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左脚舞”在全民健身中的推广价值①——以云南楚雄为例

2015-12-05龚雪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恶龙楚雄左脚

龚雪梅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云南楚雄 675000)

彝族“左脚舞”在全民健身中的推广价值①——以云南楚雄为例

龚雪梅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 要: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彝族先民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敢,创作了灿烂的彝族文化,其中“左脚舞”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彝族文化的瑰宝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健身形式在悄然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使全民健身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至今乃盛行一种古老的彝族传统舞蹈——“左脚舞”,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出现在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显得格外耀眼,为全民健身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楚雄彝族左脚舞全民健身推广价值

“左脚舞”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典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云南彝族人聚集地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彝族舞种,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它是勤劳、勇敢、智慧、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艺术结晶,它反映了彝族的习俗和民风,从乡间田野的草根文化中脱颖而出,并且在全民健身中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足以看出它在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云南楚雄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尽管在现代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当地“左脚舞”依然能保留着它的那份古朴民风,依然保留得那么完整,至今乃深受彝族人民的广泛流传,让我们叹为观止,我们应积极地保护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1 彝族“左脚舞”的起源及发展

据史料记载,关于彝族“左脚舞”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牟定坝子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泛滥,彝族的小伙阿里和彝族的姑娘阿罗是一对情人,他们决心挺身而出为民除害,于农历三月二十八这一天,众乡亲在这对男女勇敢无畏的精神感召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机会,把烧红的栗炭往龙潭里倒,然后又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怕恶龙翻身作恶,还在上面燃起篝火,乡亲们围着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后恶龙终于毙命。后来,为了欢庆胜利,彝族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等制成了月琴,聚在一起手挽手、肩并肩围成圈跳脚弹琴,唱“阿里罗”来纪念阿里和阿罗,又由于那一天是农历的三月,故称为“三月会”,连赶三天,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楚雄独具地方特色的彝族民间传统文化,由于“左脚舞”动作简单易学,节奏明快,通俗易懂,欢乐有力,热情奔放,表现力丰富,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目前在彝族节日——牟定三月会、二月八和一些地区性节日都是大规模跳“左脚舞”的主要场合,届时,整个县城都是铺天盖地的三弦声和左脚调,大街小巷挤满着跳“左脚舞”尤为壮观。除了节日狂欢外,平常在楚雄的社区、彝人古镇、桃园湖边等健身娱乐广场一到傍晚就能见到成群结队围成一个个圈弹着弦子,拉着二胡,唱着调子,手挽手,肩并肩载歌载舞的人们,这已成为楚雄彝族地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这古老的舞种在这里悄然、生生不息地延续着。

2 彝族“左脚舞”的特点

彝族歌舞,有一种消除不掉的彝族生活、历史、思想精神的烙印其彰显着彝族的特有的陛质,浸润着彝族人民的思想意识,是彝族文化灿烂闪烁、散发耀眼光芒的精华所在。“左脚舞”集“歌、舞、乐”为一体,舞蹈随意性较强,不限人数,不限时间、地点,不分男女老幼,可在村头、庭院、同间、草坪等都可以进行跳脚,其动作简单易学、节奏欢快而豪放,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形式,通过“左脚舞”运动,能让紧张的心情与疲惫的身体得以完全地放松,能让人们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工作中的压力,使心情保持愉悦和舒畅,备受彝族人民的喜爱,成为云南楚雄彝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中一项不可多得的健身资源。

2.1“左脚舞”中“歌”特点

左脚调子。是配合跳左脚舞的彝族民歌。目前左脚调共有300多首曲目。从内容和风格看,可分为情歌、颂歌、叙事、讽刺、劝世、教化酒歌、诙谐幽默等8大类别,内容涉及彝族文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演唱方式看,有独唱、对唱、合唱三大类。唱腔最显著的特点是有高八度的辅助唱腔,这种唱腔清脆悦耳、高亢热烈,为”左脚舞”提供了天然的音乐伴奏,形成听觉上的强力冲击。由此可见,“左脚舞”是融舞蹈与音乐于一体。

2.2“左脚舞”中“舞”的特点

“左脚舞”的队形以圆形为主,人们手拉手、肩并肩或搭肩搂腰,舞蹈时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跳,跳“左脚舞”时先起左脚,垫三脚踢一脚,基本步法有直脚、甩脚、垫脚、跺脚、踏脚、踢脚、赶脚、合脚等,特殊动作有串花、翻身等上身随舞步前倾后仰或左右转动。“左脚舞”的动作看似很复杂,但其基本步伐就主要有出脚、踮脚和踏步等。舞蹈的基本套路中最常见的是三踮一,主要由出脚和踮脚组成。以四拍为一个单位,其动作的构成具体为:第一拍右脚向右侧移动半步,第二拍左脚向右脚靠拢,第三拍右脚用力跺地的同时左脚向正前方踢出。不同的曲调有不同的动作组合,在“三踮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结构和节拍,加入踮脚和踏步,形成不同形式的动作组合,固有“一调一跳法”之说。这些古老的舞步动作,或多或少仍保留着彝族先民刀耕火种、撵山围猎和制服恶龙而狂欢共舞等时的情景动作形态,动作简单易学、节奏欢快而豪放,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形式,能较好的起到锻炼身体,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

2.3“左脚舞”中“乐”的特点

“乐”是精神生活。跳左脚舞、唱左脚调,是彝族民间最主要的文艺活动,是彝族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的艺术风格看乐观豪迈、欢快热烈、亦庄亦谐是左脚舞、左脚调共有的艺术特征。从表现内容看,左脚舞及其左脚调大多反映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人物形象和心理特征等。因此,“左脚舞”文化展现了彝族人民纯朴的生产生活大体轮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彝族“左脚舞”在全民健身推广中的价值

3.1彝族“左脚舞”的健身价值

“左脚舞”简单易学、主要是通过下肢的不停的踢脚和跺脚来

进行的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形式,情绪随着舞步节奏越来越高昂激动,就能达到全身心的锻炼。通过一次“左脚舞”运动,一般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运用几十首的左脚调进行连续不断地唱跳,能达到汗流浃背的效果,是一项名副其实有氧运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影响精神情绪,从而导致各种身心疾病的发生,彝族左脚舞集娱乐与运动健身于一体,在歌舞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释放压力,忘却烦恼,调节精神情绪,是维护身心健康的“良药”之一。

3.2彝族“左脚舞”的旅游开发价值

彝族“左脚舞”是典型的歌舞再现形式,在楚雄当地的广场、娱乐休闲场所会经常看见一群穿着亮丽彝族服饰的男女手挽手、肩并肩地围成一个个圈跟着欢快的节奏载歌载舞,它集“歌、舞、乐、服饰”于一体,是原生态的彝族歌舞再现,是彝族先民在上千年前创造的宝贵文化魂宝,是彝族先民的智慧结晶。彝族“左脚舞”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突出,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加大开发的力度和深度,努力把彝族“左脚舞”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左脚舞”旅游产业,成为旅游品牌的一大亮点,成为让外界了解楚雄的一张名片。

3.3保护和传承彝族“左脚舞”的价值

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和同化,已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流失,而彝族“左脚舞”因动作简单易习,娱乐性强等特点在全民健身中得以广泛流传,至今依然保存完整,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云南楚雄地区至今流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古老的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应积极地保护和推广“左脚舞”,不仅利于传承和弘扬彝族歌舞文化,而且还能增进各民族交流往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 结语

立足彝族“左脚舞”文化发展的深厚底蕴,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加强独具特色的“左脚舞”文化在民俗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大力推广,使这种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新颖性的民族文化被外界认知和了解,展现独特的民族风情,推动彝族“左脚舞”旅游产业的发展,达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对外宣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冯国蕊.牟定彝族左脚调浅析[J].民族音乐,2009(3):48-50.

[2]周媛,钱扬杰,周旭.洞窥变迁多元传承[J].民族音乐,2010(3):6 - 7.

[3]杨显彪.论牟定民族传统体育—“左脚舞”的体育价值及推广[J].科技信息,2010(34):674.

作者简介:①龚雪梅(1980—),女,云南大理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b)-0215-02

猜你喜欢

恶龙楚雄左脚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名家与楚雄
名家与楚雄
勇闯恶龙岛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恶龙”城堡
先左脚,再右脚(下)
先左脚,再右脚(上)
勇者斗恶龙
抬不起的左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