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灵魂

2015-12-04岳建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词词语作文

要彻底改变不良的作文风气,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切实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本人认为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灵魂。

一、积累的重要性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是量的增多的过程,量变必然导致质变。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文的建筑材料,没有语言,作文如没有砖块的建筑,无法实现。生活素材是作文的源泉和内容,没有内容的语言将会变成“杂货铺”,有量无义,一派胡言。因此要使作文有话可说、用词丰富而准确、内容新颖而感人,就得善于积累。大凡中外的文学家都有过丰富的生活积累,如曹雪芹幼年不是过着“锦衣纨袴,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他在穷愁潦倒的晚年未必能写出《红楼梦》中那些数不清的大小宴席上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以及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许多吃法。因此要提高作文水平,积累是最重要的途径。

二、积累的内容及方法

(一)建立个人词语库,积累丰富的词汇。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词,作文就会变得无话可写。为此,本人的做法是: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建立个人词语库,并随时携带,把我们学到的有些词语及精彩的语句及时记在笔记本上,并领会其中的意思。“通径必先识字”,久而久之,积累的词语越来越多,再鼓励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博览群书,“从故人语言中吸收我们有用的东西”。然后学以致用,把有关的词语运用到平时的写作和语言交际中,很多词汇自然吸收为自己的语言。同事,要注意抄诵古诗词中历久弥新的精彩语句,使自己语词积累丰富,多元化。只有这样,写作文时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词,作文的语言才能充满着生命和活力。

(二)勤观察,写日记,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为本,观察先生。”观察是客观世界进入人的主观心理世界的第一入口,是人认识世界和获得作文素材的主要途径。观察要广泛,要观察一切人,一切生动的事物,要增大观察的容量,厚积薄发,才能保证素材的质量。同时,观察要有社会深度,要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从看似雷同的事物中看出相异之处来,善于从平常的东西上看出不平常来”。正因敏锐的观察力,曹雪芹从四大家族的由兴到衰的过程中,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分崩离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才能深入,才能有意义。同时要告诉学生在观察时,除了运用自己的视觉外,还要联合运用听觉、嗅觉等其他感官,使自己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切地感受,这种认识和感受越多越深切,素材的积累就越丰富。

(三)加强生活体验,积累作文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情感的文章,则枯燥乏味。告诉学生要先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要确有所思,确有所感,激情喷涌,不得不发时才爆发出来,则势如江河决堤,有一泻千里之势。我们熟悉的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经常衣破难以御寒,食贫无以果腹,充斥耳目的却是达官贵人们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那种愤懑之情顿如离弦之箭,慨然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在他经历了茅屋为秋风所破,雨漏难以藏身的困境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激情便喷涌而出,才使作品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深入生活,多思考、勤体验,写出自己的情感,要做到每篇习作都要有感而发,情感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写景则“情景交融”,记事则“情理并重”,以情感人。

(四)勤读书,多讲评,积累写作方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熟练的功效。只有多看多读,才能掌握作文的一般方法,大到谋篇布局、结构修辞,小到细枝末节的处理等,从阅读中积累作文的方法,自己的写作才能得心应手。作家之所以写得好,都因为他们饱读诗书,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技巧,使之终身受用。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药注意写作的指导,尤其是每次作文后,要做好对本次作文的评讲。指出这次作文中成功以及失败之处,讲解尽量要详尽、具体,从结构、选材、语言等方面入手,使写作方法的指导有针对性。使学生觉得作文虽无定法,但贵在得法,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作文方法,深入生活,多读多写,善于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和作文素材,掌握写作的技巧,学生的作文水平才得以逐渐提高。

岳建英,教师,现居甘肃庆阳。

猜你喜欢

语词词语作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一枚词语一门静
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