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改进粮食作物的干燥方式
2015-12-06马荣才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
马荣才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
进一步改进粮食作物的干燥方式
马荣才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
粮食作物干燥方式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需要认真解决。北京市201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0.8万亩,产量22.8亿斤,粮食收获季节在郊区的马路上晾晒粮食现象严重。此举有以下问题:
一是马路上晾晒粮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易于导致交通事故;
二是沥青路面在炎热季节长时间的暴晒、粮食的直接接触以及车轮的反复碾压会不可避免地使粮食污染一些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和其他有害物质(虽然污染的程度和危害需要粮食安全和卫生部门进一步确认);
三是粮食散落、麦穗和玉米穗等随意堆积、摆放破坏了农村环境和景观,并且导致一部分粮食损失。
为此建议:
在粮食产量较大的乡镇、村推广使用粮食干燥机,并实现粮食干燥储藏机械化、自动化(粮食收获后立即进行机械干燥和储藏,不经过人工场地晾晒,粮食产后的损失小于1%)。
按照国土部、农业部2010年发出的《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晾晒场属于农业设施用地。对于粮食产量较小的村、种植户,各区县、乡镇要开辟专门的土地,集中建设一批水泥晾晒场或者选择其他更加安全的材料建设晾晒场。
增强交通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对农民交通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教育,保护农村环境和景观。
围绕“两核三轴一带”的发展思路,要有勇气突破长期以来单一用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线作为纽带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思维。可考虑通过进一步依托永定河、潮白河水系及其流域,构建功能强大的生态长廊,建设河流与海洋绿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区。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建议要依水发展,打造京津冀高端绿色经济
本次降准的最大受益者将是政府投资项目、股市和房地产。降准是必须的,但降准无法解决经济的动力问题,并不能遏制经济增速的下滑,无法替中国经济完成动力的转换。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光远认为降准只止得了渴,但救不了命
北京市虽然建立了以市保障房中心为统贷平台的棚户区改造“北京模式”,实现了统借统还,但由于拆迁难度大、项目手续办理困难,实际上2014年500亿元的授信额度中,实际上通过平台发放的贷款只有50亿元。
——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徐明建议北京市继续完善棚户区改造统贷平台建设
北京建设科技中心引进人才不应局限于华人,也要邀请一些外籍人才。但外籍人才没有中国国籍和档案,因此外籍人才的户籍、职称、养老问题就格外需要政府给予关注。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指出外籍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亟待完善
农民利用自有住宅接待游客住宿时,大多未能获得经营住宿业许可。很多农民住宅受性质、结构、条件等因素限制,也达不到消防部门的相关验收标准,拿不到消防许可证。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安金明建议推动北京市乡村旅游业接待主体合法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