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济转向雁归经济的金堂样本
2015-12-05雷露通讯员周健
■ 文/本刊记者 雷露 通讯员/周健
打工经济转向雁归经济的金堂样本
■ 文/本刊记者 雷露 通讯员/周健
农民工返乡,决定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将会经历怎样地嬗变。金堂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如今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使一批又一批农民工由异地就业者变成本地创业者,使广大农民工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金堂,这个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距成都市仅45千米的小县城,享有“天府花园水城”的美誉。从成都市区出发,走高速大约50分钟的车程,就能到达县城。
1980年代末,城市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外出务工是许多农村家庭提高生活水平,改变生活条件的有效出路。金堂也不例外,这里曾经走出过大批农民工,为祖国的现代化、城镇化献力。金堂的竹篙镇更是被评为“中国打工第一镇”。
但随着时间推移,沿海地区纷纷进入产业调整升级阶段,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回流成了必然趋势。
让“走出去”的金堂人“往回走”
金堂县人社局局长曹乾斌表示,在2007年的一次调查统计中发现,金堂县在省外务工人员达到了17万人。他说:“劳动力的流失,成了制约金堂经济发展的重要阻力。”
外出打工这把火,最先从竹篙烧起来。谁能想到,这把火居然能燎原。
金堂县竹篙镇就业社保服务中心主任夏逢利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为了解决当地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的难题,竹篙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劳务办,派专人赴沿海地区考察后,与东莞市厚街镇政府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第一次有组织地选送了50名农民,到东莞市打工。“就金堂而言,我们算做得早的。”他说。
说起当年组织50名农民到东莞务工,夏逢利一言难尽。这些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走出去”,确实提高了家庭收入,为竹篙带来了新的生机。但随着劳动力流失,竹篙镇就成了空壳。
“如果竹篙有工厂,我就让儿子和媳妇回来,哪怕是回来一个都是好的呀!少挣点钱无所谓,不要耽误了孩子才是大事。”曾经一位老大娘拉着夏逢利的手对他说了这样的话。过去这么些年,夏逢利依然记忆犹新,当时老大娘含泪对他说“我管不了孙子”时的无奈与辛酸时不时浮现在眼前。
长期以来,金堂县作为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县,几十万农村劳动力为流入地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带来了本地发展要素欠缺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突出问题。曹乾斌说,“农村要发展,留人是关键。”他暗下决心,要让“走出去”的竹篙人“往回走”。
为此,金堂县积极顺应县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结合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先后制定了《金堂县回乡创业示范区优惠政策》《关于鼓励回乡创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明确税收、用电、工商管理服务以及解决劳动保障等优惠办法,以引导农民工回乡兴办实体,发展创业经济。还提出了发展“归雁经济”的思路,将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引导回来,并在土地、税收、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形成了“回乡一人、致富一方”的良好局面。
“通过这项工程,人回来了。”曹乾斌进一步解释,金堂县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由“输出去”向“引回来”转移。目前,在省外务工的金堂人从17万人锐减到5万人,金堂县实现了从劳务输出大县向劳务用工大县的转变。
金堂县人社局曹乾斌局长陪同省政府研究室领导到何氏琴庄葡萄园调研
回引工程,农民当上大老板
说起王红琼,认识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点个赞。故事还要从1988年说起。
1988年,在当地政府地组织下,年仅16岁的王红琼和同乡的另外49名姐妹,背上简单的行囊去了东莞,这是第一批从竹篙走出去的女工。“年纪小,也没什么顾虑,就当见见世面。”抱着“一定要干出成绩来”的心态,她在东莞一干就是10年。后来为了离家近点,1998年回了成都。
但那份对家乡的牵挂,她终于选择在2007年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竹篙。
在我们和王红琼聊天的过程中,王红琼的父亲就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安静地听着,也不搭话。只是用那双饱经岁月风霜的眼睛,注视着自己的女儿。王红琼说:“老人年纪大了,经常生病。在外面的时候,我能做的最多就是打个电话安慰安慰他,然后多寄点钱回家让他自己去看病,买点营养品。可终究心里是放不下的!如今回来了,我能随时照顾他,心里踏实多了。”她还无比感慨地说道,“牵挂是最苦恼的事情。”
倦鸟还巢。如今的王红琼在竹篙经营着一家成衣厂,还开始创建了自己的品牌。
目前王红琼的锦州成衣厂的客户主要来自金堂本地,当然成都、绵阳、巴中也有。客户稳定,信心也足了。“我就想通过我的努力做出点成绩,为我们竹篙做点贡献。”
两个月前,锦州成衣厂还招进了一名大学生,主要做的是电脑排版工作。“现在我要先把团队建立起来,然后想把锦州这个牌子做起来,带动周边姐妹们走上致富之路,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出力。”王红琼坚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自己。
据曹乾斌介绍,金堂县引导农民回乡创业打了两张牌,一张是以制鞋制衣为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张是以水果种植为主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在竹篙片区,而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则集中在三溪镇片区。
何中富是金堂县三溪镇的红提种植大户,以前是在成都和重庆做啤酒和白酒的代理生意,曾经还被评为全国百强酒水批发部。如今,他成天耗在山沟里,潜心经营何氏琴庄。
“我2011年回乡探亲,政府正在提倡:土地流转,为家乡献力。当时我是第一次听到土地流转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概念。”何中富也想不起来是如何走上创业这条路的,反正在外漂泊了十多年后,最后留在这片土地上。
目前,何中富的果园已经由最初的300亩发展到了480亩,同时他还带动了周边上千亩的红提种植。下一步,何中富打算和村干部协商,动员农户以土地加入到他带头成立的合作社中,计划将来把附近的空山头都种上果树和紫山药。树上结果,树下养鸡。将何氏琴庄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庄。
果园旁边的那条草油路,是果园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何中富印象深刻。他说:“2011年回乡建果园,路还是以前的黄土路。坑深路窄,莫说走路了,就是开上个越野车,都要撞底盘。路况很糟糕,村民进出很不方便,村子里也基本没有人。”令他动容的是,金堂县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上,绝不含糊。政府修了路,建了排水沟渠,还带来了种植技术,这些都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游子归来,农村再出发
如今,金堂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先进技术和创业资金回到故土,开始创业,以实际行动,改变农村现状,并带动了当地“雁归经济”地兴起。
曹乾斌说,目前在王红琼和何中富这些返乡创业者的影响下,金堂县越来越多的打工儿女变身成为了创业尖兵,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截至2014年底,金堂全县共有8230人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5.1万人。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478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3%,同比增长19.2%。
如今,金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县土地流转30亩以上的1400余户,领办家庭农场60个、合作社70家。同时,创新推进“互联网+农业”,搭建“京东”“农场来了”等电子商务合作平台,拓宽了返乡农民工发展现代农业的市场空间,电商年销售农产品8000多万元。
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也让农村悄然发生着各种改变。
夏逢利的爱人在镇上的一所小学校里任教,她以前经常抱怨小孩难教。布置的作业需要请家长签字,一个近50人的班上,能有10个人完成就不错了。很多学生都表示:我爷爷不会写,我奶奶不识字。现在情况就好多了,签字基本能达到百分之五六十,开家长会也不再是清一色的爷爷奶奶了。
留守儿童的减少,从侧面反映了农民工回营的现状在改善。四川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300万人;2013年,这个数字降低到223.13万人。
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些返乡创业者还主动承担起养老的社会责任,为农村老人带去新的寄托。“三溪镇目前有60岁以上的老人大概800人,我们的能力有限,还在探索阶段。”由何中富牵头打造了三溪镇老年人关爱中心,已初具模型,这里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来洗衣、洗澡、剃头等服务。
四川省农劳办副主任曹庆此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无论对县域经济还是农村发展来说,都会带来“双赢”的结果。随着我省统筹城乡、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政策的铺开、落地,还将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成都天亚鞋厂女工正在赶工
金堂锦州成衣厂工人正在裁样
曹乾斌也告诉记者,是四川的大环境使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金堂县应该准确把握时代命脉,把农村经济发展盘活。“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是今后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及带动农民致富的必由之路。”
记者手记
无论是农民工“走出去”,还是“引回来”,金堂都走在了前面,是四川劳动力流转的缩影。
不可否认,曾经外出务工是四川农民改善生活水平的出路。但当农民在城市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技能、积累了财富,他们也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回乡创业也就不再罕见。
另外,近年来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表现亮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放缓,进入产业调整升级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外转移。在各种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水到渠成,他们成为反推家乡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带动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还使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在四川农村,制造厂、现代农庄、私立医院、农村合作社……等企业用人单位逐渐兴起,道路、沟渠、厂房、网络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完善。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中,一批已经跳出“农门”的农民工一跃成为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让农村这块热土焕发生机。“回乡潮”出现,“归雁经济”兴起,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增添了一股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