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动力机制探析①
2015-12-05沈金花
沈金花
(江苏省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动力机制探析①
沈金花
(江苏省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对于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它应该和新农村社区建设保持一致,形成一体化,二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应该对其他领域的发展起到一个带动的作用,包括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等,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速度。农村社区体育与新农村社区建设二者之间,只有能够互相协调共生下去,才能使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更和谐。
新农村 社区体育 共生 机制
对于共生,它来源于生物学,就是指不同生物为了生存,就通过一种方式而互相依存在一起生活,进而形成一种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随着人们对共生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越来越多的领域均引入共生的观念及思想,并对其进行运用,因而社会对共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农村社区体育,它有效提升了农民的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同时在农村有效推动了我国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农村社区的体育在新农村社区得以建立与发展的作用下,获取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为此,针对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共生发展机制,该文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思考。
1 建立农村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体育与健康需求养成机制
为了催生农村社区体育的共生行为,其前提就是农村社区居民要提出体育和健康的要求。自古以来,农民主要通过体力劳动来进行生产的,因此,农民经常会出现生理疲劳,导致农民对体育的需求很少。此外,农民整体教育水平比较低,农民无法深入理解健康的具体含义,农民普遍对健康的关注度不太高,所以,农民基本和体育健康处于隔离状态,参与社会体育的积极性比较低,进而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深入农村社区大力宣传体育教育相关知识,同时由基层政府部门进行指导,将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作为主体,在农村社区建立体育指导及培训机构,另外,目前,因为医疗卫生制度处于改革阶段,进而出现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因为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处于转变阶段,导致农民体力活动量减少,为此,可以将其作为依据,尽力向农民宣传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农民的健康意识,使农民对体育有更深入的认识,加强农民要通过体育锻炼而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以此保证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可以顺利发展下去。
2 建立农村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与交换、共享机制
要想使社区体育共生关系变得合理化,农村社区居民就必须要拥有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精神,这样才能有助于农村社区体育共生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社区体育资源,使农村社区居民对娱乐、休闲、体育健康的需求得到满足,就必须要在农村社区制定有效的体育资源配置机制,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政府应给予农村社区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社区的体育资源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因此,农村社区居民应该从该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守简约原则,因地制宜,自己对体育资源进行开发。另外,为避免出现重复配置体育资源的现象,使农村社区摆脱体育资源不足的困扰,邻近农村社区之间可以采取互补、协调的措施,对体育资源进行加强管理,以此使农村社区和邻近城市、农村社区之间能够共享、互换现有的体育资源。
3 建立农村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培养机制
所谓公民意思,包括参与意识、权责意识、主体意识等,它就是指在国家生活中,公民对自身享有着权利、承担着义务的一种认识。
3.1积极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巩固农村公民意识生根发芽的社会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为此,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创造一个全新的农村市场环境,减小农村的生产经营和农业经济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加强自身的独立性,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为了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农民需要提高自身参与市场的积极性,这样农民的休闲时间才会越来越多,才会有更多时间来关注健康问题。
3.2建立农村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教育机制
当前,普遍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不能很好理解公民意识的含义,对农民公民意识的巩固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农民的教育问题,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对公民意识的认识。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校园文化方式,如:学校的课外活动、学校的体育活动等,向农村学生宣传公民意识的相关知识;加深农村社区教育的深度,以此提高农民对公民意识的关注程度。因此,建立农村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教育机制,是发展农村社区体育共生所必须的。
3.3建立农村社区居民公民意识实践机制
为了为农民在政治方面创造出更多公民意识的实践机会,使农民体会到公民意识带来的各种利益,我国政府必须要积极实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加大对农村社区志愿活动的宣传力度及组织强度,提高农民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农民和基层政府之间的交流,使农民的自我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公民意识。
4 建立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
4.1增加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数量、规模和门类
对于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它不仅是组织农村社区体育的前提,还是发展农村社区体育共生的核心。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情况比较差,存在很多问题,如:种类单一、组织规模小、组织数量少,阻碍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只有不断增加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种类、规模、数量、建设力度,才能使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状况得到改善。首先,需要理解新农村社区建设党的村民自治思想,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的经验,遵守村民自愿的原则,提高农民的自愿积极性,在农村成立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体育组织;为保证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独立性及合法性,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政府应该向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给予充足的经费,降低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建立标准;为了使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服务范围、规模变得更大,我国政府必须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4.2优化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结构,强化组织功能
作为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领导,必须是农村社区的体育骨干,他的社会关系要非常广泛、威望要高、同时要具有非常长的组织能力,另外,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机构,农村组织机构的职能要分工合理。农村社区体育组织领导在进行组织工作过程中,要将组织成员的需求及利益放到首位,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组织成员的社会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使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充分利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的凝聚作用,以此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社区公共体育活动。因此,对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结构进行优化及强4.3成立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协调机构
化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对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工作进行协调、指挥,建立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协调机构或部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部分农村社区均建立了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协调机构,如:农村社区体育协会、农村社区体育委员会等。通过选取政府领导作为协调机构的兼任领导者,或者通过公选选择出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协调机构的领导者,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协调机构的威望,这样才能有助于协调机构各种职能的有效发挥,使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利益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使不同体育组织的需求得到满足。
4.4重视农村社区体育群体的发展,增强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关系的关联度
在农村社区体育共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社区体育群体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国必须要对农村社区体育群体给予高度重视,要为这个群体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体育活动空间,要对农村社区体育群体享有使用社区公共体育资源权利给予足够的保障,将农村社区体育精英成员做好带头作用,使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和农民之间的距离更近一些。为了加深农村社区体育群体及其成员之间的体育共生的关联度,拉近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可以在节假日举办一些公共体育活动,为农村社区体育群体及其成员之间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
4.5正确规范、引导农村社区居民、组织间体育竞争与协作行为
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合理的竞争与协作机制上的,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农村社区居民、组织间体育竞争与协作行为。通过在相关体育法的指导下,遵守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律,不断增强农村社区体育立法力度,不断宣传制定农村社区体育政策法规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的奖惩机制、监督机制,这样才能正确规范、引导农村社区居民、组织间体育竞争与协作行为。
5 结语
对于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它几乎包括所有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同时几乎涵盖所有相关的农村社区建设原则。因此,在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满足农村社区建设的各种需求,跟上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度。另外,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体育的重要地位,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加入相关的体育要素,进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体育化。当然,农村社区体育还必须要围绕农村社区建设,将向农村社区居民进行服务为目的,不断加强农民的体育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不断使农民在健康、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协助农民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和谐、文明,完善农村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设备,和体育公共服务网络,保障农村社区的体育投入,以此形成全体农村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体育发展模式。
[1]胡茵.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12-15.
[2]周涛,邱宗忠,任保国.加快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1,32(2):60-64,73.
[3]杨小明,田雨普,王欢.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条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1):41-45.
[4]李继伟.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重组与和谐乡村社区体育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6,27(4):42-46.
G80-05
A
2095-2813(2015)12(c)-020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201
沈金花(1982—),女,汉,江苏南通人,职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