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作文评改中分数鼓励的探究

2015-12-04付彩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分数课文作文

作文是中学教学中最具综合性的训练项目之一,作文的过程综合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作文得分也应该是一种综合评价,鼓励、鼓励、再鼓励只是对学生一种变相的“宠”法;高分、满分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易于“成果”的错觉,以致放松学习。在课改实验中,几乎所有的作业只评等次不给分数,但大部分语文老师给学生作文以分数评价,看似这种评价有消亡迹象,其实永远不可能。不论是怎样的考核与竞争都用分数来衡量,甚至有时精确到百分位等。作文评分成了与考试成绩衔接紧密的评价方式之一,学生应该能够从作文评价体系中得到评价参照才对,如考试成绩也去“鼓励”的话,就成了教师作弊了。如何才能让学生摆脱作文分数对其作文的干扰,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作文的意义,清醒地知道:作文的过程就是自我素质全面外化、综合知识运用的途径之一。每一次作文都应该有所获,只有踏踏实实作文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与进步。教学中,着力纠正“能得多少分”的错误的作文动机,只有引导学生明白每次写作的话题内涵与作文技巧训练点,他们才不会因偶尔一次得分低而产生懈怠情绪。心之所向,无坚不摧,纵有外在环境的限制,也不会长久影响到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在作文过程中,作文技巧掌握是重点,教师在指导训练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不仅让学生准确把握文体特点和不同文体的表达差异,更要学生观察他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写作。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作文训练中往往会产生错误的想法:教师以成人的角度误解学生在课文学习后作文技巧的掌握程度。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名篇,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触及季节特点,语言表达纯熟,学了之后影响很深,许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在学习之后自然会写出写景状物的好文章,其实不然,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外化运用到写作中。又因为《春》与《济南的冬天》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学生大多只是借鉴一些手法技巧。要在选材、用词造句上做到合理、准确、形象,只有引导学生写身边的、耳闻目睹到的更能写出学生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感受和深刻认识,我在布置作文前如一学生写我们家乡人收获的情形:

《醉秋》(摘,此作文发表在家校圈2012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网络平台)

故乡的秋天,醉的迷人。漫步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微微西沉的、暖烘烘的阳光照射下来,透过林荫洒落一地,斑斑点点,连同我的身影拉长,将我装扮成一个彩色少年。忽闻头顶燕子南飞,仰望天空,万里无云,真想让时间凝固在这一时刻,让我试图描画下这美丽一刻,可无论怎样也调不出那让人陶醉的彩色,因为那颜色是独一无二的。躺在麦田里,一阵微风吹过,飘来阵阵麦香,让我心旷神怡,不觉沉醉在这惬意的遐想中……

“哎呀,今年的庄稼收成好呀!”“是呀,又是一个丰收年”“我要去急着碾场了,忙呀!”“去吧。”说着,两个人爽朗地笑起来,那笑声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憨厚,又带着丰收后的喜悦。顺着说话声望去,麦场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劳作,其中一个体格健壮、脸色黝黑的男人,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留下道道印迹,发梢几片草叶,滑稽又可爱,他神气地驾驶着拖拉机,后面拉着石碾,绕麦场一圈圈的转着,自然娴熟;女人们麻利而又沉稳地或翻翻麦杆,或抖抖麦穗,或扫扫麦子,三三两两不停地说说笑笑,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小孩子们则高兴地围着麦场跑着、叫着、笑着……不知是对这场景的新奇,还是大人们的情绪感染了他们。再瞧那位大伯,脸上、头上沾满着草屑?、尘土,蓬头垢面的,看似邋遢至极,但就算是这样,还是盖不住大伯那脸上丰收的喜悦。

忙碌了一天的太阳也该回家了,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远处不时传来阵阵鸡鸣,狗吠之声。山上升起了缕缕炊烟,大伯收工了,带着小孩回家吃饭。……在晚霞的照映下,漫山遍野都是金黄色的,连那牧童和驴子都成了金黄色的了。

此作文真实地展现了甘肃中部地区秋天的美景、人们的生活、性格和精神面貌,我们更能感受到在农业科技大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家乡农事方式的变化,由牲畜拉碾变为机器操作。众所周知,教师的精到点拨,拓开学生写作的广阔领域。

付彩霞,教师,现居甘肃通渭。

猜你喜欢

分数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