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2015-12-05付国川刘芙成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鸣音肛门黄芪

潘 涛,付国川,刘芙成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成都 610017)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之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其他器官功能损伤的疾病。20%~30%的AP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1]。AP患者常常并发肠麻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以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和体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由于炎症细胞及胰腺组织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在SAP的病程中,胃肠功能衰竭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的始动部分,是SAP较常见的并发症。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约为76%,一旦发生则预后不佳,大大增加SAP的临床病死率[2]。所以,尽早恢复患者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道内容物及细菌、毒素的排泄,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对于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目前研究[4-5]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可对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还可使胰液蛋白浓度及胰液排出量显著降低,达到抑制胰酶分泌的作用。另有研究[6]发现,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胰腺炎能改善患者肠麻痹,增强机体免疫力。本研究通过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价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否改善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AP并发胃肠麻痹的疗效,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AP患者。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2013年中国AP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临床上符合以下3项指标中2项,可诊断为AP。1)与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和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的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的3倍;3)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符合AP的影像学改变。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麻痹表现,如腹胀、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超过24h等表现[7]。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70岁;2)消化道肿瘤;3)合并有未能控制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亢等);4)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损害;5)妊娠及哺乳期妇女;6)有相关药物过敏史。共纳入204例AP患者,其中,男117例,女87例,年龄23~69岁。纳入的AP患者中,轻度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42例,中度 AP(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110例,SAP 5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B和C组,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胰腺炎严重度分级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活性药物、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中药汤剂管喂及灌肠等基础治疗;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生理盐水穴位注射;C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10mL/支,相当于原药材20g)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方法具体如下:患者仰卧位,双腿呈屈曲状,暴露至膝盖。取足三里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按压有酸、麻、胀感后,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2mL或黄芪穴位注射液2mL上下提插得气,回抽无血后,快速注射。双侧足三里穴交替注射,2次/d,共7d。

1.3 观察指标

1)一般情况: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体质量和精神状况等。2)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和血钙等生化指标。3)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情况,如恶心、呕吐、腹胀及肛门排气排便等情况,腹部压痛、反跳痛、肌卫、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情况;每位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4)住院时间、死亡率、中转手术率,以及多器官衰竭发生率等终点指标。

1.4 疗效评价

参照《实用内科学》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相关内容拟订。治愈:3d内症状、体征缓解,7d内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显效:7d内症状、体征显著好转,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有效:7d内症状、体征减轻,血、尿淀粉酶下降。无效:7d内症状、体征未减轻或恶化,血、尿淀粉酶未降低。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B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A组略缩短,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A、B两组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h,±s)

注:与C组比较,*P<0.05;与 A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 肛门排便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A组 68 32.44±11.80* 36.37±12.21* 29.43±11.79*B组 67 32.07±11.53* 35.99±11.99* 29.15±11.49*C组 69 28.19±10.32# 32.01±10.85# 24.93±10.13#

2.2 临床疗效比较

A组治愈10例(14.7%)、显效27例(39.7%)、有效18例(26.5%)、无效13例(19.1%),总有效率80.9%;B 组 治 愈 10例(14.9%)、显 效 28例(41.8%)、有效17例(25.4%)、无效12例(17.9%),总有效率82.1%;C组治愈15例(21.7%)、显效32例(46.4%)、有效18例(26.1%)、无效6例(8.7%),总有效率91.3%。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高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和显效率B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临床终点指标比较

B组患者住院时间较A组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住院时间较A、B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手术率和多器官衰竭发生率B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表4)。

表4 3组患者临床终点指标比较

3 讨论

AP患者通常伴有肠麻痹,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症状。研究发现AP患者肠道是除肺以外最易受损的器官,肠麻痹发生率在50%以上,病死者中90%以上合并有肠麻痹[8]。目前研究发现AP所致肠麻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胰腺的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直接刺激肠道;2)AP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量细胞因子和毒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肠壁,使肠壁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肠壁组织水肿;3)缺氧进一步加重肠壁组织的水肿;4)肠壁的平滑肌功能减退,导致肠蠕动减弱,使肠内液体、气体积聚,肠道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进一步导致肠道平滑肌瘫痪,从而出现肠麻痹;5)胰腺的水肿压迫及胰腺的炎性渗出液浸润腹腔神经丛,导致肠麻痹[9]。胃肠功能障碍对SAP的病理过程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是发生肠道细菌易位的重要条件,肠道细菌易位会导致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细菌内毒素进入体循环,可刺激已经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从而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促使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所以,尽早恢复胃肠道动力,促进胃肠道内容物、细菌和毒素的排泄,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对于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SAP患者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穴位注射治疗是在经络、腧穴、压痛点或者皮下阳性反应物上,注射一定量的液体药物,以达到防治多种类型疾病的方法。穴位注射疗法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又把中医的整体观和近现代医学的局部观相结合,使针刺与药物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穴位注射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和静脉注射相同或者更强的药效,其药效的发挥与血药浓度无关,所以穴位注射疗法所需的药物剂量远远小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所需的药物剂量。穴位注射疗法的表达腧穴对药物效能具有某种高效速性,并非是单纯的药物在穴区迅速吸收的结果,而是与神经系统的传递作用有关,所以表现为穴位效应和药效的叠加效应[10]。足三里,系足阳明胃经之要穴,其定位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当胫骨前肌之上[11]。足三里穴有理气降逆、健脾和胃、通经和络,以及扶本固元之功,是治疗肠胃疾病的主要脑穴。现代研究证实,针刺该穴可对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起有益的调节作用;可使胰液的蛋白浓度以及胰液的排出量明显降低,达到抑制胰酶分泌的作用;可使甲皱微循环中血流速度增加,减少血细胞聚集,扩张微血管;可增强机体免疫力[4-5]。目前研 究[12-15]发 现,胃复安、新斯的明等药物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可缓解AP并发的胃肠道麻痹、缩短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黄芪味甘,气薄而味浓,微温,可升可降。该药无毒,为补气之良药。黄芪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具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排脓的功效。同时黄芪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16-17]。研究[6]发现,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AP能改善患者胃肠麻痹,增强机体免疫力,且无胃复安的椎体外系反应及新斯的明的心脏毒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AP能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肠麻痹;能提高治疗的总体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虽然C组的中转手术率、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有所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AP的临床研究较多,但多为中药汤剂的研究,运用穴位注射治疗AP的报道较少,罕见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AP并发肠麻痹,将针刺对足三里穴位的刺激作用和黄芪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具有简、便、廉、效、验等特点,临床中易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AP,可以加快胃肠动力的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此方法运用中医理论体系,发挥祖国医学的特色优势,为AP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王兴鹏,李兆申,袁宗耀,等.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7):530-535.

[2]王兴鹏.重视肠道衰竭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5-6.

[3]田玉玲,雷力民.IL-1和IL-6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5):297-298.

[4]刘世红,张红.足三里穴的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2,42(12):63-64.

[5]杨新东,蒋松鹤.足三里穴的断面解剖学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0,30(3):224.

[6]黄正桥.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胰腺炎38例[J].江西中医药,2013,44(6):54-55.

[7]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996年第二次方案)[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775.

[8]Beger HG,Rau BM.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clinical course and management[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13(38):5043.

[9]彭淑牖,刘颖斌.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的原因和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9):537-538.

[10]赵永娇,马红英,蔡德光.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7):784-787.

[11]汪瀛乐,高忻洙.腧穴学[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4.

[12]王影.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对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8):40-41.

[13]尹显兰,杨永宏,胡志蓉,等.柴芩承气汤灌肠联合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127-2130.

[14]张华.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重症胰腺炎并麻痹性肠梗阻30例[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1):54-55.

[15]陈霞,张雅卫.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胃肠麻痹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28-130.

[16]张国用.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1059-1060.

[17]张苗苗,张淑文,齐文杰.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573-1575.

猜你喜欢

鸣音肛门黄芪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黄芪是个宝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