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走项目训练理论发展研究①

2015-12-06王志强,彭覃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有氧耐力战术

我国竞走项目训练理论发展研究①

竞走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之一,曾经为我国田径运动取得过辉煌战绩,刷新世界记录,夺得世界冠军和奥运会金牌,但是从2000年开始,中国竞走队在世界大赛中特别是奥运会中呈现“衰退”之势,甚至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与奖牌无缘。在柏林世锦赛上,王浩和刘虹分别获得银牌、铜牌,打破了近几年竞走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中颗粒无收的尴尬局面,陈定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获得男子20km竞走金牌,显示出中国竞走出现可喜的回升之势,因此,关注竞走训练是有重要意义的。

1 竞走现状研究

解卫国[1]对我国竞走运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竞走运动现状是实力属于世界第一集团,主要表现在女子竞走项目成绩好于其他国家,但优势不是很明显。整体实力相对较差,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储备较少,群众基础薄弱等主要问题,认为要完善训练、竞赛体制,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进一步完善竞走技术,开展群众性的竞走运动。陈锴[2]认为修改的竞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选手技术动作的发挥。在训练过程中,模拟比赛较少,且让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就更少,造成少见世面的中国队员对其他选手情况不了解,缺乏国际大赛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也是巴黎世锦赛中国竞走失利的原因。

中国竞走的训练研究现状的基本结论:女子竞走整体实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男子竞走正在努力回归第一集团。原因:竞走规则的变化,后备人才不足,群众基础差,国际参赛数量少,教练员水平,裁判判罚等。对策:不断改进竞走技术,提高教练员素质,加强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国际交流。

2 竞走技术训练

竞走是两脚交替走步的田径运动,比赛在田径场或公路上进行。竞走与跑步根本区别在与走步时两脚必须与地面轮换接触,不能有腾空阶段,它必须在裁判员的监督下按照竞走规则规定的技术动作进行。随着比赛激烈程度不断提高,对运动员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技术训练在运动员的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賽庆彬[3]指出,我国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风格为:小步快频技术,与欧美国家有较大的差异,竞走规则的修改对我国运动员有较大影响。许世岩[4]对当今世界竞走的技术研究中指出,小步高频,大步低频的走法已被废弃,因为他们不利于走速的提高,又会给裁判产生腾空的视觉效果。王林[5]指出,我国当代男女运动员在保持快频基础上,步幅有一定的增加,但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仍显步幅较小,目前仍保持着“小步、快频”的技术风格。

竞走项目是由裁判主管的竞技项目,技术是竞走的生命,因此教练员都很重视竞走技术的训练。我国竞走技术今后发展重点应该是:保持步频,合理增加步幅,形成良好、清晰、规范的竞走步态。

3 竞走战术研究

就现有文献来看对于竞走战术的研究,起步较迟、成果较少,20世纪90年代,有关竞走运动员比赛战术的文献才正式出现。现有关于竞走战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竞走比赛战术的安排形式与战术安排。

王林[6]认为,竞走战术形式包括:“领先走、跟随走、变速走”。翟波宇教练[8]研究后则认为目前竞走项目战术特征体现为:比赛开始阶段的位置选择、比赛中速度表现两个方面。战术形式为:“领先走”“跟随走”以及“根据自身实力,以我为主”的三种战术模式。另外,竞走战术还体现于比赛中速度的变化,研究认为“不同比赛段落具有不同的速度选择及表现”[7]。

4 竞走心理研究

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其从事竞技体育活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竞走运动员心理的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运动员心理品质培养、运动员心理特征、运动员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的探讨。

研究中发现:“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培养高层次竞走运动员取得最佳效能的重要因素,优异的运动成绩与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8],“性格坚强、情感高度稳定、自信心强、善于自我监督、不怕困难和富于进取精神是优秀竞走运动员的心理特征”[9],

“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能吃苦耐劳的个性,神经类型为内倾性的个性品质”[10],在优秀运动员中比较普遍。

5 竞走训练负荷与监控

5.1训练负荷

竞走属于长距离耐力性项目,优秀竞走运动员耐力素质又分为有氧能力、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能力及无氧能力。牟少华[11]认为,陈绍果在七运会赛前训练中重视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能力的训练,大运动量训练,专项训练比重大,高原训练采用小周期训练以利于在高原上进行大强度训练。

目前,竞走项目的训练负荷以有氧训练为基础,更加重视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训练负荷。竞走项目在有氧训练的基础上,加大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训练负荷力度,增加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比例将是以后训练的趋势。

5.2训练监控

在运动训练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负荷监控是必要的辅助措施。如何提高运动员在高强度下连续快走的能力是进行科学训练研究的核心,近几年,人们逐渐把科学监控、检测运用到竞走训练中。

叶联生[12]研究认为,血红蛋白是竞走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检测指标,HB的高低,通常会受到训练负荷、营养状况、缺氧等因素的影响;对竞走运动员尿液指标监测时,发现运动后取尿进行测定,尿蛋白对训练强度的反应比负荷量更为明显;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心率一般控制在(145b~170b)/min之间。陈俊民[13]通过研究发现,高原运动员进行不同海拔高度进行训练时,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运动员的RBC,HCT,Hb和WBC略有增加,但MCV,MCH和MCHC则有所降低,血液运氧能力无明显改善。

通过总结发现,目前竞走训练中常用的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分别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WBC)、心率(HR)、尿蛋白等。这些监控指标已广泛的应用到训练监控当中,科学指导了竞走项目的训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训练当中,将训练与监控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合理安排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环境与训练比赛

高原训练对运动项目,特别是对耐力性项目成绩的提高,在体育界基本形成共识。高原训练是竞走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竞走、中长跑等项目先后数十次到云南、昆明和青海等地进行高原训练。其中,陈跃玲、王军霞、王丽萍和邢慧娜等人通过高原训练分别获得了1992、1996、2000、2004年奥运会冠军。

冯美云[14]在《田径耐力性项目高原训练研究与应用》认为,高原训练期间,缺氧环境容易造成力量丢失,导致竞走运动员技术变形,必须在发展专项耐力的同时重视身体素质训练。狠抓技术,重点改进。根据翁庆章[15]报道:“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在不同走速条件下高原训练后较之高原训练前从有关生理参数方面可见耗能节省化的倾向。

负荷强度的安排是高原训练的关键,如何合理的安排负荷强度,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如何加大高原训练强度的研究将是一个研究趋势。

7 结语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竞走项目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研究,战术研究等方面,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整体情况较分散。通过提炼和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女子竞走整体实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男子竞走与世界第一集团仍有差距,后备力量不足,群众基础差。(2)我国竞走运动员在保持快频基础上,步幅有一定的增加,但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仍显步幅较小,目前仍保持着“小步、快频”的技术风格。(3)战术的合理运用是竞走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4)优秀运动员普遍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不怕困难,自信心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心理品质。(5)训练内容以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为基础,加强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能力的培养,重视发展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监控主要采用生理生化指标,并取得了一些成果。(6)高原训练中负荷强度安排是训练的核心,加大高原训练强度是趋势。(7)训练恢复中,运动补剂及营养物质的补充有利于运动员疲劳的消除,同时应注意竞走运动员神经系统疲劳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解卫国,赵宪忠.试论我国竞走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0(75).

[2]陈锴,宋爱玲.巴黎世锦赛中国竞走失利原因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

[3]賽庆彬.从世锦赛探讨中国竞走的发展与对策[J].四川体育科技,2000(2).

[4]许世岩,李健臣.当今世界竞走技术的10个特征[J].体育科学,1997,17(1).

[5]王林,崔艳荣,等.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8).

[6]王林.竞走训练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420.

[7]翟波宇.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战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8]柳景,牟少华.昆明高原竞走训练多周期划分的可行性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2):78.

[9]王琳,牟少华.从竞走训练特点探讨竞走项目的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72.

[10]韩春利,孙晋海,等.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其训练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4):64.

[11]牟少华,柳景,等.对陈绍果七运会前小周期训练安排与实施手段的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3).

[12]叶联生,张亮.对少年竞走运动员训练期间重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院报,2009,25(254).

[13]陈俊民,王钧,等.高平原训练对高原竞走运动员血象值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3).

[15]翁庆章.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王志强彭覃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体育系湖北恩施4450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竞走项目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田径项目的优势项目,承担着在世界大赛中摘金夺银的重任,训练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近几年来竞走训练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即竞走的训练现状,技术训练,战术研究,心理研究,训练负荷与监控,环境与训练比赛。 [14]冯连世.高原训练的研究与应用[C].中国多巴国际高原训练与健康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9:15-16.

关键词:竞走发展研究理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our race walking project development is rapid and it already became our country track and field advantage project, bear in the world big game task.Training and research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walking race training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summed up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namely, training status, race walking technical training, tact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training load and monitoring, 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on training.

Key Words:Race walking;Study on the development;Theory

作者简介: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ce Walking Training Theory;Wang ZhiqiangPeng Qin(PE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Enshi Hubei 445000,China)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a)-0023-02

猜你喜欢

有氧耐力战术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