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大礼包为返乡创业铺路

2015-12-05张璐摄影王咸文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11期
关键词:泸县农场农民工

■ 文/本刊记者 张璐 摄影/王咸文

创业大礼包为返乡创业铺路

■ 文/本刊记者 张璐 摄影/王咸文

政府如何支持返乡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群体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四川省政府及地方有关部门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利好因素,对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发展提供保障。

广元市苍溪县创业孵化园

降低门槛、减免税费、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等在内的一系列惠民减负措施,顺应了广大农民工群体“想回到家乡就地打工创业”的迫切愿望。

政策铺路才能让人回得来,又留得住,促进他们成功创业。

“创业+园区”一座“造梦工厂”

11月初,由广元市苍溪县原就业局办公楼改造而成的“苍溪创业孵化园”开园了。焕然一新的孵化园成为了广元市苍溪县首家电子商务创业园区。在收到当地政府的号召后,赵浩翔的川湘木业立即入驻园区,享受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中等个子,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眼前的赵浩翔,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名雷厉风行的商界新秀。但是,他创办的川湘木业公司却早已红遍大江南北,在苍溪更是耳熟能详。

七年前,赵浩翔在湖南已打拼出了一个公司,年产值达1000万以上。2008年,故乡遭难,赵浩翔认为自己应该“归根”,得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事儿。通过走访市场,他想利用家乡满山遍野的柏木来生产木质洗浴器材。

“政府部门为我们建好了办公地,作为我们企业来说,不用花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在场地上,我们只要把设备跟资金投入到企业今后的发展壮大上。”赵浩翔告诉记者,根据入园优惠政策,赵浩翔的公司所在的四十多坪的办公区可以免费使用三年。“入园后,首先是房租问题得到了解决,减少了很大的压力。”

“之前受经济影响,在湖南做生意有所亏损。回到苍溪后,我就申请了贷款。”赵浩翔告诉记者,公司才入住园区两天,在资金运作上有很大困难。了解到赵浩翔的资金困难后,当地就业局就为他提供了贴息贷款200万。

农村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一片“蓝海”。作为主打电子商务创业的园区,县就业局也与时俱进,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电商平台培训,提供支撑。

“我们刚试水电商,只能在专家指导下慢慢摸索。”首次“触电”的赵浩翔,在参加了专业培训后,逐渐懂了门道。今年八月,川湘木业紧跟当下潮流,成功上线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两个多月来,网上销售量节节攀高,还获得了四个钻的成绩,名气不小。

“不管是融资、贷款还是培训,园内都有专门的服务平台,为我们省了不少麻烦。而且房租免费,水电平摊,也节约了成本。”赵浩翔说,园区为孵化企业设有12大服务平台,即政策咨询平台、融资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平台、法律服务平台、财务服务平、科技创新平台、创业指导平台、项目推介平台、创业培训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物业管理平台、党群组织平台。“这么贴心又省心的服务,让我们更能专注于把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聘请的指导专家,涉猎领域广泛,能充分适应园内企业多元行业发展的现状。”据苍溪县就业局副局长邓小军介绍,目前入驻创业企业15家,主要为初创或在建企业,从事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文化传媒等项目,且园区聘有专职和兼职创业指导服务专家27名,涉及金融、法律、培训、就业创业、工商、税务、农业、电子商务、财务、行业协会等领域,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创业指导服务。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发展平台,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壮大中。”日渐成熟的孵化园区建有管理制度、入园机制、退园机制和奖惩措施,逐步把一个现代、文明、高效的公共创业服务平台打造成为创业者的“梦工厂。

川湘木业生产多种香柏木木桶,内置按摩器,用于熏蒸、桑拿、浴足等,销量十分可观

黄相立(中)带着游客参观红豆杉苗木种植基地

“创业+政策”创业更加有保障

“听说近年来政策优惠力度大,觉得回家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的大雅红豆杉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相立因为当地的创业扶持政策,让他看到了商机。目前,黄相立培育珍稀红豆杉苗木,带着村民成立家庭农场发展品牌农业。

2013年6月,丹棱县针对家庭农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在土地流转、项目资金、农业补贴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支持。

依靠丹棱的创业扶持政策,黄相立流转土地120余亩,组织成立了大雅红豆杉林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取得了经营权。

黄相立说,发展至今,家庭农场目前红豆杉种植面积48亩,苗木12000多株,树围大于8cm以上的有900余株。在黄相立的带领下,顺龙乡如今已发展了400多亩红豆杉林地。

走进黄相立的创业基地,只见红豆杉长势喜人,满目葱茏。“预计到2017年,产值可突破1000万,每年可提供20个就业岗位,力争将红豆杉打造成为引领丹棱县珍稀苗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憧憬未来,黄相立十分有信心。

在眉山,以农村特色产业为主开展的家庭农场颇多,当地政策也都倾向于扶持其发展。

“没有好的政策和技术作支撑,我就无法成功创建家庭农场。”眉山市彭山区彭溪镇兴崇村李建群,说起她去年8月在义和乡悦园村流转土地155亩,种植红心猕猴桃,创建了她梦寐以求的“建群家庭农场”时,侃侃而谈。

在有了开家庭农场的想法之后,李建群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是彭山区出台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我解决了资金难困。”2014年以来,彭山区完成小额担保贷款6379.9万元,帮助213人成功创业。

现在,李建群的农场,每天都能为当地村民解决临时就业岗位30多个,让自己有了奔头,村民也有了享头。

据了解,眉山市坚持发挥金融、财政的优势,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投入,先后财政贴息6000万元,就2011年以来,发放各类返乡创业贷款7.5亿元。

“创业+服务”贴心又省心

近几年,泸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可谓好戏连台。太伏镇沙河村大学生陈志勇返乡创办中国乡村网购平台,与上百家加盟店签订了合同,网络平台的营业额已达百万元;福集镇小马滩村村民万洪明在龙桥文化生态园投资1800余万元创办了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带领当地100余名村民共同致富……

泸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转移就业保持在30万人,成功人士不在少数。是如何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呢?为此,泸县打出了“服务牌”。

黄永鸿、刘登坤夫妇是泸县方洞镇新联村人,在广州等地打工多年,回乡发展的念头早已有之,但夫妻俩都不知道回乡能干什么。偶然机会,他们得知了泸县在广东省设立了劳务输出办事处,专门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夫妻俩立马咨询了家乡的创业就业政策。

在村上的创业服务窗口帮助下,黄永鸿完成了土地流转、办理成立合作社证件等一系列事儿,自家的“勤缘葡萄园”终于办起来了。

“我还去参加了培训,晓得了外地种葡萄的不同之处,明年准备多引进几个葡萄品种。”2014年,黄永鸿的葡萄园年产葡萄50吨左右,收入近30万元,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在积极推进西部农民工创业试点以来,泸县设立200万元创业基金支持自主创业,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服务,整合财政、银行等资源,提供创业审批、贷款“一站式”服务。

目前,泸县回乡创业人数达到350余人,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年产值38亿元,吸纳了6万余人就业。

代明生(右)在车间与工人一起对机器进行检测

“创业+平台”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项目建成后,我们公司将形成年产集成式LED模组10万套、一体化LED节能照明产品10万套……”10月22日,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德阳市恒达灯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代明生正在德阳市首届返乡农民工创业大赛决赛现场进行项目路演。

代明生的路演项目是“集成式LED模组研发应用产业化”,谈及企业采取什么手段应对市场,他信心十足。“公司已取得国家授权专利83项,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产品!”

最终,代明生获得大赛一等奖,多位专家导师现场给予点评,并就项目的市场分析、未来发展等方面给出了中肯的意见,该项目还被纳入市级创业项目库管理。

“返乡创业的这些年,政府给了我很多帮助。”代明生说,在企业几次扩大规模的过程中,政府为他提供土地,减免各种费用。“特别是在简政放权后,我们办事儿更快,他们也很愿意到厂里来帮我们解决困难。前段时间,人社局还来给我们的员工讲解社保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300多位员工实现了全员参保。”

2010年,代明生把工厂搬到中江县的工业区,再租下60亩土地,实现全机械化生产,年销售收入超过6000万元。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意义。”据德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返乡农民工不断增加的趋势,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期望借此大赛通过项目路演的形式,掀起返乡创业高潮,挖掘好的兴农创业项目,发挥农民创业者的典型示范作用。

据了解,目前,德阳市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达118万人,自主创业8.25万人。随着该市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进,为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为实现资本、技术、亲情和精神回归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记者手记

政策“铺路”才能跑好“马拉松”。

四川省出台的首个专门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地方性扶持政策、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契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倾斜都给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了机遇,让创业的农民工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走上了致富路。

返乡创业者都是独自胼手胝足地打拼,一步一步地成长。资金、土地、劳动力……农民工创业缺什么,政策就为他们提供什么。有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举国争创环境,加之配套完善的多层面好政策,我们期待着“梦想照进现实”。

猜你喜欢

泸县农场农民工
农场假期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场
一号农场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丰收的农场
泸县农村信用联社:“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
泸县宋墓石刻中的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