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情景的设置和利用

2015-12-04蔡玉秀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苏教版情景

一、初中语文情景教学的作用

教学情景的创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扩展教育空间,追求教学的整体效果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教学环境和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使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的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好的体验鲁迅先生描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情景,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教学情景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心情,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才更能体会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的教学中,如果我们仅仅靠课文的描写,学生很难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精致和美丽。如果我们用课件给学生用视频、影像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情景,就等于带领学生在苏州园林亲身体验一下,就会体会到园林的景色和巧妙的设计。教学情景的创设,强化了学生对文章意境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

2、帮助学生形象的感受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教学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玛丽·居里科学研究的故事,用教学情景去拉近学生与文章内容的距离;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这篇演讲词中,作者表达出的是一种悲痛惋惜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情景设置也应该是十分凝重、哀婉的。教师采用这种情景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文内容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文章内容的心理距离,达到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

3、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篇《孔乙己》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把孔乙己和酒馆伙计之间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孔乙己的不幸与悲哀;在九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由于是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对我的叔叔于勒的生活环境缺乏了解,课文里又有大量的对话,可以通过电影等教学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还可以让学生扮演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等角色,学生通过扮演更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深刻的体会到菲利普夫妇的尖酸刻薄和于勒的可怜悲惨。情景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情景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增加教学背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教材中,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教师可以先对文章进行讲解,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是谁。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对纪念碑的描写,让学生自己画出纪念碑的示意图,画得好的学生上台进行讲解说明。这样的有扩展性的课堂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更有激情和动力。

二、教学情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生活展现情境

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教材中,学习《多一些宽容》《错过》《散步》等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感动的瞬间,向学生展示要宽容待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让每个学生讲讲身边发生的感动的事件。

2、实物演示情境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教材中借物抒怀单元,《白杨礼赞》《石榴》等课文通过对植物的描写,表达了白杨和石榴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可以坚强的生长,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白杨的生长环境,这种实物演示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图画再现情境

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为教学情景的创设提供了可能和更好的空间。例如在学习江山多娇单元《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等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欣赏西双版纳和威尼斯的风景图片或短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特色和威尼斯的美。同时,也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加以想象画出风景,真实的展示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渲染情境

教学情景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视频,也可是课件,也可以是音乐,还可以是影像,具体要根据教学内容去选择。例如学习民俗风情单元《中秋咏月诗三首》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收音机给学生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宁静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课文情境,音乐能给学生带来认同感。学习贾平凹的《月迹》一文时,给学生播放一首儿歌《月儿船》,更能让学生体会文中描写的孩子们寻找月亮痕迹的情景,在充满温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蔡玉秀,教师,江苏宿迁。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苏教版情景
情景交际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楼梯间 要小心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把美留在心里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