性的,涉及对现象的评估。对事物的鉴赏有三个角度:反应、构成和估值。我们对事物的反应考察的是该物在多大程度上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如标题(6):

(6)马航客机坠毁引发关注(2014年7月19日 01版)

马来西亚航班MH370自2014年3月8日失踪以来,牵动着全球亿万人民的心,马拉西亚、中国、美国、英国、泰国、越南、菲律宾、新加坡等26个国家参与航班的搜救活动,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最艰难的一次搜索工作。标题中“广泛”一词对这一重大灾难事件所引发的效果和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描述和评价,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

构成方面的鉴赏对产品和过程是否符合各种结构构成的常规做出评价,包括均衡性和复杂性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现象或行为过程的统一性、规范性、稳定性及成分的多样性。如标题(7):

(7)马航坠机事件(2014年7月20日 02版)

马航坠机被称为是航空史上最神秘的事件,搜寻过程异常艰难,发布的信息也虚实难辨,人们对航班失踪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猜测:遭遇炸弹恐怖袭击,通讯系统失灵,雷暴湍流袭击、引擎失灵、万米高度空中解体、未查明的不可抗力、飞行员故意驾机坠海、太空垃圾、军事袭击等等。搜索仍在继续,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发现任何相关的蛛丝马迹。标题中“迷雾重重”一词对这一灾难事件的复杂性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在估值这个子范畴下,人们根据各种社会常规对物品、产品和过程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重要,是否有价值,如标题(8):

(8)军队鲁甸地震救援呈现五大新热点

救援更(2014年8月9日 02版)

在上例中,作者通过“专业”和“科学”两个形容词的使用对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鲁甸地震救援中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对其在抢救生命和保障救灾方面的价值进行了鉴赏,肯定了他们在灾难中救援能力的提升。

3.2 介入系统

介入包括表明语篇和作者的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它关注的是言语进行人际概念意义的协商的方式[8]326。在介入系统中,作者通过多种语言资源来建构自己的立场,与其他作者的话语或已经存在的立场进行协商。根据是否存在其他观点和态度,介入系统可分为单声和多声。单声排除对话性,只提供一种立场,不承认其他立场的存在。它介入的是作者本人的观点,通过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来实施评价活动。如标题(9):

(9)救灾就是救急,这决定了救灾储备品必须基础、通用、经济、方便

救灾,为什么总有棉被?(2014年7月22日 04版)

这一标题产生在我国南方三省遭遇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的背景下,灾区在三伏天收到的却是救灾棉被。作者借助问句,通过内心独白式的单声介入方式,对这次救灾物资的管理模式提出质疑。这体现出我国新闻工作者在灾难事件报道中的“主人翁”态度,以灾区人民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审视救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认同。其目的是促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应急救助水平,因地制宜,满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多声涉及多种声音的共现,作者通过其他声音的介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凸显自己态度立场的客观性。如标题(10):

(10)

未发现H7N9病毒具备有效人传人能力(2014年2月6日 02版)

这一标题采用多声介入的策略,引导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与作者形成联盟。作者指出了确切的消息来源,援引权威部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观点,对H7N9病毒的特点进行说明。这样就使得观点的表达更客观可信,能帮助读者科学认识这一病毒,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3.3 级差系统

级差从字面看即加强或减弱程度,它不局限于任何一个次领域,而是跨越整个评价系统,大多评价的价值都根据强度分级,在高与低之间的连续体上,在这这个意义上,级差可以看作是对跨越整个评价系统的人际意义的润色[8]329。级差系统可分为两个维度:语势和聚焦。语势对语言资源的评价程度通过提升或降低话语的人际影响的值来实现,主要涉及对强度和数量程度的评价。聚焦是以典型性为依据的级差系统,它适用于从经验的角度看不可分级的级差系统。作者为了获取读者的认同,使其成为自己的盟友,往往会有策略地运用级差的语义值,将读者引导至自己所期望的方向。高值级差往往用于凸显事件的某些特征,而低值级差起到弱化作用。如下列标题:

(11)迎击41年来登陆华南强台风(2014年7月19日 01版)

(12)全国6589万亩农作物受旱

受旱区域集中,洪涝灾情总体轻(2014年8月13日 02版)

上述两例标题中“最”“较”和“偏”均为表达评价意义的信号词。标题(41)高值级差词“最”的使用凸显了这次台风的强度和破坏力,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认同,起到告知和警示作用。华南地区的人们会因此做好台风防御措施,相关部门也会做好应对准备。标题(12)中低值级差词“较”和“偏”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模糊词语,体现了新闻标题“确保主客观一致性”的特点,显示了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统计结果及讨论

研究基于评价理论体系,对获取的灾难新闻标题进行逐条分析,统计评价资源在语料中出现的频次和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评价资源在语料中的频次及频率

分类特征频次频率(%) 态度情感11528.950.2 判断6516.3 鉴赏205.0 介入单声235.830.9 多声10025.1 级差高值4611.618.9 低值297.3 总计:398100

统计结果表明,态度资源、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在《人民日报》要闻版灾难新闻标题中出现的频率不均。相对于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新闻作者在拟定灾难新闻标题时更倾向于使用态度资源。具体说来,在态度资源中,情感资源的使用明显高于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多声介入资源的使用频率是单声介入资源的4.3倍;高值语义的级差资源多于低值语义的级差资源。

通过分析发现,情感系统涉及对事件的情绪性反应,描述情感的持续和波动状态,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评注。情感是读者对新闻事件接受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标题中融入情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新闻传播的目的。灾难事件往往会给人们情感上带来巨大伤害,《人民日报》作为权威的官方大报,在对灾难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大量使用情感资源,折射出中华民族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在灾难报道时充当关怀者的角色,采用充满人情味的报道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审视灾难,传递战胜困难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能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在面对灾难事件时的态度和情感,提升灾难事件的新闻价值。

多声介入资源能增加观点表达的客观性和可信度。《人民日报》在灾难新闻标题的制作中借助多声介入资源表达了信源的多渠道性,体现了审慎严谨的态度。介入的声音既有国家及地方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怀和指示,又有专家对灾难事件的权威分析,还有普通民众的心声表达。这种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传达方式,展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姿态和对百姓知情权的尊重。

《人民日报》灾难新闻报道标题在对级差资源的使用方面,较多采用了高值语义级差资源,强化人们面对灾难时正面、积极的态度。这有助于扩大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空间,使读者产生积极的情感、判断和鉴赏态度,从而使读者对抗击灾难、战胜困难的精神产生认同。

5 结语

新闻语篇在调整社会舆论、达成社会共识、创建社会意识、形成社会心理、稳定社会情绪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正面的作用。主流媒体的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反映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倾向。语言是表达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工具。在现代民主社会,对权力和社会的操控往往是通过对话语的操纵来实现的,因为对话语的操纵能够更间接、更隐晦地影响人们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11]。因此在阅读新闻时,必须从新闻标题入手,从多个维度来深刻领会其中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蕴,洞察文本中隐藏的立场和态度,最终把握媒体的政治意图。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为解读人际意义和态度提供了有益的视角。本文以语言的评价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具体实例,系统分析了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评价资源在《人民日报》要闻版灾难新闻标题中的运用情况。研究发现,灾难新闻标题中包含丰富的评价资源,每一种评价资源的使用频率不均,其中情感资源的大量使用,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念。这对新闻工作者制作灾难新闻标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扩大了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胡范铸.试论新闻语言行为的构成性规则[J].修辞学习,2006,(1):4.

[2]Van Dijk, T. A.[M].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8:226.

[3]Bell, A.[M]. Oxford: Blackwell, 1991.

[4]Van Dijk, T. A.[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5]王泽霞,杨忠.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8,(3).

[6]辛斌.批评语言学: 理论与应用[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徐健,陈红,陈卫平. 权力、话语操控与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家,2009,(4).

[8]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Martin J. R., White P. R. 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10]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

[11]杨德祥.法律话语权力意识的批评话语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9,(5).

Power, Manipulation and Ideology: A Study of Disaster News Headlines within Appraisal Theory

XU Hong-l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Asthe sub-genre of news discourse, news headlines embody its outstanding feature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ntions of the news agen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ppraisal Theory, this study counts and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frequency of appraisal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systems of attitude, engagement and graduation and their sub-systems) in disaster news headlines in the front pages of.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strategic employment of appraisal resources in news headlines enables journalists to effectively convey disaster news, which reflects the core values of humanity-orientation and humanistic concern.

Appraisal Theory; disaster news; news headlines; humanistic concern

G203

A

1004-4310(2015)04-0138-06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4.033

2015-05-1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英汉学术书评语篇中的负向评价研究”(SK2014A343);阜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英语学术书评语篇中的全面评价研究”(2013FSSK01ZD)。

徐宏亮(1971-),男,安徽宿松人,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级差新闻标题灾难
雷击灾难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层系优化组合合理渗透率级差数值模拟研究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专业录取规则介绍:级差制
农网10kV配电线路分段开关级差保护优化研究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