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在体育养成实践中的作用研究
2015-12-05朱晓琳
朱晓琳
(辽宁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辽宁沈阳 110000)
马拉松在体育养成实践中的作用研究
朱晓琳
(辽宁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随着我国各大体育赛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运动,同时体育赛事所体现的体育精神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理念就会显得格外重要。如何让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成为高校的重要培养目标。推动高校的马拉松活动,无疑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尝试机会,在参与过程中也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会,促进他们形成坚强的毅力。
体育精神 体育教育 马拉松 体育运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曾强调,加强体育锻炼,坚定执行健康第一的信念,坚持多方面共同发展,坚决确保体育锻炼和学生体育课时间,学生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逐步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行动。体育教学本来就是整体教育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必须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尤其是营造高校体育氛围和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由此可知,对于如何展开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形成长效的体育运动机制,已经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
1 大学生体育精神现状
虽然台湾仅仅拥有150多所高校,而且每个院校占地面积实际很有限,体育配套设施也不全,但是实际的调研结果却让笔者看到的是良好的体育氛围和体育文化。台湾的一流大学包括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院校,不仅拥有高于其他院校的学术之风,更加拥有丰富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这些校园的体育氛围可以看出人文关怀的文化,所有体育活动以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展开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在台湾大学中存在着约50多个体育方面的社团,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形成了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学生使用多种媒体方式交流经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从而在校园中自然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
与之相比,大陆的高等院校往往注重的是竞技性体育运动,重视的是体育运动的成绩和体育赛事的规模,却常常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没有体现高校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因此,这样的体育活动很难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高校密集的我国东部和中东部地区调查发现,很少参与甚至完全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们中原因各异,其中35.6%的学生认为没有合适的运动场地,30.10%的学生认为没有多余的时间,10.28%的学生认为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23.92%的学生认为没有同伴参加。同时,随着学习和工作压力不断地增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还有就是供给不充足的体育硬件条件,这些问题共同造成很多学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以至于他们没有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愉悦轻松和健康的体验。
2 养成大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性分析
2.1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精神所表现的是整体的体育风貌,反映的是感召力和凝聚力,标志着体育的信念、理想、情操以及体育审美水平、体育道德和体育知识,同时也是体育的灵魂支柱。体育精神是一种心理动力资源,它更是体育运动的力量之源,是一种拥有能动能力的意识表现。体育其实就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演变和产生的,它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类。体育也与社会的其他方面联系密切,比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军事等,它以增强国民体质为目的,以人类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不断地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体育精神在体育实践中产生并且不断地升华,为人类的体育运动提供了精神动力,并且形成不同的体育文化和体育氛围,是指导体育工作的思想和灵魂,对于提高人们的体育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有着至高重要的作用。
2.2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精神的培养
最近几年,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争论一直持续着,作为教育顶端的高等教育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对于教育缺陷的批评层出不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教育改革的理念。只有通过教育改革的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高等院校的本职工作也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同时,培养出品行兼修、健全人格的学生是它们的培养目的。目前,对于高等教育当务之急是找回“以人为本”的根本核心教育理念,培养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精神需求为方向,以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其教育的核心目的。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要采取逐步引导和教育的方式,应该在满足他们外在物质的渴望之外,还应该充分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起始点和目的放在发展人、满足人和成就人上。其实,不断地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的过程实质就是把思想道德教育环节转化为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过程,更是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才能体现高等教育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将精神文化的需要转换成一种外在的物质动力。
2.3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方式是体育精神教育
高等体育精神教育是大学生发挥个性、陶冶灵魂和升华内涵的重要方式。通常来说,人的个性结构是有一定的要素组成的,如,自我平衡调节系统、性格系统、能力系统、个性的倾向性等,同时,这个结构十分合理对这个人的人生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可塑性非常强的一个阶段,因为大学期间是大学生身心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关系到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精神教育的方式,不单单能够帮助大学生发展身心健康,同时也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参与者的素质水平。在实际的体育精神教育中,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不仅仅能够获得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在这个参与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优缺点,通过共同参与获得的同学和老师的表扬和提示,帮助自己进行自我的调整、改造和提高。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的大环境下,体育精神教育已经灵活的进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更加有效地发展个性、完善品格、提高素质,成为一个持久性的精神支柱,适应着不断变化的新环境。
3 马拉松赛带动学生体育运动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各大高校的领头羊,体育精神的传承也是历史悠久的,并且在组织高校学生开展马拉松赛事也取得了一定的惊人成绩。依据有关的统计表明,在2003年举行的马拉松赛事中,清华大学参加比赛的师生人数超过了6000人次,并且有将近2000人完成了半程、约300人跑完了全程。而在2006年的马拉松赛事中,能够坚持跑完全程的清华师生达到将近500人。近年来,更多的清华人依据自身的体能条件,选择了通过马拉松比赛挑战自己。
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在学校班级中宣传和组织学生参加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通过班会等形式和学生分享自己在各类马拉松比赛中的经历和感悟,展示每次比的成绩证书和纪念奖牌,鼓励学生去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加马拉松运动,并且取了较好地成效,在94人的班级中,有近40%的学生体验了马拉松比赛的快乐,并且在所有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的学生中,基本都是以2 h左右的时间顺利完赛。在此过程中,还不断地有学院内其他学科、专业的近30名学生受到感染而主动地投人马拉松比赛的活动中。同时,在结束比赛之后的日子里,学生们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到平时每周3次的慢跑活动中。今年开始,在具备一批马拉松赛事的爱好者的基础上,以学校的马拉松社团为纽带成立了周边10所学校的联合马拉松社团,热爱运动、喜爱跑步的学生渴望有一个组织将志同道合的跑友汇聚在一起。虽然这样的尝试在清华大学的一系列数据面前,还显得相当不够,但是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依然可喜,因为这和马拉松所提倡坚持的精神是一样的,只要这样的实践能够持续性地做下去,配备长效型的机制,相信不远的将来也一定会取得更加完善的效果。
不同于传统的竞技性体育赛事,马拉松比赛首先是一个群众性参与的运动,对于学生的受益面会相对普及。在对参与马拉松比赛的学生个别访谈中,可以很轻易就发现,通过参与马拉松赛事之后的后续效应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生活和学习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摆脱了暂时彷徨和迷茫。其实,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也处处可以看到马拉松所崇尚的坚持精神,如果你热爱自己所选的专业学科,不能仅仅停在喜欢感兴趣的表面,更应该实实在在的去研究、去探索,对于科学对于文化要有一种马拉松式的执着。只有拥有充足的坚强毅力,才能在遇到困惑、遭遇困难时勇往直前、不言放弃。而这种精神的塑造和培养也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所期望的,更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向往的目标。
最近几年,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马拉松的身影,可以说马拉松赛事在各地举办的热热闹闹,其中以四大传统城市北京、厦门、上海、大连为中心,其他周边城市陆续展开,比如:重庆、郑州、东营、杭州等。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体育赛事的举办,也为当地甚至全国的高校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参加团体性的、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够挑战自己的体能,还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还可以在参与互动中有机会去接触并了解未知的社会,更加养成了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更加愿意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各大高等院校通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高校体育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活跃的校园体育活动,为高校本身创造了良好的体育氛围,并且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身的体育锻炼中。然而,如何更加有效地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将体育精神上升到人生信念上,还需要更多人努力和更多的实践。
[1]汪凌.对台湾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1(2):8.
[2]康年.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J].当代青年研究,2011(9):57-61.
[3]张艳丽,王世友.大学生的体育精神与人文素质培养[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5):558-560.
G822.8
A
2095-2813(2015)12(c)-023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