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限幅变压跟踪法光伏发电MPPT的研究
2015-12-06陈仁辉胡治宇
陈仁辉 胡治宇
(长春工业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基于限幅变压跟踪法光伏发电MPPT的研究
陈仁辉 胡治宇
(长春工业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对于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PSIM建立了恒压跟踪法光伏发电MPPT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恒压跟踪法不能有效的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变压跟踪法光伏发电MPPT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此方法具有更好的MPPT效果,并且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性。
最大功率点 恒压跟踪法 限幅变压跟踪法
引言
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耗尽,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未来必将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要部分[1-3]。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着光伏组件转化效率低的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如2014年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和法国Soitec公司合作研发的多结太阳能光伏电池片转化效率又创新的纪录,转化效率可达46%。在一定的转化效率下,如何使光伏电池得到充分的利用,即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一直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实现,现有的的跟踪方法主要有:恒电压跟踪法、扰动观察法、增量电导法、最有梯度法等[4-7]。每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优缺点,本文主要基于变压跟踪法对光伏发电MPPT的研究。
1 最大功率点受外界因素影响
通过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可知,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和光伏电池工作的环境有关,包括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8],负载的变化也会引起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变化。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影响很大,如图1所示。
通过光输出特性曲线可知,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光伏电池工作存在着一个最大功率输出点(电压和电流乘积最大点),在该点左侧,最大输出功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该点的右侧,最大输出功率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而言,存在着一个最大输出功率时的工作电压。本文的研究是在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输出时所对应的工作电压进行跟踪,从而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图1 不同环境条件下光伏电池I–V特性
2 恒压跟踪法
光伏电池的I–V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工作电压近似一恒定值,通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给定电压Uref,使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跟随设定电压,从而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如图2所示,基于PSIM在Boost电路中建立的恒电压跟踪法[9,10]实现光伏电池MPPT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图2 恒压法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模型
恒电压跟踪法对光伏发电的功率电压跟踪曲线如图3所示,通过仿真结果可知,如果所选定的Uref不确切,则不能很好的实现对光伏发电的MPPT功能。
图3 仿真模型的动态输出特性
3 无限幅功能的变压跟踪法
基于恒电压跟踪法的缺点,在此建立了变压跟踪法,即Uref不是恒定值,而是实时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值,通过让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跟踪变化的“给定电压”Uref,从而实现最大功率点跟综。图4是基于PSIM建立的变压跟踪法实现光伏发电MPPT的仿真模型,通过一个可编程DLL可编程模块实现最大功率点电压的判断,进而控制光伏电池输出电压Uo跟踪变化的Uref,从而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变压控制流程图如图5所示。
图4 变压法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模型
选定∆U后,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通过仿真结果可见,无限幅变压跟踪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光伏系统的MPPT功能,但当光照强度剧烈变化而与∆U的值不匹配,则会出现误判,有时甚至出现变化的Uref崩溃的现象,如图7所示。
图5 变压法控制流程图1
图6仿真模型的动态输出特性
图7 仿真模型的动态输出特性
4 限幅变压跟踪
针对无限幅功能的变压跟踪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对以上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限幅功能,从而避免Uref崩溃的现象,限幅跟踪法的控制流程如图8所示。
按照限幅跟踪法的控制流程图完成程序的编写,仿真过程变化曲线及跟踪过程动态数据如图9、图10所示。通过仿真结果可见,在光照、温度都发生剧烈变化时,限幅变压跟踪法能够使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跟踪Uref,输出功率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并且跟踪过程中波动小,从而较好的实现对光光伏电池的MPPT功能。
图8 变压法控制流程图2
图9 仿真模型的动态输出特性
图10 仿真模型的动态输出数据
5 结语
首先是基于PSIM建模进行仿真研究,并已应用于光伏充电控制器中进行了验证,在光照强度和温度都发生剧烈变化时(如图9所示),限幅变压跟踪法能很好的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功能。此方法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1] 焦阳,宋强,刘文华.光伏电池实用仿真模型及光伏发电系统仿真[J].电网技术,2011,34(11):198-202.
[2] Chaure NB,Young J,Samantilleke p.Electro-deposition of P-i-N CulnSe2 Multi-layers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J],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2004,81:125-133.
[3] 李春华,朱新坚.光伏/燃料电池联合发电系统的建模和性能分析[J].电网技术,2009,33(12):88-92.
[4] 蔡明想,姜希猛,谢巍.改进的电导增量法在光伏系统MPPT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2011,41(7):21-24.
[5] 刘邦银,段善旭.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J].电工技术学报,2009,24(6):91-94.
[6] 焦阳,宋强,刘文华.基于改进MPPT算法的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12):92-96.
[7] 张晓燕,谢琳,季姜林.基于LSSVM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1):46-51.
[8] Marcelo Gradella Villalva,Jonas afael Gazoli,and Ernesto Ruppert Filho.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hotovoltaic Array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VOL.24,NO.5,MAY 2009:1198-1208.
[9] 赵争鸣,陈剑,孙晓瑛.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10]Koutroulis E,Kalaitzakis K Voulgaris N C.Development of a Microcontroller Based,Photovoltaic Maximum PowerPointTrackingControlSy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1,l6(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