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弯道跑》一课的思考
2015-12-05蒋景灵安徽省颍上县第一中学236200
蒋景灵 (安徽省颍上县第一中学,236200)
对《弯道跑》一课的思考
蒋景灵 (安徽省颍上县第一中学,236200)
一、对于《弯道跑》一课的思考
1.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设计新颖
首先,采用弯道“飞翔”的前导练习,让学生体会慢、快两种速度在弯道跑时对身体重心的影响,明白速度越快,身体内倾角度越大;其次,采用不同场景的弯道跑让学生体验弯道进直道跑的技术,设计了螺旋跑和切圆跑,螺旋跑不仅有逆时针跑还有顺时针跑,不同直径的螺旋跑,加大了运动负荷,顺时针跑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少用到的跑法,切圆跑使学生体验到在弯道进直道时要加大摆臂扩大步幅;最后,利用竹竿进行“旋风跑”比赛和体能练习,“旋风跑”比赛安排得非常有创意、新颖,而且好玩;“S”型路线跑,每个学生都跑同样的距离,充分体现了体育运动的公平性,同伴之间互相配合,调整内外侧、中间位置,在练习中体会身体内倾的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弯道角度,使单调枯燥的弯道跑学习变得新颖富有挑战。
2.关注运动技能,彰显体能发展
整节课教师巧妙地将技术与体能的练习结合起来。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通过各种图形体验弯道进直道技术,螺旋跑是分别在4米、6米、8米三个不同半径的圆上进行,每次跑至少110米的距离,并且不但有逆时针跑还有顺时针跑。切圆跑教师不仅设计3人、4人、5人不同人数的跑还随机抽人数跑。整节课学生几乎一直在跑,练习密度很大。教师在学生跑的同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弯道跑的技术,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语言简洁干练、通俗易懂。达到了“精讲多练”的课堂要求。最后安排的腰腹肌、上肢力量练习,如仰卧举腿、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握手,不仅运动量大,而且能把体能发展和学习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巩固、完善弯道跑技术的同时,又提高了速度、耐力素质及腰腹肌力量。一节课下来,所有学生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但每个学生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其中,有个学生一边擦汗一边说“真过瘾”,看到他们满足、快乐的表情,真正体会到“运动累并快乐着”的涵义。
3.场地器材设计巧妙,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
本节课教学场地采用大圆套小圆和切圆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各种图形跑,有螺旋跑和切圆跑,教师设计得非常巧妙合理,加大了运动负荷,提高了学生跑的兴趣。郑老师这节课的场地画法解决了学生多、场地大,课堂纪律很难维持的难题,值得借鉴学习。本节课利用跳高的横杆可谓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在旋风跑比赛、集体放松练习及体能训练下肢、腰腹力量的仰卧举腿、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握手练习等环节器材的限制作用、抗阻、标签效应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4.设问开拓思路,融合学科知识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回答在生活和体育运动中出现的离心现象,如汽车在拐弯时为什么要减速?还有洗衣机甩干、血液分离器、掷链球、自行车比赛等运用到的离心力现象。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学习弯道跑技术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弯道跑的技术原理。再让学生体会不同直径的弯道跑,练习感受弯道跑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把物理学课的知识与体育学科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热情。
二、建议
1.本节课的难点是:跑中不减速,但由于场地直道画得太短,学生多,很多学生都还没进直道速度就减了下来,根本不可能体验到弯道进直道的感觉,建议直道是否可以再延长一些,或在直道后放一个标志桶,要求学生必须过了标志桶才可以减速,或者改变一下学生的站位,让学生站到对面去,应该就可以解决本节课的难点了。
2.准备活动采用的是搏击操和游戏“同心协力”与主教材弯道跑没有任何关系,建议是否可以做与主教材更相关一些的内容来热身?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主体,为主教材服务。结束部分的放松是否可以再安排一些针对下肢的专门性放松练习,毕竟本节课学生利用下肢的量比较大。结束部分不能为了放松而放松,应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安排专门性放松练习。
3.课课练时,教师每次都是规定学生练习的次数,为什么不规定时间呢?规定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不同的次数。素质好的多做几次,素质差的少做几次,学生可以不断地超越自我,每次比上次进步一些就可以了。就像潘绍纬教授所说“每个人天生素质就有差异,只要跟自己比,不断进步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