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5-12-04迟刚先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项羽课堂教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值得琢磨一番的。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尝试,现就这一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教师良好的素养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首先,好教师都是热爱学生的。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爱才能触及心灵。”因此,每位教师都要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在学生心中散发着芬芳,从而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

其次,好教师都是对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教师应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语文课上力求做到或以真挚的感情打动人,或以深刻的哲理启迪人,或以丰富的知识充实人,或以风趣和幽默吸引人,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学生。

二、实施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这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手法常以音响和动态画面同时传播信息,而且图形、声音逼真,色彩鲜艳,画面精彩动人,能够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轻松地去学习。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精心设计或搜集一些摄像材料,自己制作教学软件。如在教学《三峡》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收集了许多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风光,体会祖国山川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一)课堂氛围要融洽。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作出否定的评价,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

(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要“动态”。

首先,改变传统的“静态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一本正经,学生恭恭敬敬,这属于“静态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继承,却不利积极性的调动,所以教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跃的学习。在动中学,在学中做,这属于“动态教学”。

例如,在进行《史记》选读的教学时,如果教师死抱课文,逐段分析,就会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但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比如《项羽本纪》中精彩的巨鹿之战、霸王别姬和东城之战,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参考书理解情节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给其他同学听,并谈谈自己对项羽的看法,也可将项羽和刘邦比较分析。

其次,巧设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习内容能激发学习兴趣,而学生智力活动的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使学生脑子自己转起来,动起来,使他们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知识营养,获得语文能力。

例如在《鸿门宴》这一课中,有一个问题: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有人说是“妇人之仁”,苏轼说是“君人之度”,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哪怕有点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教师也不应定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机会。

再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迟刚先,教师,现居山东即墨。

猜你喜欢

项羽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圆我教师梦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