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入,让阅读资源立体化
2015-12-05尤兴胜
尤兴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不仅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各种信息渠道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确,语文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在一本教材中,而要从传统教学中“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充分运用资料介入为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提升阅读能力奠基。
一、补充背景,在资料介入下引入新课
教材文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相应的时代特征、文化背景以及其他文本相互关联。如果教学以逼仄的视角始终局限在一篇课文上,不仅无法拓展视域,失去全方位地解读文本的机会,也会影响对文本基本内涵的价值确立。而在导入新课阶段,如果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交流,就能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局面。
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文时,教师就这样运用了背景资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简单介绍鸦片,让学生了解鸦片对人体的危害;其次,出示当时人民深受鸦片毒害的数据和图片,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愤慨之情;紧接着,引出林则徐的肖像,让学生通过文字资料了解人物的生平资料,对人物形成最初的感知体验;最后,教师出示时代背景,了解当时清政府因惧怕洋人而不敢拒绝的无能表现。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资料的补充介入,而直接刻板地进入课堂,学生如何能够洞察虎门销烟伟大的历史意义?如何能够理解销烟时为什么要邀请外宾参加?为什么要如此庄严肃穆的布置环境?而正是这些资料的呈现,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料支撑,为学生感知文本奠定了基础。
二、转换视角,在资料介入下突破难点
在教材文本中,作者在创作时常常在文本的核心处、意蕴的聚集处进行浓墨淡彩地描写,形成了文本感悟的重点。而在课堂教学中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常常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原文,引导学生在联系上下文中进行体悟与思考。这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如果在此处教师充分利用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认知资源的储备支撑,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法。
如《三顾茅庐》一文为了表现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特点,作者将刘备第三次拜访途中动作表现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学生进行深入感知、核心语词辨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资料:刘备贵为皇叔,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而且年龄已经在40左右,具有一定的声望;而当时的诸葛亮却是一介草民,生活于隆中,年龄也只有28岁。无论是从地位的尊卑,还是从年龄的长幼,都足以体现刘备的诚心诚意。
而掌握了这些信息,学生才能更进一步地感受刘备内心的真心实意,教学重点就能够轻松突破。
三、激起涟漪,在资料介入下深化情感
古人云: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情感不仅是文本重要的写作因素,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教材编著者考虑到小学生尚处于感性认知层面,入选的文本大都凸显出较为浓烈的情韵,有的让人怦然心动,有的则催人泪下……学生伴随着文本语言的力量,催生出积极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在学生情感奔涌之时,适当补充相应的背景资料,则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促使课堂教学形成一个又一个高潮。
如在教学著名的咏物诗《石灰吟》时,学生已经从诗歌的大意中感受到石灰坚贞不屈的品性和“要留清白”的顽强意志,对石灰形成了高度的敬仰之情。而在此时,教师及时补充了于谦的生平资料:少年学习刻苦,常常挑灯夜读。取得功名之后,清廉为官,常为百姓着想。在土墩堡战役之后,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毅然抵抗外来侵略,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却被迫害致死。根据这一资料,教师运用渲染语言,引领学生从“少年抒怀、为官感悟、临幸陈词”等不同的情境进行诗歌诵读,让学生依循着于谦一生的生平轨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感受诗歌。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资料的补充中不仅解读了诗歌,更对于谦有了更为通透的感知与理解,学生在诵读中情感一浪高过一浪,课堂情感的高潮不断出现。
四、找准联系,在资料介入下拓展阅读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结束,更不能意味着阅读的终止。课堂总结作为课堂教学的收官动作,不仅承载归纳课文、升华主题的感知重任,还应该将学生的阅读视角由课内向课外转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背景资料的介入,不仅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借助于此进一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一文的结课,教师首先出示了《儒林外史》第一回的回目: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告诉学生《儒林外史》一书描写了一群迂腐的读书人,是中国历史上抨击科举制度的著名古典小说。随后,教师出示了众多学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这本书的再度认识,唤醒了学生的阅读动力。
语文教学讲究“得法课内,得益课外”。叶圣陶先生讲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就是学生品味语言、借鉴写法的载体,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应该紧扣课堂内外的联系点,将学生的文本阅读延伸到课堂之外,将学生的阅读触角引向更为广阔的文本宇宙中,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