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音雅乐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艺术的反思

2015-12-05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6期
关键词:雅乐大众文化大众

李 囝

德音雅乐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艺术的反思

李 囝

互联网时代,资讯的便捷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使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艺术得到快速发展。总结起来,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艺术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全民参与,大众狂欢。当前引领大众文化艺术的几个重要途径,首先是互联网,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网络流行语汇、流行音乐等可以迅速引领大众娱乐时尚和潮流。网络已经占据了大众娱乐休闲的相当一部分空间,因而大众对网络流行趋之若鹜,如几年前最先流行于网络的《江南style》、现下风靡全国的《小苹果》,都迅速成为大众喜爱的流行元素。第二个途径是电视媒体。目前电视媒体引导的大众流行节目和娱乐时尚更明显地体现出大众狂欢的特点,《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出彩中国人》、《中国好歌曲》、《快乐男声》、《快乐大本营》、《快乐向前冲》、《男生女生向前冲》、《舞林大会》等等上百档综艺娱乐选秀节目不胜枚举。在这些选秀综艺节目里,人人可以成为明星,人人可以实现梦想,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还有一个途径就是以广场舞等为主要形式的大众文化艺术,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广令人叹为观止。大众文化艺术的第二个特点是通俗化,形式内容比较简单。当前大众文化艺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通俗性这一特点,不强调文化和思想性,不需要更深的内涵,比如网络流行歌曲,词曲简单,“你是我的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两遍唱下来便可烂熟于心。第三,商业目的突出。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超男”、“快女”,还是各种好声音,不外乎商业企划和运营的结果。节目背后,是巨大的广告效应和经济利益。作为运营商的传媒机构,所有的“内容为王”都为一个目标服务:经济效益最大化。第四,流行期短平快。当今大众流行的文化艺术被称为“快餐文化”,因为流行速度快,持续的时间却短。众多曾经流行一时、火爆异常的音乐、娱乐如昙花一现、水上浮萍般转瞬即逝,毫无耐久性,基本上经受不住时间和人们耐性的考验。第五,这些大众文化和流行艺术都患上了“民族失忆症”。大部分流行综艺娱乐内容都是近些年仿制发达国家的商业运行产品,从内容制作到推广运营都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丝毫没有中国元素。在诸多大众文化艺术形式里。中国民族文化、民族内涵乃至民族精神丧失殆尽。我们今天看到的此消彼长的流行文化艺术早已与历史分割,与民族文化决裂,已不具有任何中华民族的品质和特征。

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社会包括科技得到迅猛发展,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空前发展的时代。然而我们需要清楚地看到,文化的发展还远落后于经济发展。从当前大众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飞越式进步而精神与灵魂停止不前的巨大现实。从若干年前全国上下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幼儿园大跳“骑马舞”,大唱“sexylady”,到现在全民皆跳“小苹果”;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造星”、“选秀”,网络流行美范儿、韩流、日风,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曾有过一段传统与现代的博弈,而今天,民族审美观念和传统美学则完全让位于求新求异求刺激的现代审美理念,传统和民族性彻底淹没在这个五色杂陈的喧嚣时代里。

大众文化艺术潮流中,民族价值与审美失语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价值观念如潮水般涌入,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全面接受西方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审美习惯,他们推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提出“价值归零”,在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方面,忽视精神层次的丰满,追求刺激、快感的“身体体验”,像《江南style》等类型的流行元素正是满足了一种欲望发泄和快感释放。第二,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已消失了一个世纪之久,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是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人文气质,它印刻在民族世代相传的血脉中。丢掉了民族文化,就丧失了民族的信仰和志向,在对外来文化俯首称臣的同时,人本身就成了一叶浮萍,没有根基、没有灵魂、没有方向。第三,在巨大的商业利益引诱下,文化、道德、信仰的底线很容易被突破。互联网和电视媒体以“眼球效应”、“吸金效应”为原则,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主导,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最前沿,却没有建立相应的文化品位、艺术修养、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反观貌似自由、民主、开放的美国,其意识形态领域却是极端“保守”和固执的。我们今天欣然接受的美式文化、美式流行艺术、美式的浪漫开放,完全是美国多年处心积虑倡导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成功渗透。美国流行文化、大众娱乐节目、好莱坞梦工厂是美国意识形态全球营销的阵地,多年“润物细无声”式的倾销已经成功地让众多第三世界国家建立起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接受和同化。而在当今中国,丧失民族性、民族传统和民族审美观念的大众文化艺术是极其危险的。

在《礼记·乐记》中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说。优雅的、和谐而高贵的音乐可以转化社会风气,净化世道人心,提升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感,这些音乐,我们称之为“德音雅乐”。反之,庸俗粗陋甚至有伤风雅的音乐则会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心灵,降低人的道德水准和羞耻心。现代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是如果愿意深入思考便会发现,当代中国社会人心浮躁,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比如性犯罪,特别是青少年性犯罪屡见不鲜,大众文化环境下,电视、电影、音乐,到处充满情色的鼓动,就以音乐为例,《江南style》中的“性感女人”、《伤不起》中“美女那么多”、《情人》中“你火火的嘴唇让我在午夜无尽地销魂”,还有网络流行的“小三之歌”等等,不一而足。浮躁低俗的大众文化艺术究竟是引领人心向善还是对人性降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古人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与乐是人内在的精神追求,是高度审美情趣下的身心和谐;礼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秩序和规范,古人讲的“内圣外王”便是人的内外相应、情与理的高度统一,是人生存于世间的最高原则。所以,中华上下五千年被称为“礼义之邦”,是真正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强国。千百年来,依靠强而有力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观念傲然于世界。所以,对治当代社会的国民素质教育问题、大众文化艺术的媚俗问题,确实需要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与文明传统求教。

音乐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与心灵最深层次的流露,民族音乐则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与民族气质,展现着民族情怀和自尊。“德音雅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命名,它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人文内涵,以“孝悌礼仁”为核心观念、以优雅和谐为最高审美标准。它的特征首先是知礼、守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德音雅乐”的根基,这些音乐艺术形式集中散发出以礼为重点的德行礼仪规范。与当代大众文化艺术的“直白”甚至感情表达的“露骨”完全不同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传达的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即便是昆曲《牡丹亭》、《西厢记》这些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品,其词完全是诗意的婉转清丽;其曲则悠长淡远,与今天流行歌曲动辄“come on baby”实在是天壤相别的审美情趣。

其次是深沉含蓄。音乐抒发人的情感,然而这种情感是君子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深刻的,它包含着亲情、爱情,也有对国家和社会道义责任的深情。中国的古琴就是古时君子淡泊心性、内敛情操的“道器”。手指在琴弦间的抹、挑、拔、剔……都是君子倾诉对天地大爱大美的心弦激荡。琴曲悠扬中凝结着君子自尊又谦和、厚重而隐忍的自然个性。这种个性才是真正的特立独行,真实的随缘放旷不拘泥。中国古曲雅乐的深沉意境,决不是今天心思浅薄、情感淡漠的大众流行艺术所能演绎和表达的。

第三是和谐安逸。有人曾说,中国民族音乐像一朵寂寞的玫瑰,在无人问津处散发着孤独的幽香。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很难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品味生活、体会美。快餐式文化、快节奏的摇滚重金属音乐流行,在中国北方一些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暴走团”,身上播放着震耳欲聋的“high”曲,以竞走的速度穿行于公园、广场,名曰健身,实则伤身。人的身体有自己天然的规律,运动和速率超过自然状态,身体便无法承受。古人讲“身安则心安”,而我们现代人则是身体忙碌而心灵浮躁。中国民族音乐和谐安逸,不似流行音乐排山倒海般的强烈,却可以抚慰身体、安定心灵,让身心在躁动不安的环境中得到安宁平和。

第四是以和为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它深远博大,具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和气度。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中正方圆,不尖锐、不走极端。中国传统艺术强调中和,不偏不倚。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中国古人找到与天地宇宙和谐共生的基础,即知足感恩。所以在众多传统艺术包括音乐中,孝亲、感恩、友善、尊礼、敬畏的主题层出不穷,而这些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主题对于今天充满竞争、焦虑、压力、浮躁的社会生态无疑是一剂对治的良药。

第五是高贵优雅。高贵源于自信,优雅来自教养。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教养更来自民族的文化基调与民族文化自信,这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反映一个民族所有人深厚的民族信仰。有人说,中国人在这个历史时期里特别缺乏信仰,这个信仰并不只是宗教信仰,它也可能只是一种观念,一种令人百折不挠的态度,这个信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艺术需要这种自信和观念来支撑,当我们全民歪歪扭扭地跳“骑马舞”时,这种所谓的艺术就已没有自尊可言。

德音雅乐与大众文化艺术并不一定是对立的。音乐其实已从古时礼乐制度的神坛走向民众。音乐本身是活泼的、更是包容的,与现代音乐手段结合的雅乐也颇具生活气息和时尚魅力。如中国青年歌手哈辉近几年创作演出了大量“新雅乐”,《礼》、《关雎》、《君不见》、《子衿》、《女德》等。音乐庄重华丽却不失本真和谐,雅致的五声调式中蕴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其音乐不仅有古典舞蹈相和,还有大量的现代手语舞,极具亲和力,相比《小苹果》等流行乐曲,新雅乐在形式内容、影响力上丝毫不逊色。雅乐与德音不只是小众艺术,特别是在大众文化艺术喧闹浮躁的当下,提倡音乐的德行品味、提升人们精神文化层次是很有必要的。当代的德音雅乐已不再限囿于礼教的单一层面,那些倡导礼仪、和谐人我、表达感恩之心、可以修心养性的音乐、歌曲都属于德音雅乐。实际上,推广普及德音雅乐就是呼吁具有传统价值观念的优美艺术回归大众,让大众文化艺术不再泥沙俱下。实现雅与俗的融合,让雅走向大众;让俗不再低级趣味,才是中国大众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雅乐大众文化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朝鲜李朝时期宫廷雅乐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雅乐的传承与流变兼论中国雅乐的价值重构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