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海淀的先行优势
2015-12-05白素霞
◎文/白素霞
探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海淀的先行优势
◎文/白素霞
优势
1.先行先试优势
海淀最显著的先行者优势体现在中关村海淀园的崛起,继而带来了各类政策先行先试优势。2009 年4月1日北京市正式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被看作是“海淀园”的新一次发展机遇。2010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中关村创新发展的“1+6”系列新政策,同时海淀区也出台了“1+20”政策体系。2011 年3月4日,中央15部委与北京市批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2012年8月,中央9部委与北京市政府批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2013年9月,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出台了支持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四条”政策,2014年初,北京市出台了“京校十条”政策。这些开创性的政策措施体系,使得海淀园在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进程中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1)海淀区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及人才培养力量,区内具有高等教育学历办学资格的学校34所,占北京市总体的40%,其中“211工程”院校17所,“985工程”院校10所,高校在校生人数占全市一半以上。 拥有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等下设的科研机构129所,占全市科研院所总体(351所)的37%;国家重点实验室5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7个,分别占全国总体的24%和20%。众多的科研机构、实验室使海淀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中心”,也为海淀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各种人才。
(2)高端人才资源为海淀提供了“构筑高端产业领军人才聚集区”的基础条件。海淀区是北京市乃至全国高端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工作和居住在海淀区域内的两院院士总数为550名,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7%。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人才资源优势,截至2013年底,海淀区累计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22家,占全市建站总数36.7%;累计进站院士专家49人次,合作项目51个,企业配套研发人员逾1000人。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央“千人计划”海淀有744人,占全国的13%;北京市的“海聚人才”海淀有205人,占全市的50%;中关村“高聚人才”海淀有126人,占中关村示范区的70%,区级品牌服务人才“海英计划”已有331人。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为海淀建设技术创新高地提供了强大的后备资源和有力保障,并成为海淀区的最大优势所在。
3.创新优势
(1)海淀区强大的创新能力首先体现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根据2014年《海淀区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海淀区2013年专利申请量为41325件,占北京市33.5%;专利授权数21372件,占北京市46.8%。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中,海淀园的创新能力占据绝对优势。
(2)海淀区技术输出能力十分强大。2013年,中关村技术合同成交额2852亿元,占全国近40%,其中80%输入到京外地区,可谓自主创新在中关村开花,产业升级在全国结果。海淀区2013年技术交易合同额为1248.5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园区的44%,交易规模在北京市占有半壁江山,在北京各区县中名列榜首。海淀区80%以上的技术流向海淀以外区域,保持了海淀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技术交易与辐射基地的地位,同时也显示了强大的创新实力。海淀区经济发展已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阶段,丰富的创新资源、强大的创新能力及先行先试的政策都是海淀区发展的强大优势。
劣势
1.空间资源不足,制约海淀进一步发展
据海淀区规划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区内可用建设用地为210.8平方公里。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海淀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最密集的区域。到2013年年底,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高新企业总数已达1.2万家,占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数的一半多(55%),并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不断刷新。企业飞速增长,但海淀区的地域空间有限。一方面企业要入驻;另一方面,成长较好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如小米公司2011年销售额为5.5亿元人民币,2014年实现销售额743亿元人民币。对空间的需求肯定不一样。在写字楼比较集中的南部城区,可开发利用的楼宇空间已寥寥无几,同时还存在资源粗放利用情况,南部建成区187个城中村(棚户区)占地面积就达660公顷,利用比较粗放;而北部新区是海淀城市功能的重要拓展区,面临着权衡土地开发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关系的境况。
空间资源不足、成本高昂一方面导致相关的新产业、企业放弃海淀产业园区,选择其他城区的产业园区落户;另一方面,很多在中关村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企业随着业务拓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更多的土地、更大的空间以及更低的成本。当海淀区无法满足企业诉求时,为了生存企业被迫迁出海淀。正是上述原因,致使海淀区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如同仁堂、民航信息、两视、京东商城等纷纷外迁。据统计, 2012年净迁出企业就达到324家。企业是区域经济的根本,企业外流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很大挑战。空间资源不足,是制约海淀发展的重大瓶颈。
“共生”的表现往往呈现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父母没有自我价值感,将自己的价值依附在孩子身上。就像案例里的婆婆,一辈子自食其力,老了有相依相伴的老伴儿,还能支持孩子首付,打理家务更是让亲朋好友称赞……这一生自己活得多么有价值呀,却因为儿子没有支持她“改造”他们的家,就自我评价失败了。
2.基础设施有待加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
(1)海淀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直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但与目前的发展趋势还不匹配。山前地区和山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北部新区的建设提高了山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但由于历史原因,山后地区发展依旧与山前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2)资源要素成本上升对海淀持续发展构成挑战。其一,劳动力成本上升,2013年海淀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9113元,比同年北京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3997元高出16.1%(15116元);其二,租金和土地成本上升。海淀区产业集中的中关村地区写字楼租金不断上涨,据了解,2014年中关村地区写字楼租金平均是9元/平方米每天,最高的是中钢国际大厦,租金达到12元/平方米每天,远远高出CBD等区域的平均租金。另外海淀区独特的生态人文环境优势和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经济特点,使得海淀区的合用地地价、商业用地地价以及居民用地地价都居于较高水平。以海淀区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工业用地为例,2009年其拍卖价格是102万元/亩,2012年涨到191万元/亩,涨幅高达89%。
3.生态环境约束增强,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海淀区地处北京市上风上水地带,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承担着重要的绿化养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任务,对全市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负有重要责任。正是因为要考虑到生态发展的重要性,致使海淀区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将受到更多限制。如海淀北部有238平方公里,但被规划为建设用地的只有70平方公里,剩余近七成的面积全部是绿色空间,由林地、湿地、农田、生态廊道组成,这就大大限制了海淀区的进一步发展。
机遇
1.京津冀的迅猛发展为科技资源辐射提供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缩小海淀技术转移半径,从而降低技术转移成本。同时,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为海淀在该区域通过建设技术创新基地、技术外包等形式加大技术转移力度赢得了成本、协调沟通等方面的优势。所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大深化了海淀发展的腹地。
2.为海淀区高端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在区域分工日益明显的京津冀区域,产业的互补性日益明显,海淀高端产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首先,海淀科技服务业将在京津冀经济区域中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为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奠定了市场条件。其次,京津冀经济发展带来的大量人才需求为处于首都教育密集区的海淀教育产业赢得发展空间,必将带动教育职业培训和人才成长培训产业大发展。最后,由于首都文化在京津冀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海淀文化创意产业也可借助京津冀的发展得到有力提升。
挑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京津冀产业分工日趋深化,竞争也日益加强。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0.8:22.3:76.9、1.3:50.6:48.1和12.4:52.1:35.5。从三地的产业结构构成能够发现,受城市功能定位、资源要素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可以确定北京市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是服务业,服务业是北京市承担京津冀区域核心城市地位并发挥相应作用的主要产业载体。相比之下,天津和河北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和农业,特别是天津作为京津冀区域的另一个重要中心城市,在制造业上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
在分工细化的同时,海淀与其他区域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区域竞争。如海淀与滨海新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行业。2013年1-10月,滨海新区电子通信业完成总产值2232.5亿元,占全区总量的近20%。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电子通信产业基本形成以移动通信、微电子、汽车电子、显示器、电子元器件和家庭视听设备等重点产品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配套企业组成的产业群,有些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具备相当的影响力。这与同样发展电子通信业的海淀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应对策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明确了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新定位。对海淀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引领创新发展,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1.按照城市发展战略的“四个中心”定位,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用足用好中关村“1+6”、新四条、科技金融和人才特区等先行先试的政策,完善海淀区产业促进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推进区域融合发展,激发区域协同创新活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潜力的高科技成果不断进行产业化。
2.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全面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的选择。海淀区要立足自身实际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技术转移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把低端低效产业清理出去,更加突出产业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和低碳化。深化细化跨地区合作,完善产业有序转移和利益共享机制,引导高科技产业向周边地区有序转移,促进人口疏解,带动周边地区重污染产业调整和升级。
3.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构建产城融合新格局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海淀区要紧紧围绕城市人口、产业、空间、功能和生态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布局。统筹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治理“大城市病”,在重点企业引进过程中强化人口、用地、水耗、能耗和环境影响等综合评价,制定严格准入和动态退出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持,持续增强核心区产业承载能力。
■ 编辑:云霞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